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和猫一杯谁才是新黄色新闻?

老梁不郁闷 2024-02-21 21:39:17
关于所谓小学生丢寒假作业事件的炒作依然继续,昨天央视网发布文章称“新黄色新闻危险”,然而这篇文章本身就存在对事实放弃核实的问题,之后制作的视频似乎反倒是更像一则新黄色新闻了。

大家好,我是关注新闻和法律的老梁。

昨天我做了一个视频讲网传小学生丢寒假作业这个事儿了,结果晚上临睡前看见央视网出了一个评论,一开始我还说央视网终于干点正事儿了,结果仔细一看发现不太对啊,尤其是后来看了央视网出的短视频,我想再聊聊个人一点想法供参考吧。

首先是他们这个评论,我觉得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在事实层面,提到了猫一杯发视频的部分,也提到了有人冒充秦朗舅舅的问题,并且也说了现在猫一杯称联系上孩子妈妈不能让网友信服,这个都是有的,但是明显缺失了媒体的部分,特别是以青蜂侠为代表的一批官媒在其中的作用。

实际上就我看到的情况,至少在微博上的几次热搜,都是因为媒体报道才冲上来的,我没有看到哪个话题词的主持人是猫一杯本人。

如果没有这么多媒体无原则无操守的炒作,我不认为这件事会发展到后来这个状态,忽视这一点对于整件事的分析就会有问题。

我个人认为,在分析网络舆情层面,要区分普通网民、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和官方媒体的不同作用,对于普通网民不能要求太高,对于自媒体有一定要求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官方媒体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跳开官媒的作用讨论这件事,把问题归结为自媒体追逐流量,我觉得并不能呈现这件事的全貌,也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第二个问题,是让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这篇评论说“真相到底如何,如今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去考证”,我觉得这就不是一个评论员应该有的态度,我们所有的新闻评论都是应该以事实为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是说为了表达忽略事实真相。

这件事里,一个非常基础又至今缺失的真相,就是猫一杯的视频是不是摆拍?这对于整件事的定性会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是摆拍则凸显了网络炒作的问题,源头来自自媒体,媒体只是推波助澜,而如果不是摆拍,就是单纯一个自媒体分享了自己的见闻经历,这就只剩下媒体应该反思的部分了,现在抛开真相谈责任做批评,我认为这个出发点就有问题。

基于这两个问题的不同认知,我对这篇文章后边的观点也不太能同意。

第一,谁在制造热搜?

这篇文章的作者似乎认为是自媒体,并且说对部分自媒体来说,真相从来都不重要。

但不好意思,就我的观察,这次的事件源头或许来自自媒体,但是真正冲上热搜引发讨论,更多的是媒体未经核实的直接搬运炒作导致,尤其是所谓的舅舅买试卷送小学生,媒体报道的传播要远比那个被封禁的网友的影响大,老实说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我都不知道有假舅舅这么个人,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是自己直接看到这个假舅舅发声的。

那么谁在制造热搜呢?这话或许问青蜂侠更合适。

第二,虚假流量确实是一种跑偏的“内卷”,但是谁在跑偏或许要分清楚。这篇文章举了一个例子,说的是有人发帖称“游客花3万元包游艇从三亚突围到湛江”,结果被媒体核实没有这条航线。

但我有点疑惑的是,这件事跟小学生丢寒假作业事件似乎有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媒体在对待网络传言的态度上。

三亚的这篇帖子,我没有看到媒体无脑搬运的情况,而是众多媒体去核实证伪,这显然是自媒体编造信息赚取流量。

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有媒体核实到小学生丢寒假作业事件的真伪,甚至连央视网自己都觉得真相无需考证,那你如何论证猫一杯的视频是虚假流量呢?你这篇文章的标题可是“秦朗是谁不重要”,那现在这个例子对于说明这件事有什么帮助么?

第三说要警惕“新黄色新闻”,这个我非常支持。

但是在我看来媒体操作的内容才有可能是“新黄色新闻”,这个概念从差评提出来,就是用来批评媒体的,央视网全文只有在最后一段蜻蜓点水般说了几句媒体的事儿,把很多关于“新黄色新闻”的问题都归结为互联网平台和公众,还要求公众权当消费、冷静围观、守住自己注意力,这个优先级似乎有点问题吧?

