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易经》太深奥了,很难读下去,就问我是如何读进去的。
我跟她说,读《易经》不要像平时读其他书一样,两三天就从头到尾读完,而是边读边思考,不要急。
我还说,我读《易经》的时候看到对自己有用的句子,就停下来思考,有时还写很多读书心得。
比如我读了升卦的这句“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之后,就仔细琢磨,发现它说到人生幸福的底层逻辑——福气,不过是在平凡的日子里,做好该做的事,然后等时间开花结果。
这句话我太能感同身受了。因为人的一生,最大的遗憾往往不是“做不到”,而是“等不到”。
有人总想一夜暴富、一步登天,结果急功近利,摔得很惨,还有人总盼着有贵人相助、机遇垂青,却忽略了自己脚下的路都没走稳。
而《易经》中的这句话,就在提醒我们:福气不是突然降临的惊喜,而是日复一日的累积,也不是靠运气撞上的偶然,而是靠习惯养成的必然。
如果你能读懂这句话的话,你的生活一定少了很多的焦虑和浮躁。
先看“顺德”这两个字,不是让人一味顺从,而是教你顺应规律。
《易经》中的“顺”,不是妥协,而是智慧。就像河水奔流,遇到石头阻拦,不会硬碰硬,而是绕道而行。
人生也是如此。总有人抱怨命运不公,工作不顺,家庭不和,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在和规律较劲?
比如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这是自然规律。但总有人想跳过耕耘,直接收获。再比如与人相处,真诚和尊重是基础,但总有人想靠算计占便宜。
这些违背规律的行为,看似走了捷径,实则损耗福报。真正的“顺德”,是看清规律后主动调整自己。
在工作中,你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踏实积累能力。在生活中也一样,不苛求完美,懂得接纳琐碎的日常。当你不再对抗规律,而是顺着它一步步走,福气自然会慢慢来。
再看“积小”,这是福气的根基。
许多人总把“小”看轻,觉得小事无关紧要,大事才值得自己全力以赴。但《易经》却说,人生的质变,往往就藏在量变之中。
比如你每天早起10分钟,一年就多出60小时,每天读10页书,一年能读完十几本,每天运动20分钟,一年后身体焕然一新。
这些“小”事,单独看确实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就是人与人的天壤之别。
你可能就问了:为什么我努力了却看不到结果?答案很简单:要么努力得不够久,要么努力得不够真。
比如你敷衍地读一本书,草率地完成一项任务,勉强地维持一段关系……这些“假努力”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时间。
我认为真正的“积小”,是把每一件小事当成修炼——洗碗时专注水流的声音,工作时沉浸当下的任务,说话时真诚看着对方的眼睛。
当你能在小事上不糊弄自己,大事来了,才不会手忙脚乱。因为福气,就藏在日复一日的细节里。
接着说“高大”,它不是指地位多高、财富多少,而是指生命的格局。
《易经》中的“高大”,是一种境界:不困于得失,不惧于变化,始终稳如泰山。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答案就在“积小”的过程中。
你肯定知道,一棵树能长多高,取决于它的根扎得多深,而一个人能走多远,还是取决于心有多稳。那些总想一步到位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只有愿意慢慢打磨自己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比如有人遇事急躁,抱怨外界不公,有人却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前者消耗能量,而后者自然积累了智慧。
当你把“积小”当成习惯,福气便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可能是突然降临的机会,可能是困境中的豁然开朗,也可能是平凡日子里的各种惊喜。
最后说这句话开头提到“君子”,它并非要求我们成为圣人,而是说一个人是否有福气,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君子的修行,不在深山老林,而在烟火人间。
按时吃饭是修行,因为照顾身体就是积蓄能量,认真工作是修行,因为专注当下就是打磨心性,善待家人是修行,因为爱的流动就是滋养福气。

很多人总把“修行”想得玄而又玄,却忽略了:真正的修行,是让每一天都比昨天更踏实。
当你把“顺德,积小以高大”融入生活——该努力时不含糊,该休息时不焦虑,该放下时不纠结——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福气越来越多。
《道德经》里说:“大道至简。”最深刻的道理,往往最简单。
《易经》中的这句话,看似在讲积累,实际上说的是选择:选择顺应规律,而不是对抗命运,选择专注小事,而不是空想大事,选择踏实成长,而不是急功近利……
你不必羡慕别人的好运,因为你读懂了这句话,就知道如何增加自己的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