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富婆花140万爱马仕配货也买不到限定包,值得同情吗

明窗邀华月 2024-01-30 22:37:40

文|明窗邀华月  图|网络

有钱人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有钱人的思维究竟是怎样的,

绝对是个吸引流量的超级话题。

今天就讲一个有钱人的八卦故事,

新闻是这样的,最近有一位年轻的富婆,为了追求爱马仕的提供款限定包,不断在店里消费以达到配货资格,结果在她刷了140万之后,依然被告知没有配货资格,不能购买她心仪很久的包包。

于是富婆怒了,愤而向媒体曝光。不知是想以已为例控诉爱马仕对特定消费群体的PUA,还是想以此为筹码逼迫爱马仕让步,让她能买到心仪的包包。

现在买到没买到不知道,但这个新闻却一下就上了热搜。

毕竟,140万的消费资格,依然没有购买限定款包包的资格,很多普通人不免好奇,这是什么样的包啊,又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爱马仕作为一款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有着非常独特的配货制度,关键是针对特定目标客户打造了一条独特的鄙视链。

爱马仕确实有很多款包,你进店就能买,买到之后就可以马上发朋友圈去显摆一下。

但是,又到了说但是的时候,

你这样的显摆,也就是属于普通人装13的低配入门版,哪怕你真正赚了钱买这样的包也只算逆袭成功大脑还来不及短路的暴发户。当真正的有钱人和你在一起时,会一眼就看出你逼格还不够高,不配和他们站在同一个朋友圈。

别看有钱人的包和普通人的包都是一张牛皮制成的,但有钱人和你合影时不可能去银行把现金取出来摆在身边吧,那怎么才能醒目的标注出来有钱人是真有钱呢?

像爱马仕这样的奢侈品分级配货制度,就恰到好处的承担了鄙视链的关键一环。

因为爱马仕能直接买到的包有很多,虽然都不便宜,但另外还有一些包包,价格小贵但需要顾客攒够特定的购买资格才能购买,

只要装备此包,不仅能立刻鄙视打肿脸充胖子的普通人,还能以是否识货为标志,在那些刚刚逆袭成功还来不及大脑短路的暴发户面前充分显示一次优越感。

比如说,爱马仕最出名的三款包包是Birkin、kelly和Constance,这三款包包是必须要配货才能拿得到的。

什么是配货?

就是你想去爱马仕买一款最低只需1万美元的Birkin包。

不要以为你单单掏出1万美元或7万人民币就可以了,门都没有,因为你没有购买此款包包的资格,想要具备资格,就要在店里消费,消费额够了,才有资格掏7万来购买。

而且,配货消费,买包的消费统统都不算,

为什么买包消费不算,我觉得当然是为了区别真正的有钱人和爱装13的普通人了。因为这些普通包包虽然也要大几千,小几万,但这玩意凭借强大的知名度,你可以转手就去二手市场套现,从而迅速获得购买资格。

如此一来,让我们如何愉快的区别有钱人和二手贩子?

所以,配货制度,才是真正凭借硬实力把普通人挡在门外的PUA。

下面,让大家领略一下爱马仕的配货商品及价格。

最便宜的当属挂饰类,双十一据说只要3980就能拿到一款皮带。

所以此类挂饰非常抢手,官网限量销售,货一上架还常常被秒。

小贵一点的,是珠宝类,大几万一小条,

注意,不一定是24K金,可能只是18K哦,但你嫌品质差不买,呵呵,你可能就攒不够配货资格哦。

所以很多精明的有钱人,不是热衷于买到爱马仕的特定款包包,而是热衷于研究爱马仕的配货商品,期望凭借自身高达250以上的超级智商,找到一条最具性价比的配货组合。

比如这样的丝巾,手套,普通人想到的是性价比,精明的有钱人想到的也是性价比。

因为,名牌服饰既能用于日常常显摆也能快速攒够配货资格,怎么会没有性价比呢。

于是爱马仕迅速的堵住了漏洞,规定配货不能限于单一的服饰,需要种类均衡,反正你不配,就不卖给你包……

比如下面这几款,30万的四方桌,80万的手动麻将桌,5000元的铜汤勺,14万的小地球仪。

这些商品很难具备服饰那样的显摆功能,所以即便是有钱人也很少配,但不妨碍爱马仕把这些商品的购买和某些限定款包包联系起来,

于是,为了真正占据鄙视链的顶端,许多精明的有钱人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一一买下。

当然,归根结底,这也是有性价比的,因为购买资格的获得,可以从灵魂深处真正鄙视别人的快感,岂是那些把智商税挂在嘴边的穷人们所能理解的?

回到刚刚的新闻故事,杜小姐目前在爱马仕累计消费配货已经达到了140万,依然没有获得某款包包的购买资格。

而且杜小姐消费140万,时间不到3年,2021年底开始:

140万的消费,不过是为了账户面好看一点获得“购买资格”

可是,当杜小姐花费140万依然没有获得某款包包的购买资格后,

杜小姐也愤怒了,精明的脑细胞迅速占据了大脑的高地,一针见血的控诉爱马仕搞“捆绑销售”。

问题是,大家看看杜女士为了购买资格和销售的聊天记录,

销售不停拿其他顾客举例,意思就是其他顾客比你买的还多,积分多,所以就能申请买到包。

但问题真的是这样的吗?

杜小姐真正受到刺激的是因为自己花了140万也没有配货资格吗?

不,真正刺激到杜小姐的,是她被区别对待了。

2022年7月开始,杜小姐就申请购买一款包包,结果销售就一直拖一直拖,说名额满了,要等到2023年,

问题是,她的朋友都能买到这个包了,总消费并没有她高。

杜女士非常气愤,她连沐浴露都配了,店里就是不给她包:

记者找到宁波阪急百货:

爱马斯工作人员表示知道了这个情况,会按流程走:

截止发稿,爱马仕并未表态。

这件事上了热搜后,引发了广泛讨论。

但点赞最多的评论居然是,爱马仕不坑穷人!

呵呵!

不过话说回来,别看杜女士现在如此气愤,爱马仕店只要破例再配两个包给她,也许马上就能烟消云散了,毕竟有钱人的脑回路,普通人真的琢磨不透啊。

文章写都写了这么长了,不说点个人观点怎么好意思呢?

我的观点就是,产业升级远不如奢侈品的墨守成规。

大家想一想,这种破包和麻将桌,利润空间有多大?

这种利润真的不是产业升级就能赚到的,

如今多少人去为了产业升级而努力奋斗,产业升级到底是升级什么,爱马仕的包包生产有多少技术是我们没有掌握的?

可见,有些东西,还真的不是技术原因。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讲一点军事知识吧,

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从1940年5月10日被德国入侵,到1940年6月18日宣布放弃抵抗,历时约39天。

一个泱泱大国39天就投降,在大国历史中也算独一份。

问题是,投降如此之快的战败国,生产的很多包包却能被一些二战胜利国的国民无脑追捧,

我想说的是,

有些人不仅缺根弦,还缺了那么一口气!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兼段子手,文笔辛辣幽默偶尔油腻。

0 阅读:5

明窗邀华月

简介:不一样的角度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