这里我想展开说一下所谓“新黄色新闻”,这个词的源头应该是对“黄色新闻”的借用延展。

所谓“黄色新闻”并不是色情新闻,是源自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在《世界报》上办的一个漫画专栏,主人公是一个黄孩子,而其报道新闻的风格则被称为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不一定是假新闻,而是说有一定刺激性表达的新闻,比如用耸动的语言,夸张的版式,或者软色情软暴力,标题党等等,都有可能归为黄色新闻。

到目前为止新闻行业有很多媒体还在报道黄色新闻,西方的比如《每日邮报》通常就被认为是一家黄色新闻媒体,国内很多媒体老实说也在不断生产黄色新闻。

新黄色新闻最早是差评的一篇文章《算法正在谋杀新闻,十亿中国网友却为此狂欢》里边提出的,现在一些新闻学学者也会用这个说法,但是暂时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通常认为是指短视频报道中简短没有实际内容,会用黑黄结合的标题配上刺激性的背景音乐等等,当然这个没有准确的定义,我只是提一些个人理解供参考。

我个人总结这其实就是一个报道的情绪价值和社会价值比例失调的问题,就是可能一般的新闻不是完全排斥情绪价值,但是要服务于社会价值,黄色新闻就已经是情绪价值偏高了,新黄色新闻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可以减少甚至抛弃社会价值,就完全是传递情绪。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应该是针对媒体报道内容来说,如果是普通网友自己发了个朋友圈或者抖音,我认为不能做这样的指责,甚至包括一些非新闻领域的大V,也不能要求他们承担跟媒体一样的社会责任。

但是应该还是有必要的社会责任感的,这个我觉得只是不应该在“新黄色新闻”的范畴讨论,而是说基于公众人物社会责任的原则,讨论他们的内容对于公众是否有正确的引导。

老实说我觉得不管是猫一杯的原视频,还是后来青蜂侠他们的搬运,至少把事情原委说了,信息密度是有的,事实谈的上是“新黄色新闻”,这个我有点疑问。

当然我觉得青蜂侠他们更多的是在基于获取流量的时候缺少对事实的核查,缺失了自己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但不是说未经核实就是“新黄色新闻”,个人理解这还不太一样。

反过来这个事儿我觉得非常滑稽的一点是,后续央视网快看把这个央视网的评论剪辑成了一个8秒的视频。

老实说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它这才是一个黄色新闻,虽然说里边有一些文字,但这个8秒时间我觉得一般人看完够呛能明白说的什么,尤其是“新黄色新闻”这个词可能一般人不太了解,那么无非就是给人一种否定小学生丢寒假作业报道的感觉,具体是怎么否定的,老实说光看这个视频很多人未必能get到。

所以一个抨击“新黄色新闻”的评论文章,用一种至少我个人认为是“新黄色新闻”的形式传播,这个多少有点讽刺吧,央视网指责别人之前是不是先规范一下自己的表达。

当然我也不是为猫一杯的视频背书,我看也有怀疑我是不是要支持她,其实我谁都不支持,常看我视频的都知道我就是一个吃瓜的心态。

我个人的看法是猫一杯的问题在于发之前欠考虑,而其又一点过度演绎了,比如说她把寒假作业上的题给做了,营造一种搞笑的效果,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对方的许可,包括后续对方也拒绝出镜,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说的。

这种视频我觉得如果她确实想做,可以考虑先跟人联系,因为知道具体学校嘛,找到孩子家长之后,最好对方愿意出镜再发,是不是会争议小一点。哪怕说人家不愿意出镜,把自己送还的这个过程也拍下来,或者留下一些证明这件事确实存在的信息,这样再把视频发出来,她自己被质疑的风险也会小一些。毕竟是这个级别的账号了,应该有一点风险意识了。

当然如果她是摆拍,那咱们往死里锤她,问题是现在没有发现,不过也有媒体报道说网信部门介入调查,这个咱们可以看看结果呗,就看豚鼠禁不禁得住查了,要是查出来摆拍,那她这账号可能就真跟大伙儿债见了。

最后我想说说“新黄色新闻”的危险,我觉得央视网的文章标题里虽然有“危险”二字,但其实没有说清。

我认为第一点,就是这种单纯刷情绪的视频报道,会误导很多公众,因为公众本来就会基于自己的一些经历有各种看法,如果去迎合公众的情绪,其实一定程度上配合平台构建了信息茧房,同时让公众情绪更偏向于极端化,时间久了甚至还可能倒过来让部分公众也觉得事实不重要,现在就有一些人,已经要求抛开事实谈情绪了,“新黄色新闻”只会助长这种不良倾向,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第二,媒体会陷入到这种获取流量的方式不可自拔,进一步抛弃自身的社会责任,应当承认流量是有魅力的,不论是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是做出爆款之后的满足感,我作为媒体人都能理解,但是媒体存在的理由不是流量,而是服务于公共利益,如果借着为公众服务的旗号,用手里的采编权话语权为无底线无原则搬运打掩护,这样将会出现一大批丧失职业操守的媒体。

