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600年前的“活体人工智能”人才,他加速《永乐大典》成书?

翎儿聊商业 2024-04-30 06:01:54

明清时期,常州的知识分子宗族比较多,如: 毗陵庄氏、毗陵吕氏、毗陵赵氏、毗陵恽氏、毗陵杨氏、毗陵吴氏等等。共出了1200多名进士,两朝每6名进士中就有1名来自常州地区、清代每10位状元就有1位是常州人。同时,也出了很多奇才、怪才、偏才和全才,最特别的是下面这位。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全书共22877卷,约3.7亿字,内容‬覆盖‬天文、地理、医术、农艺‬、占卜、戏剧、工艺等‬众多‬领域‬,它‬是中华‬文明‬最大最全‬‬的‬“知识‬宝库‬”‬。而一个常州人,在著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济与忘年之交的恩师谢应芳

这人就是陈济,永乐皇帝朱棣钦定的大典修书都总裁,主持、管理数以千计的学士进行编撰。他自幼酷爱书籍,博学多识,且过目不忘。师从常州本地的江南大儒谢应芳,二人忘年之交的典故也流传后世数百年。

《明史》这样描述编撰大典中的陈济,“应口辩析无滞”。也就是学士在编书过程中碰到什么疑问,比如:某段文章引用不知道或忘记了出处,只要问他,很快就会有答案。陈济惊人的大脑信息存储量和处理能力,不就是一个“活体人工智能”吗?他大大地加速了汇集海量信息的《永乐大典》成书。

古代称读了很多书但不善于实践运用‬的人,为‬“两脚书橱”,陈济重新定义了该成语,是前人的大脑还不够强大。能以平民身份去主持国家级文化项目,称号实至名归!

0 阅读:0

翎儿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