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去世,这个世界欠她一个真相?

枫语联翩 2023-12-23 22:42:17
(1)

朱令案的当事人,遭人嫉妒而被投铊毒的清华学生朱令在度过自己50岁生日一个月后,于2023年12月22日晚去世了;

而投毒案至今还是个悬案;

究竟是谁下的毒手?

不仅朱令,朱令的父母,包括所有公众都在期待这个答案。

(2)

朱令生于1973年,于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无力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

当时的朱令如此完美,像被上天格外优待,不仅学业出色,在体育,音乐,乐器方面也颇有天赋;

在清华读书期间,还经常在北京音乐厅作古琴演出;

朱令对于未来有一揽子计划,要一一去实现。

但是意外在1994年发生了;

朱令突然感觉不适,毫无原因的全身疼痛,连头发也掉了;

1995年甚至出现几个月昏迷;

但是几经检查也查不出原因。

后来,朱令中学同学贝志诚借助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医生的分析;

最终确诊是化学剧毒物铊盐中毒。

因为中毒损伤脑神经,造成朱令全身瘫痪;

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是肌肉,语言,智力并没有任何改善;

一直到全身器官逐渐破损,衰竭,于发生将近30年后走到生命的尽头。

随着当事人的离世,此案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3)

警方认为此类投毒一定来自身边人;

并且锁定了朱令同宿舍的室友孙维,只有她能接触到此类铊盐;

但是经过了种种询问,一系列侦查之后,很多现场证据灭失,只能认定为重大嫌疑,并不能定案;

从此,案件进入了漫长的沉默期。

网络上流传着投毒原因的一个版本;

说朱令当时表现过于突出,太优秀,班里不止一个人嫉妒朱令;

而朱令本人的性格却清高傲慢瞧不起人;

当时,这个宿舍的几名室友都对朱令感觉不好;

相反,被视作重大嫌疑人的室友孙维却热情善良,人人喜欢。

而这位孙维却在警方调查无果之后,改名孙释颜,就跑到了美国;

又因在美华人发起数十万人白宫请愿驱逐她,又从美国跑到澳大利亚;

至今都没有回国。

再看一看孙维的家庭背景,让普通人似乎能明白几分;

从爷爷到伯父,姑姑,再到孙维的父亲,表哥表弟,都在某局或者部委做上层领导;

在民主党派中担任顶尖领导;

拥有强大的政治权势。

往往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女孩都比较张扬,唯我独尊,会期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

然后,发现同一个宿舍里有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从来不把她(孙维)放在眼里;

难免产生不爽,就想找机会修理她一下。

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作案原因,是宿舍集体作案;

不止孙维,还有另外两名室友;

因为朱令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晚上总练琴,打扰了其他人;

所以几个人就共同作案,事后又抱团,毁灭证据,互相包庇。

究竟真相在哪里?

很多人只能心里有判断,但无法放在桌面上。

(4)

这个世界欠朱令一个真相;

警方也做不到每一个案件都完美破案;

不能定罪的理由就是:缺少直接证据,疑罪从无。

但是普通公众更关心的是案件背后的灰色空间;

孙某家族从爷爷到孙子,上下三辈都是顶级政治权威,又延伸到商界领域;

属于有钱,有权,有名,有地位的名门望族;

而朱令父母不过是工程师,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顶多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中规中矩的专业人士;

两个家庭实力完全不在同一高度上;

警方的侦查和结论是否被孙家强大的政治背景所裹挟?

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才是案件的关键。

如今朱令已去世,让案件被沉冤昭雪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正义缺席的时候。

无论真相原因是哪个,此案的作案动机和2013年的复旦大学医学院林森浩投毒案如出一辙;

都是相处间的嫌恶带来人性阴暗面的发酵,引发悲剧。

只是,林森浩案锁定了凶手,案件告破了;

而朱令案无论警方穷尽调查,至今还是一团迷雾;

如果此案不能破解,那么今天的朱令,可能就是明天的我们;

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朱令。

是不是需要罗翔教授站出来指导破案?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0 阅读:131
评论列表
  • 2023-12-24 08:45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是当年同一个宿舍的。

枫语联翩

简介:以独特视角看世界,注重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