第三是比较现实的,就是如果公众和媒体都对事实核查缺乏敏感,这也可能导致一些个人和自媒体借机浑水摸鱼制造谣言煽动情绪,猫一杯的视频我不确定是不是摆拍,但是看到这件事获取的流量之后,是不是有人会摆拍,这恐怕就不好说了,严重的话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混乱。

但老实说,其实不管有没有互联网,民间的传言和一些段子一直是存在的,要求民众全都理性不跟风是痴心妄想,问题恰恰在于媒体的作用是什么,如果网友和自媒体都能像媒体主编一样去审查网络段子,那还要媒体干什么?

倒过来说,如果网友乃至自媒体讲一些段子的时候欠缺严谨还可以理解,媒体作为有着公信力背书的专业机构,你们现在如此操作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媒体行业多反躬自省一些或许是有好处的吧。

以上就是我对央视网评论网传小学生丢寒假作业事件的一个分享,个人浅见难免疏漏,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小伙儿伴在评论区和弹幕里给我留言。

您可以关注我的账号“老梁不郁闷”,我会继续分享更多关于新闻和法律的观点,谢谢大家。

32 阅读:19005
评论列表
  • 2024-02-22 08:47

    人家拍段子的,大家凑个热闹,媒体闲得慌呀,上岗上线还新闻。。。人家就不是新闻报道啊

    。。。。。。 回复:
    拍段子是需要标注的,不然一旦出现舆论,她犯法的,你以为很多视频下面为什么标剧情演绎?
  • ::: 24
    2024-02-22 09:55

    猫一杯是不是捡到了,不管,然后扔了就对了?如果是真的,说不上拾金不昧吧,最少是帮助孩子学习进步吧?就算是假的,一个搞笑视频无意识发酵罢了,至于吗?谁在碰瓷流量不难看出来吧?当年魔兽世界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多温馨的网络事件。

    我能说什么 回复:
    而且这种流量就是这些媒体自己炒作带来的,现在还怪上别人博主炒作博流量了,真的又当又立
  • 2024-02-22 08:58

    很客观的文章,可惜这种认真说事儿的,没什么流量,现在绝大多数人上网,都是不带脑子的,这种费脑子的,他们不喜欢。

  • 2024-02-22 14:20

    同意老梁的观点。这起事件猫一杯本人发的视频并没有那么火,自称舅舅的人发的视频或者文章我也没见过,小学辟谣也没见过,只看见一堆自媒体跟风转发或者批判。这些自媒体包括最后发声的央视网才是这些新黄色新闻的制造者

  • 2024-02-22 09:05

    主流新闻媒体经常引用不经证实的新闻,自己也不去求证

  • 2024-02-22 15:24

    希望作者以后不要再发表文章或所谓的见解了,因为你的认知已出现了严重的偏执!对于此事,央视没有任何的毛病,为什么会对此视频做批评报道,无非想阐述的一点就是让公众有正确的认知!事件所体现出的结果无非就是两个,一是现在的孩子做事情丢三落四,二是孩子故意遗落而逃避写寒假作业,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而视频播主却拿来当所谓的“趣事”传播,最可恨的是还有造假的嫌疑,试问她想表达什么?作为自媒体播主,她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对正能量的传播或通过其内容给予大众正确的思维引导,而不是不择手段的博取流量!

    铸蔷薇 回复:
    [点赞]
    繁华落幕 回复:
    闭嘴吧你,本身就是一众官媒炒作起来的,自己手下一众媒体不去批评,却去怪一个博主不该发作品??
  • 2024-02-22 10:21

    本来发展后,调侃发表漏作业又没有什么,有些人有些媒体就喜欢多事

  • 2024-02-22 08:12

    那些真正的民生大事、关系底层人民的生死问题不关心,天天对着鸡毛蒜皮小事上纲上线,是央视网评论员该做的吗?

