南阳圆明寺简介

淡泊的面条 2024-01-17 12:21:18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南阳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但是由于该寺庙位置偏僻,南阳市民也很少知晓并参观过。

南阳圆明寺 宛北古刹圆明禅寺,又称葫栗扒寺, 位于南阳市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后庄村(龙王沟西北约5公里),距城区约20公里。离寺院不远处有一小山坡,树木稠密,鸟语花香,这里是天然的风景区,也是人们理想的修行道场。 圆明寺是南阳著名的佛教寺院,鼎盛之时全寺有僧人280多人,时常接济南下北上的僧客。解放后被小学占用,1982年被原南阳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移交给僧人管理。 圆明一词出于佛教经典,《贝叶经(楞严经)》卷二说:"若能移物,则同如来,身心明。"圆明指佛的智慧,圆满普照之意。据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圆明禅寺碑载:"南阳郡西北四十余里,有寺名圆明者,兴建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于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国16年(1927年)均有重修。寺内现存明代重修圆明寺碑载:其形势之胜,峰峦叠翠,美茂而肥也。 该寺原为三进宫殿式建筑,院内松柏合抱,亭台楼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高高耸立的钟鼓二楼、中佛殿、后殿,两侧有对称的廊房、月门等,各个建筑错落有致,且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形式宏伟典雅,实属宛北古刹名寺。 主体工程如大雄宝殿等均系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殿角高翘,特别是透花木雕的门窗,更是精雕细刻,还有许多石刻饰物,都富有极浓的宗教色彩。现存三间中殿全系古砖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雕着各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鸟兽和花纹图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鹤、莲花等,个个形象逼真:四角檐牙立有陶砖四大天王像。半拱高喙,宛如龙飞凤舞。殿内暖阁木刻的花草、禽鸟技艺细腻,泥塑佛像高大庄严、活灵活现,令人赞叹不已。中殿西侧排列着直径一尺 多粗的红漆柱子。殿内的大梁直径约三尺,真是飞檐斗拱、气字不凡,山门两边有威严的石刻雄狮。 后殿前后有一高一低六棱形两座古塔,高的十余丈,低的七八丈。塔的翘角上系有铜钟。在其中﹣﹣座塔 上有汉白玉塔志铭,铭为长方形,正中分两行书写,传曹洞正宗三十八代,明微成公禅师之塔铭,前书"金峰山官司圆明禅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长孙心功所立。" 圆明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有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寮房16间,寺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多块石碑与文物古迹。整个寺院依地势而建,整洁秀丽,绿树成林,鲜花盛开。山门前有放生池,清澈见底,垂柳岸边,莲花装点。

南阳圆明寺景色

南阳圆明寺景色

南阳圆明寺院内建筑风景

3 阅读:1075

淡泊的面条

简介:建筑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教育观察者,文艺青年,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