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最易心不足、脾有湿、肾气亏,抓住冬病夏治“黄金期”

中医崔占举 2024-05-21 10:52:05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而中医养生啊,最讲究的就是顺应自然,前些天不是立夏节气嘛,这就正式进入夏天了,那么夏季人体有什么健康变化,夏季养生又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点啊,就是心容易不足,在五行学说里,夏气通于心,所以夏天啊,要特别注意养心。比如说夏天天热,出汗就多,汗还是心液,如果出汗太过,就容易消耗心阴,并且中医认为啊,津能载气,出汗太多往往还伴随着气的流失,就容易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

这种人的舌头伸出来啊,舌尖位置会有个明显的凹陷,舌头偏红,这时候呢,你就会容易疲惫、甚至是懒得说话,口干、心慌心悸,睡眠不好。调理呢,要从益气养阴入手,可以参考个生脉饮。

第二个特点,就是脾容易有湿,为啥呢?夏天啊,尤其是三伏天,我们会感觉格外的闷热、总是黏糊糊的,这个季节自然界是多湿的,那湿到了人体以后,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脾,脾本身它属于太阴湿土,它喜欢干燥,湿气困脾以后呢,就容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舌头啥样呢?伸出来一看,舌体胖大,有的人会有齿痕,舌面上有一层很明显的水光、湿滑,整个人感觉都不清爽、四肢困重,食欲下降、恶心想吐,大便还黏腻,这时候呢,就需要健脾利湿了,可以参考个香砂六君子。

最后啊,就是肾气亏了,在冬天的时候我跟大家讲,冬天是补肾的好时候,为啥呢?冬主封藏啊,刚好顺应肾的特点,那夏天刚好相反,天气炎热,毛孔大开,阳气外散,就容易出现肾气不藏的情况。

这时候呢,舌头伸出来一看,会发现舌根部有凹陷,整个人还容易腰膝酸软、小便增多、夜尿频繁,男性朋友可能还会有功能的下降,调理要从补肾纳气入手,可以参考个金匮肾气丸。

这就是夏季养生的注意事项了,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上面提到的中成药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你有需要,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擅自用药!

1 阅读:49

中医崔占举

简介:平时坐诊,大家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