  • 2024-02-22 10:15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小朋友不想写故意丢掉的。如果是假的,那就看个热闹呗。作业,呵,真恶心呐

  • 2024-02-22 11:35

    不用说 很多大聪明会主编和央视不对[得瑟] 中国就是这类无脑热搜太多 造成了很多人虽然看似是大人 却在做着小孩子的事情 新闻类媒体就应该客观的报道真实的新闻

  • 2024-02-22 12:28

    捡到一本寒假作业,多平常的一件事啊,硬是让你们各种媒体给搞上了热搜,真牛逼[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2-22 09:15

    现在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标题党,哪怕是一些官媒,也是这样。话不能好好说,标题“引人入胜”,烦不胜烦

  • 2024-02-22 08:46

    说了一大堆,不知道是因为无知,或者是立场所以刻意,回避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无聊的炒作上了热搜,大量占用公众资源倒在其次,对公众的导向也没有任何好处。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至于官媒转载,官媒也有责任。

  • 2024-02-22 08:10

    写了这么多字,我没看懂,没文化[静静吃瓜]

  • 2024-02-22 10:34

    多少人闲得蛋疼来关心这个垃圾话题

  • 2024-02-22 10:34

    都没有弄懂央视什么意思就发表看法,无语

  • 2024-02-22 14:22

    现在好多广告都夸大宣传的不比这个更严重?

  • 2024-02-22 17:42

    方正证券才是![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2-22 10:33

    现在的头条,热搜,不都是有钱就能买上去的吗?

  • 2024-02-22 17:25

    这娘们儿不像好人呐

  • 当然是猫一杯,虽然我是头子粉丝

  • 2024-02-22 15:16

    央视往往提及“据俄媒报道”,此类新闻算不算新黄色?

  • 2024-02-22 06:39

    我觉得央视网说的新黄色新闻是指上海女老师勾引16岁学生这事,流量热点太高了,大家更多的是关注细节而非事情本质。[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2-22 03:13

    不知道,我看她样子就觉得…[捂脸哭]跟唱大戏那样

  • 2024-02-22 12:16

    新闻三要素已经被网络引流彻底摧毁

  • 2024-02-22 09:17

    封杀自媒体

  • 2024-02-22 07:44

    [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2-21 23:01

    任何人随便在网上发个视频或言论能称之为“新闻”么?还是只有粉丝数到达某个数量后发出的才能称为新闻?

  • 2024-02-22 15:20

    你是,蹭流量的玩意儿[流鼻涕]

  • 2024-02-22 07:32

    这主播搞颜艺还是不错的,这事真假我不知道,如果是真的,麻烦别瞎搞,如果是假的,拜托,真的别瞎搞。。搞颜艺不香吗?

  • 2024-02-22 01:35

    不知道,我看她样子就觉得…跟唱大戏那样

  • 2024-02-22 11:06

    无良媒体,抓一个,砍一个!

  • 2024-02-22 14:37

    媒体就应该追求真相。而不是只为流量。

  • 2024-02-22 17:05

    同意央视的观点。

  • 2024-02-22 08:27

    你才是

  • 2024-02-22 16:26

    资本操作

  • 2024-02-22 10:21

    请了这么多水军

  • 2024-02-22 15:55

    无名之辈说什么也没人鸟,有粉丝有影响力的放个屁都得瞅瞅周围有没有人,这就是现实,哪有什么真假啊,除了一些严重脱离实际的,剩下的新闻,谁知道真假?天天说这谣言那谣言,不是所有的都是谣言,只是发声的人不权威而已…你说,那些缺凌迟的砖家说出来的那些言论,是谣言不?

  • 2024-02-22 01:53

    都是吧,好无聊,寒假作业的梗早几年就玩过了,又开始了,那是不是夏天又是暑假作业了?

  • 2024-02-22 12:03

    明显是你这个反贼

  • 2024-02-22 15:02

    你正经媒体整天跟在自媒体后面吃屁,很多网红都是你们自己给人家炒起来的。

  • 2024-02-22 15:03

    我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我对“黄色”有误解?

  • 2024-02-22 14:29

    我是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这点p事还用来发酵,怎么大家都闲的慌了吗没什么事好谈的吗?按照我来说看你就是哈哈一笑而已,有什么好发发酵的?发酵什么?

  • 2024-02-22 05:02

    我觉得17美分更像黄色新闻。

  • 2024-02-22 15:44

    短视频平台啊

  • 2024-02-22 16:27

    谁敢和uc比?

  • 2024-02-22 15:08

    一看就假的

老梁不郁闷

简介:关注新闻和法律的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