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四川丨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企业家们盼什么?

爱看头条 2024-05-14 09:11:09

“这几天我们正准备对一起仿冒公司品牌的行为进行维权。”5月11日,成都书声科技有限公司法务谭倩告诉记者,当前,公司深受网络侵权行为困扰,每年该公司遇到的网络侵权行为多达100多起。

这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企业和网民对各种网络乱象反映强烈。为营造清朗营商网络环境,当前,四川正推进为期6个月的“净生态·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网络乱象。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企业家们面临哪些痛点?又有哪些新期盼?

处置网络侵权“举证难”“周期长”

企业期待开放更多维权快速渠道

在儿童阅读领域深耕多年的成都书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发原创图书、在线儿童阅读视频等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发现,小红书、淘宝等平台上的一些商家或店铺,会把公司的儿童阅读视频录制下来,再低价出售,或者直接免费放在互联网平台上,以此吸引流量。

“每年我们至少要起诉七八十个侵权案件。”谭倩介绍,诉讼的流程一般要走三个月至半年,甚至一年左右,而且判决金额较低,难以挽回对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彩虹集团)也常遭遇网络侵权行为。该公司主要生产电热毯、电蚊香等产品,一些自媒体、营销号为了赚取流量,会采用“标题党”等方式发布博眼球的文章,传播偏颇和误导性信息,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继而对公司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传播时代,面对网络侵权,企业常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一方面企业对于如何应对这些信息没有太好办法,处理起来麻烦不说,效果还不一定理想。“此前我们也与发布这些信息的互联网平台沟通过,但耗时耗力,收效甚微。”彩虹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方面采取法律手段成本太高,而且涉及证据固定、主观恶意的判定也比较难,多年来公司对网上不实信息都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只能集中精力做好产品,用产品质量说话。

省内一家知名酒企也透露,近年来,该公司建立“7×24小时”监测机制,强化预警力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但当前还存在网络侵权“势头猛”、举报“举证难”、处置“周期长”等情况。今年1—4月,该公司共计监测到1531条侵权信息,处置成功185条,自行处理侵权信息的成功率仅有12%。

“我们希望也加大对不良自媒体的打击力度,指导企业加强与重点媒体的沟通协调;同时简化流程,开放更多维权快速渠道,加强专项行动频次和保护措施,指导企业精准维权,为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上述酒企相关负责人表示。

点赞涉企“举报辟谣”绿色通道

也期待能进一步明确举证标准等

为营造清朗营商网络环境,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等多个平台已开通“涉企侵权举报专区”,开展举报受理处置工作。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还将开通涉企“举报辟谣”绿色通道,全新启动电话、网站、公众号、小程序“举报辟谣标准指引”,全面升级举报线索快速受理、会商研判、意见答复闭环流程,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了解到涉企“举报辟谣”绿色通道后,不少企业都表达了极大兴趣。“现在一些互联网平台,即使我们提供了商标和侵权事实,也不受理,相信政府部门介入后,能对网络乱象形成威慑,我们也会用这个渠道去更好地维护公司合法权益。”谭倩说。

彩虹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网信部门开通涉企“举报辟谣”的绿色通道后,企业多了一条很好的维权渠道,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协同联动作用,有效遏制网络侵权行为。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网络辟谣主题宣传活动 (图片来源:达州市达川区委网信办)

还有一些企业已主动利用网信部门的举报平台进行维权。通过举报平台反映问题后,今年3月和4月,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米科技)参加了省委网信办召开的涉企网络侵权沟通会。“我们感受到相关职能部门对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重视。”极米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侵权问题的处理周期长,有了涉企“举报辟谣”绿色通道,相关问题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速,有助于企业及时消除影响。

由于网络侵权行为隐蔽多样、相关证据搜集困难,网络侵权举证存在一定困难,上述负责人也建议,相关部门能在举证和侵权事实认定上明确相关标准,并给予一定指导。

变被动防御为主动监测

社会广泛参与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守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既需要企业主动作为,也需要社会广泛参与。近年来,川航集团通过在公司官网开设集团出资企业全次级企业名单查询窗口,方便社会各界查询、监督,同时严厉打击假冒国企行为,实现被动防御向主动监测的转变,营造依法合规、守信经营的营商网络环境。

“我们也呼吁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可通过网信部门开通的举报平台、热线、邮箱多种方式及时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川航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刘凤建议,鉴于网络侵权发生的苗头隐蔽,难以预警,一旦形成爆点扩散迅猛,社会影响广泛,更需要发挥多元共治力量。主流媒体正面引导快速反应,受害企业积极举证维权,自媒体加强自律,公众不盲从理性参与……多方协同共建优化网络环境,为经营主体共同撑起法治的网络天空。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原标题:问政四川丨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企业家们盼什么?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