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给朋友聊广西,我随口说了句:“你知道吗?广西可是中国版图的‘老股东’,公元前214年就入股了!”他一脸惊讶:“广西不是偏远山区吗?咋就成了关键拼图?”
这问题有意思,今天就聊聊广西这块地,为啥能在两千多年前被秦始皇看上,还成了中国南疆的“地缘大锁”。
说到广西,你可能会想到它跟越南接壤,又靠着海,站在古代中原的视角,简直是“偏远”的代名词。可别小瞧这地方,它的地缘条件太特别了。
广西地处南疆,往北连着云贵高原,往东挨着珠三角,中间还有条珠江横穿而过,像条天然动脉,把三地串成一条线。这位置,既是中原王朝经营岭南和东南亚的前哨站,又是挡住南疆分裂的铁屏障。
我常琢磨地图,看到湘桂走廊时总觉得神奇。南岭虽然隔开了长江和珠江,但偏偏留了这么个通道,跟河西走廊一样值钱。秦始皇真是眼光毒辣,他在公元前221年修了灵渠,硬是把湘江和漓江连起来,水路一通,粮草兵马直达岭南。
从此,广西就顺理成章地融进了中原的“陆水联动”体系,想跑都跑不掉。你说,这地缘优势是不是天生的?
可光有位置还不够,中原王朝是农耕国家,治理靠的是粮食和人。如果广西种不出庄稼,怎么站稳脚跟?我翻过资料,发现广西的农业条件挺微妙。
它地处亚热带,雨水多、光照足,夏天湿热、冬天干暖,很适合种水稻。虽然山地丘陵占了大头,但像浔江平原、郁江平原这些河谷地带,养活驻军和移民完全没问题。
有趣的是,正因为多山,广西没法搞大规模农业,粮食产量有限,地方势力想割据也攒不出实力。加上水路跟中原连得紧,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中央大军就能压过来。这种“不强不弱”的农业平衡,简直是天作之合:既能支撑稳定社会,又不会养出“反骨”。
在我看来,广西这块地像是被老天爷设计好,专门给大一统准备的。
民族多,但心不散广西还有个特点,民族多得像个大杂烩。从秦朝开始,秦始皇南征岭南,设了桂林郡、象郡,推行郡县制,连文字和度量衡都统一了。大批中原移民南下,跟当地越人混在一起,汉文化就这么扎下了根。后来赵佗搞了个南越国,虽然短暂割据,但用的还是秦制,等于给汉武帝“收复”铺了路。
再往后,中原王朝没闲着,屯田、驻军、科举,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广西跟中央越绑越紧。到了明清,改土归流把土司势力收拾得服服帖帖,广西人的国家认同那是杠杠的。
别看民族多,关键时候一点不含糊。明朝抗倭有广西兵,清朝中法战争有广西将,近代太平天国从广西掀起风暴,抗日战争更是出兵百万,当大后方硬扛到底。你说,这地方能不稳吗?
放到今天,广西的地位更不得了。它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把西部资源经济和东南开放经济连了起来,在中国跟东南亚的交往中举足轻重。
回想两千多年前,红河三角洲还在中国手里时,广西还不太显眼。可一旦红河流域丢了,云南-广西-广东这条线就成了压制越南的“铁三角”,地缘价值到现在都没变。
我有时会想,如果没有秦始皇那条灵渠,广西会不会跑偏?可历史没如果。广西从“偏远拼图”逆袭成“南疆大锁”,靠的是地利、人和,还有中原王朝的远见。这么一想,两千多年的“老股东”,还真不是白当的。
广西这地方,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既偏又不偏,既多民族又铁板一块。换个角度看,它的故事不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大一统的智慧?在我看来,广西能稳住南疆,靠的不只是山川水系,还有一代代人的努力。你觉得广西最牛的地方是啥?是地缘,还是人?留言聊聊吧!
广西人不负国[点赞][点赞]抵御外敌从来不会逃跑
广西老表要加油啊,争取早日收复广南啊!
收复越南北部
秦朝以来,广西就是汉地18省之一,砸就变成自治区了[打脸][打脸][打脸]
桂林郡不是桂林市,玉林市与郁林郡有很深的关联。
中南半岛归附后就是广西云南中心化大发展时候到了
我在南宁,宾阳遇见的,很多朋友,都是讲,宋朝时候平农志高叛乱,就地屯军的,文化认同很高,从山东,白马过来的
整个南方的锁匙之地是湖北,掌控了湖北,南方就割据不了。广西也还可以吧,岭南以南的重要节点
广西撞死四只鸡
这要感谢始皇帝,文字和度量衡统一,很难说。
狼兵可是很有名的
广西是中国最稳定的边疆省份,自秦统一以来,从来都未闹过独立!
费话连篇,有本事支持广西收复失地,一统南越。
其实河内那片平原更适合
标题应改成,两广。在维护统一方面,广东不比广西差。
还是少了一块北越
汉地十八省
你北上什么的喜欢投降是你们的事
广西只有西江没所谓的珠江
可是现在很多选择性忘了广西
红河平原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