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燃油车还在为"5分钟加满500公里"沾沾自喜时,新能源车用一组颠覆性的数据宣告了燃油车的杀招: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这是最近新能源圈刷疯的信息,但别高兴,新能源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

上周和一位开油车的朋友聊天,当时他问我电车1公里要多少钱,一年养一辆15万的电车要多少,我说如果自己有充电桩的话,1公里还不到1分钱,一年跑2万公里,电费差不多2000多一点,听到这里朋友惊呆了,他有些不相信,于是我和他详细算了一笔账:
纯电动车型平均百公里耗电算16度,家用充电桩一度电算6毛钱,一公里约0.096元,是不是还不到1毛钱,当然了,有时候在第三方充电桩充电,差不多一度电在1块多,算1块钱一度电,两种方式平均算下来,一年跑2万公里,电费差不多两三千块钱。

朋友叹息:一直都听说新能源车省钱,但没想到省这么多,油车2万公里,油费差不多都要1.5万元以上,于是我问他,想不想换一辆电车,他立马又说,想换,但电车充电太慢了,我油车5分钟加满一箱油,电车充满电要一两个小时吧,除非电车充电也只需5分钟,那我才考虑入手。
这或许是很多车主的心声,作为一位从燃油车换到新能源车的车主,经历过各种场景,尝遍酸甜苦辣,对于新能源车,我想说:
省钱固然重要,但省钱不一定省心,从目前阶段来看,充电依然有很多问题,跑长途依然逃不开续航顾虑。在城区,很多小区根本不让安装私人充电桩,物业理由一大堆,就是不让装,实则偷偷引入第三方充电站,一切从“利”看齐。

没有个人充电桩,充电会遇到很多烦心事,比如说离第三方充电站比较远,来回充电费时、费心,而且充电费用也不便宜,虽说充电速度越来越快,但大部分车型并不具备这些功能。
尤其是所谓的全固态电池,看着宣传,电池稳定不会爆燃,充电几分钟,续航轻松突破上千公里,看起来优势完全碾压目前的锂电池,但是,别高新太早,真正大面积量产落地也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最重要的问题是电池价格,并不是普通家用车能享受的。
再来看看智能辅助驾驶以及安全等问题,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最基础的标签,很受车主的喜爱,尤其很多新手司机,技术不够的情况下就想依靠辅助驾驶,于是各种安全驾驶问题随之而来。

其实,目前阶段,大部分带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辅助驾驶的水平都仅仅是L2级别,这个级别仅仅只是驾驶“辅助”,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人,有的新手太过于相信智驾或者对辅助驾驶功能不够了解,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与使用,导致安全问题。
至于高级别智驾,并不是没有,要么是付费的要么是中高端车型才配置,而普通车型根本没机会搭载,所以说目前的智驾,就当是一个增加驾驶乐趣的功能,一定不要依赖智驾,方向盘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至于电池安全方面,只能说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化学属性就决定了它的安全性能,尽管各家车企都有自己的技术加持,但依然改变不了本质问题,该有的问题依然会有,只是大与小的问题。
所以说,如果能接受它的这些不足之处,那才能充分享受新能源在动力、科技、智能化、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至少这几种场景下要三思:每年行驶里程较少,尤其是还不到1万公里的情况,又或者说跑偏远地区、跑长途时间偏多,地处偏北方,低温天气下续航缩减严重,这些场景下,油车与电车的差距一目了然。
我的车,充电十分钟 ,能开1000公里,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