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价关税更离谱的事出现了:韩国竟然向国际组织申请了饺子专利!
这波操作,可谓是老剧本了!从泡菜改名叫“辛奇”,到汉服、春节硬说成自家原创,这些年韩国在“文化搬运”的路上就没消停过。
但这次居然盯上了饺子,这可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民美食”,这能忍?于是中国人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
文化抢夺战
早在2023年2月韩国就看中了中国牌饺子,并且当时就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还大言不惭到“饺子是韩国千年饮食精髓”
这可就太离谱了,一个连小麦都不生产的国家何来的千年“饺子”?
可没想到的是,2025年4月,美国竟然同意了该项专利,并且还给予了15年的保护期。
这意味着在此期间,中国饺子出口美国可能面临天价侵权索赔!
这简直是倒翻天罡!饺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
考古证据显示,重庆涪陵西汉墓中出土的炭化饺子,以及敦煌莫高窟唐代《宴饮图》中的蒸饺形象,都早于韩国数百年。
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也被网友讽刺“韩国就应该申遗‘万物起源’,一次性解决所有争议”。
可深入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这并非单纯的知识产权布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市场资源窃取”!
2016年超越中国品牌“LingLing”成为美国Costco超市饺子类销量第一的产品。
可随着中国速冻饺子出口量持续增长,仅2023年河南省出口额就达2亿元,中韩饺子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此背景下,CJ公司通过外观专利构筑贸易壁垒,明显意在压制中国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
但中国人也不是吃素的,都欺负到家门口了,这次必须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踢到铁板”!
全民保卫战
4月26日,广州、上海、北京等多地超市连夜下架所有带韩文标识的速冻饺子,部分韩国饺子更是直接被扔进退货区。
有超市经理直言:“宁可赔违约金,也不能让这种文化小偷赚钱!”
与此同时,国产饺子品牌如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销量暴增,部分超市出现大爷大妈的抢购潮。
中国知识产权局联合五大律所组成“饺子保卫联盟”,收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的饺子文物证据,准备在美国提起专利无效诉讼。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反手就提交了“月牙饺”“元宝饺”等458项国际专利,直接堵死韩国人的后路!
还有网友表示:“我们就应该申请中文、汉字,以后韩国人写汉字必须向我们交费,韩国有汉字的建筑必须拆了重建,给专利费都不答应!”
韩国人这波操作,干脆把把“走路”、“喝水”、“睡觉”、“穿衣服”也抢注了,反正韩国人抢注中国的东西,美国人都会通过,无非就是让中国人别活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次反击并非封闭排外,而是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开放态度。
中国文化历来善于吸收融合外来元素,也乐于与世界分享自己的创造。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可以制作饺子,而在于不应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通过专利手段据为己有。
毕竟,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一寸都不会让!
而且,这还不是韩国企业首次针对中国传统食品发起知识产权行动。
原来是惯犯
2024年,美籍韩裔美食家张锡镐干了一件让全球华人愤怒的事。
他居然在美国抢注了“油泼辣子”的商标,然后转头就给卖油泼辣子的中餐馆、亚裔食品商发律师函,威胁他们不准再用这个名字!
“油泼辣子”明明是陕西传统美食,香辣酥脆,拌面、蘸饺子都是一绝,结果现在韩国人想靠一张商标纸就把它“占为己有”?这不是明抢吗?!
更恶心的是,他专挑小商家欺负。
纽约的马来西亚辣酱品牌、西雅图的中餐馆都收到警告信,要求90天内改名,否则法庭见!
而像“老干妈”这样的大品牌,他却不敢动,典型的欺软怕硬!
又或许,他自知理亏,连这个想法都不敢有。
可戏剧性的是,在全民的抵制下,张锡镐顶不住压力道歉了,灰溜溜撤回了律师函。
这些事情对中国而言,也暴露出传统文化国际保护的短板。
尽管中国在2004年就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已有40个项目列入非遗名录,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具体传统文化的国际知识产权布局上仍显不足。
饺子作为日常食品,长期以来被视为公共文化资源,缺乏系统的国际专利保护。
反观韩国企业,则深谙“规则游戏”,通过将传统食物转化为符合现代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形式,实现了对公共资源的私有化占有。
这种差异提醒我们:文化保护不仅需要情感与口号,更需要熟悉国际规则的专业行动。
应该向韩国禁止出口泡菜,禁止出口稀土,韩国就会完蛋。[好生气]
一个饺子都做不明白的国家,居然说饺子是他发明的。简直离谱尼玛到家了
还哈韩吗?一个小偷棒子国也值得所谓粉丝追捧。脑残粉,韩国整容脸多,丑八怪多,所以整体民族自卑,导致小偷棒子“小”。心胸狭窄小,韩国没一个好东西。古人云唯小人
我们家已经很多年没买过棒子的任何产品,我也劝周围亲朋好友不买
最不要脸的国家
大白菜作为泡菜的主要食材,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大白菜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