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正的双枪老太婆,为抗日立过大功,建国后为何被枪毙?

纵观历史2021 2024-05-25 23:54:03

大家或许曾在影视剧中见过“双枪老太婆”的形象,她并不是虚拟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抗战时期活跃在抗日一线的英雄。

这位散尽家财参与抗日的女英雄,50多岁活跃在抗日一线,70多岁时却因残杀同胞被枪毙。

她本名洪文国,1881年出生在辽宁,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对她的期望。

年纪尚小的洪文国就见到西方列强欺负中国人,那时候抵御外辱就深深根植在她脑海里。

与当时的大多数女性一样,到结婚年纪,洪文国嫁给赵先生,按当时结婚后冠夫姓的传统,改名为赵洪文国。

婚后赵洪文国相夫教子,岁月静好。不久,日本人制造“九一八”事变,并以此为借口,攻占我国领土。

赵洪文国这时已天命之年,但她深知,没有国家的安稳,就没有个人的稳定。

虽然赵洪文国不懂大道理,但自己家里进了歹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他们赶出去。

于是,赵洪文国和丈夫商量,把自己家的积蓄拿出来,用来建学校,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当时,她的儿子赵侗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少年铁血军”,赵洪文国全力支持配合儿子,给钱给物。

渐渐地,赵洪文国不满足只是在幕后做支持,努力学习射击技巧,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让敌人闻风丧胆,大家取名“双枪老太婆”。

当时日军得知赵洪文国的“少年铁血军”战斗力强悍,为防“少年铁血军”做大,成为日军的阻碍,日军特意派一支队伍去剿灭。

没想到,这支队伍被“少年铁血军”打得四处溃逃,全军覆没,一时间日军对赵洪文国忌惮不已。

为彻底毁掉“少年铁血军”的根基,日军派军炸掉赵洪文国家的房子,这并没有让她退缩,反倒激起更大的抗日决心。

日军准备将赵洪文国一家三十几口全部抓起来,准备处决,幸好在处决前,她带着家里人逃出来。

赵洪文国的很多家人也付出生命,这些都没有让她停止抗日,一直活跃在抗日一线,“少年铁血军”最高峰时有一万多名成员。

当然,赵洪文国有自己的思想局限性,还是老一套的封建想法,既然自己家人都拼命了,那自己家应该要有更好的地位和特权。

当时,八路军准备接收赵洪文国的部队时,因思想观念不一样,双方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除此之外,赵洪文国的儿子赵侗与我党存在矛盾隔阂,在一场遭遇战中被打死,这让她内心对我党有意见看法。

从辽宁到北平,再到西南,赵洪文国始终奔波在抗日战争第一线,人没了,招人,钱没了,想办法募集资金。

全面抗战时期,赵洪文国去重庆见到蒋介石,蒋介石对其大为赞扬,并手书“游击之母”送给她,言谈之中对赵洪文国多有推崇,两人甚至结拜为姐弟。

宋美龄更是不吝夸奖之词,赵洪文国在这样的褒奖中,逐渐失去判断力,一心认准蒋介石,要跟着国民党走。

当然,蒋介石给的都是空壳的身份,只是这并不妨碍赵洪文国视其为“明主”,这个认知也为她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

蒋介石溃逃台湾前,特意写信给赵洪文国,嘱其发扬抗日精神,扩充反共军队。从这以后,赵洪文国自封“总统府留守”,在解放军开进四川以后,流窜在什邡、茂县一带。

赵洪文国盘踞在四川地区,聚集当地土匪,烧杀抢掠,曾攻击人民政府,制造骚乱,给当地人民带来很大灾难。

我党念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准备劝服赵洪文国放下武器,接受人民政府招安,可以过平凡安宁的生活。

没想到,赵洪文国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鼓动反动分子杀害解放军谈判代表。曾在抗日期间对准日军的枪,现在对准自己的同胞,在一年多时间里,她杀害300多名群众,对解放军更是从未放过。

最终,赵洪文国在川南被捕,周总理得知,特意找到毛主席为她求情:“赵洪文国毕竟在抗日战争做出贡献,她后期这么做,是被蒋介石蛊惑,是不是可以网开一面。”

毛主席思虑良久,说道:“她的手上,有太多无辜民众的鲜血,不杀她不足以平民愤,她是一定要杀,但是她的家人,没有犯过大罪的,可以从轻处理。”

赵洪文国最终被判死刑。她的小儿媳妇在狱中生了小孩,出于人道主义被赦免无罪。

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最终却成为残害同胞的人民公敌,赵洪文国把一条康庄大道走成了崎岖不平的小路,最终自己也摔倒在这条路上,再也爬不起来。

0 阅读:80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