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刚结束访华,泽连斯基转身对中国提要求,这件事只有中国能办

长岳排头 2024-05-21 11:16:21

俄罗斯总统普京此次访华,与中国就多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就包括俄乌冲突。中俄两国也对此达成了许多共识。然而,见此情况,乌克兰方面却急了,乌总统泽连斯基更是公开喊话中国,要求中国做件事。

泽连斯基喊话中国

据报道,泽连斯基于近日公开点名中国,表达了他对中方代表出席即将在瑞士举行的“和平会议”的期望。他强调,如果某些国家未能派出代表出席会议,那就意味着该国“不想要和平”,并且站队俄罗斯。

泽连斯基的这番言论,很明显有“道德绑架”的意思。按照这种逻辑,任何未参加此次“和平会议”的国家都将被质疑其中立立场,甚至可能被解读为在俄乌冲突中偏袒俄罗斯。

【乌总统泽连斯基】

而他特别提到中国的做法,更显得是在给中国施加压力,促使中方派代表参加瑞士这次的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乌克兰首次点名中国参与此次会议。此前,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就声称,中国已接收到了瑞士发出的邀请,然而中国至今没有作出回应。

显然,对于中国“已读不回”的态度,乌克兰方面显得颇为急切,他们迫切希望中国能够尽快确认是否参加此次活动。

而就在之前,普京就明确表示俄方并没有收到“和平会议”的邀请。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个会议真的致力于促进和平解决俄乌冲突,那么俄罗斯可能会考虑参加。

但是,俄罗斯外交部长也曾表示该会议已经偏离了其中立原则。此外,部分俄媒也批判了在瑞士举行的这场以乌克兰为主题的会议,认为它更像是一场别有用心的表演,有着希望参会各国站队的嫌疑。

【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不过中方始终秉持着中立立场,努力推动和平谈判与解决俄乌冲突。中国驻俄罗斯大使也曾明确表示,中国支持在适当时机召开由俄乌双方共同认可、平等参与的国际会议,以公平探讨所有和平方案。

因此,如果这场“和平会议”确实是一个公正、合理且有助于推进和平进程的会议,中国是会积极参与其中的。然而,若这场会议仅仅是一场针对某方的指责或讨伐,那么中国将保持中立,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中国不会被轻易拿捏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西方举办的所谓“和平会议”,虽表面声称关注黑海粮食安全和能源基础建设,但实质上其议题明显围绕俄乌冲突展开,且会议地点选在西方国家瑞士,其真实意图已昭然若揭。

显而易见,这其实就是美西方策划的一场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讨论会,他们甚至借粮食安全的名义,向全球各国施压,以寻求资金援助乌克兰。

俄乌冲突发展至此,尽管美西方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但战场形势已相当明朗。乌克兰当前处于被动状态,兵力不足和武器短缺成为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即便是国力强大的美国,也难以填补乌克兰这一无底洞。因此,美西方试图以粮食安全为幌子,向其他国家寻求资金支持,甚至不惜给中立国家扣上道德绑架的帽子。

【俄军反攻哈尔科夫】

在普京结束中国访问后不久,泽连斯基就在记者会上公开点名中国参加此次会议。可见泽连斯基的态度极其傲慢。明明是在请求中国,却表现得如此高高在上。

这种无礼和傲慢的行为让许多国家感到不悦,而那些关于不帮助就有违道德的言论更是激怒了中立国家。泽连斯基似乎并未意识到,乌克兰不过是西方用来掣肘俄罗斯的棋子。

即使我们退一万步说,将乌克兰置于与美西方同等的地位,即便是现在的美国,在面对中国时也不敢如此傲慢和嚣张。

不过如果乌克兰能够摆正态度,真心实意地想要寻求中国来帮助推动和平进程,那中国自然不会推脱。

中方愿推动“真心实意”的和平

泽连斯基也并非首次尝试拉拢中国,自从去年中乌两国领导人进行通话以来,乌克兰方面多次向中方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就比如在今年1月,乌克兰方面公开表达了“希望在瑞士伯尔尼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甚至为了与中国拉近距离,还借助了访华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作为“桥梁”。然而,中方对此一直保持着审慎和理性的态度。

乌克兰之所以这么急切地想要寻求中国的支持,是因为随着西方军事援助的逐渐减弱和前线战斗力的不断损耗,乌克兰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特别是近期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的猛烈反攻,使乌克兰军队在宣称“完全有能力抵抗”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多个村庄控制权丧失的残酷现实。这使得泽连斯基更加迫切地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通过中俄关系来迫使俄罗斯在冲突中做出让步。

【俄总统普京】

然而,鉴于中俄关系的深厚基础和稳定性,泽连斯基的“算盘”很难打响。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目前仍然是美西方势力的重要盟友,而美国则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

因此,如果泽连斯基真的希望乌克兰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走向和平,那么他首先就需要摆脱美西方势力的干扰,以更加真诚和独立的姿态与中国进行合作。

当然,如果乌克兰能够做到这一点,中国将会非常愿意在俄乌之间发挥“桥梁”的作用,为双方的和解与和平作出贡献。

0 阅读:0

长岳排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