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沙钵略可汗向隋文帝杨坚称臣,陈叔宝整日奢靡享受不理朝政

历史的非理性者 2023-08-16 21:54:05
读书笔记—《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六》第一部分陈纪十长城公下公元584年到公元588年至德二年(公元584年)

资治通鉴

后梁主萧岿入隋朝见,穿戴通天冠,绛纱袍,在北面接受慰劳。等到进入大兴殿见杨坚,杨坚穿戴通天冠,绛纱袍,萧岿戴远游冠,朝服。君臣一起拜,杨坚赏赐萧岿细绢万匹以及珍宝古玩。

突厥苏尼部男女一万多口向隋投降,突厥达头可汗向隋请求投降。

隋上大将军贺楼子干发动五个州兵力出击吐谷浑,杀男女一万多口而还。

隋主杨坚因为渭水沙子多,难知深浅,漕运者深受其苦。六月,下诏让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带领水工开凿渠道,引渭水入渠,从大兴城东到潼关三百多里,名字叫做广通渠。漕运便利,关内很依赖。

隋主杨坚不喜欢文词华丽,下诏天下公私文翰都应该以实写作。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艳丽,交给有关部门治罪。治书侍御史李谔也因为当时的文章以轻薄为主,上书说,魏的三祖,崇尚文词,忽视为人君的大道,喜好雕虫小技。下面的人也模仿上面,导致成为风俗。江左,齐,梁,这种弊端更加明显,竞相追求韵与字的奇巧。世俗以为这就是最好的,朝廷也根据这个选拔人才,利益之路一旦打开,喜欢追求的人就更多了。于是从儿童开始就崇尚浮华的文风。至于先贤经典,没有人再关心。以狂傲怪诞为清虚,以攀附关系为自己的功绩,指责儒生为老古板,善用词赋的为君子。所以文笔越来越繁杂,政治越来越混乱,这就是因为丢弃先贤的大道,而贪图这无用的浮华。

如今朝廷虽然已经下诏,但是边远的州县,仍然还有这些不好的风气。真正仁孝的人,不选拔任用。专攻轻薄技巧的人,反而入朝为官。应该是刺史与县令并没有遵照朝廷的政策去实施。请求普遍巡察,向上弹劾。又说,士大夫矜干伐进,没有廉耻,请求明面上罪责与贬黜,以惩戒不良的风气。杨坚下诏将李谔所说的话颁布天下。

突厥沙钵略可汗多次被隋击败,于是请求和亲。千金公主自己请求改姓为杨氏,做隋主杨坚的女儿。杨坚派开府仪同三司徐平和出使突厥沙钵略,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晋王杨广请求趁着内衅讨伐,隋主杨坚不同意。

沙钵略派使者送上书信说,上天所生大突厥圣贤天子沙钵略可汗致书大隋皇帝,突厥与大隋虽然是两个地域,但是情义是一致的,从今往后两方子子孙孙亲好不绝乃至万世,上天作证,绝不违反誓言,这一国家的牛马,也是另一国家的牲畜,另一国家的彩布,也是这一国家的物。

杨坚回信说,大隋天子贻书大突厥沙钵略可汗,拿到了你的书信,知道你很有诚意,既然是你沙钵略的妇翁,如今看你沙钵略等同于我的儿子,将会派遣大臣去你们那里看望女儿,也看望你沙钵略可汗。于是派遣尚书右仆射虞庆则出使沙钵略,车骑将军长孙晟为副。

隋文帝杨坚

沙钵略可汗陈列军队展示珍宝,坐着接见虞庆则,声称有病不能起,并且说,除了我的父辈以外,不向人跪拜。虞庆则开始责难沙钵略。千金公主私下对虞庆则说,可汗的性格如豺狼一般,太过与他争执,他会咬人。长孙晟对沙钵略说,突厥与隋都是大国的天子,可汗不想起,当然不敢违背您的意愿,但是你妻子是大隋天子的女儿,可汗是大隋天子的女婿,怎么会对妇翁不尊敬呢!沙钵略笑着对他的部下说,应该跪拜妇翁。于是起来跪拜接受玺书,之后感觉到很惭愧,与部下聚在一起痛哭。虞庆则又让他称臣,沙钵略对左右说,什么叫做臣?左右说,隋说的臣,就像我们这边说的奴才一样。沙钵略说,可以做大隋天子的奴才,是虞仆射的原因啊。于是赐给虞庆则上千匹马,并将自己的从妹嫁给了他。

南陈后主陈叔宝在光昭殿建造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各阁都高数十丈,连延数十个房间,这些阁的窗户,门栏门槛都是用沉木和檀木做的,外面用金玉装饰,中间点缀着珠翠,外面挂着珠帘,里面有宝床,宝帐,里面的服装古玩,都是世间罕有。每次微风吹过,香味能飘数里。在下面用石头堆积成山,引水流过来成为池子,种着各种奇花异草。

陈叔宝自己居住在临春阁,张贵妃住在结绮阁,龚贵嫔与孔贵嫔住在望仙阁,并且阁之间道路互通。又有王美人,李美人,张淑媛,薛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全都受陈叔宝的宠幸。以宫人中有才学的如袁大舍等人为女学士。仆射江总虽然是宰相,不管理政务,每天都与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等文士十几个人,陪侍陈叔宝在后庭游玩宴会,没有尊卑之序,叫他们为“狎客”。陈叔宝每次饮酒,就让众妃嫔与女学士和狎客一同赋诗,选出其中最艳丽的诗,加上新声,选出宫女一千多人练习并歌唱出来。这些曲子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等,大多都是夸赞美丽妃嫔容颜的句子。君臣一起酣饮歌唱,从早上到晚上,以这种生活为常态。

我的阅读感受

突厥被隋真正打服气了,当然沙钵略表面上还是不服的,免不了要在大隋使臣面前摆一摆可汗的威风。当然虞庆则也并不是省油的灯,再加上长孙晟在旁边妙语相助,沙钵略不得不服气。当然杨坚选这个组合也选的巧妙。

陈后主陈叔宝是真的会享受的,说起流连宫闱与吟诗作对,南唐后主李煜与陈后主陈叔宝两个后主真乃平分秋色。这样的生活,纵然维持不了多久,我想陈叔宝也不会后悔。

举报/反馈

0 阅读:30

历史的非理性者

简介:喜欢阅读历史与中外经典文学,细品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