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段苏权因不满军衔当众将肩章扯下,下葬也不穿军装

曾哥说车 2025-04-30 17:18:30

男人不轻易落泪,只因授衔时刻未到。这句话是毛主席在当年评定军衔时说的,当时带点玩笑的意味。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新中国首次评定军衔,既是对过去战争年代的一次大盘点,也是对每位革命战士的一种认可。说到授衔这事儿,大家反应各不相同,有人高兴也有人不那么在意。就拿大名鼎鼎的粟裕将军来说,他对这事儿就看得很淡。

他觉得,和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比起来,自己能活到今天真是太幸运了,哪还敢奢望什么高军衔。不只是粟裕主动让衔,叶帅也说自己的军衔给高了,还有徐海东、许光达、徐立清等同志,也都提出希望降低军衔。有意思的是,有些以前很有名的战将,在评定军衔这事儿上却特别较真,简直是吹毛求疵,一分一毫都不肯让步。

举个例子,段苏权对于自己被评上少将军衔心里头不太乐意,他甚至一气之下把肩上的少将标志给拽了下来,从那以后,军装就再也没见他穿过,这反应确实是有点过大了。那么,咱们就得琢磨琢磨,段苏权这个军衔评定到底公不公平?背后有没有什么说道?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

【建国评衔并非首次】

在我们部队里头,军衔这事儿吧,感觉好像跟咱们挺不沾边的,跟咱部队的作风也不太搭调。毛主席老早就说过,官兵之间得平等,所以这事儿大家心里都有点儿避讳。1937年那会儿,359旅的旅长陈伯钧回到延安,给毛主席说工作上的事儿。因为得跟国民党那边打交道,所以国民党那边给陈伯钧封了个少将的头衔。

毛主席瞅见陈伯钧身上那套国民党少将的军装,板起了脸,嘴里嘀咕着:“啥少将啊,跟芝麻酱似的,丑得要命。”这可不是说毛主席对陈伯钧有啥不满,他就是看不惯那些少将们自高自大,跟战士们疏远的样子,有股军阀味儿。讲真,从历史上瞧,1955年的那次授衔,还真不是头一遭。随着情况的变化,咱军队之前也搞过小范围的授衔。

抗战那会儿,咱们军队也有过头衔的授予。比如说,120师的师长贺龙,他就得到了中将军衔,萧克将军也是那时候被授予军衔的。再讲讲新四军军长叶挺,他这中将军衔可不简单,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两边都认可的,这事儿挺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1946年那会儿,为了军事上的更好配合,毛主席下了命令,给彭真和陈云两位同志升了中将,伍修权同志呢,则成了少将。这算是我们党内的第二次发军衔了,比较临时。所以到了1955年那次,授衔就正式多了,范围也广,算是正儿八经地给大家评了个军衔。

挺有意思的是,那时候负责评衔的部门碰到了一个棘手事儿,就是还有3000多位老红军,他们里头有的学历不高,有的甚至没当过啥大官。要是按照评衔的那些规矩来,这些人几乎都够不上评衔的门槛,更别说能拿到这么低的军衔了。

毛主席听完汇报后,立马在条例上写了句话:“老红军不降级到校级。”这话意思很清楚,就是毛主席不打算舍弃这些老红军,直接决定他们不用降到少校级别,算是给了他们一个保障。

【性情刚直老段发飙】

说实话,段苏权最初被授予少将军衔,确实感觉有点儿屈才。从历史的角度看,段苏权的起点其实相当高。由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不错,所以在红军队伍里,他算是个小知识分子,并且迅速成长为湖南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头人。

1934年那会儿,红军主力往西边撤退,段苏权接到了贺龙将军从二方面军发来的命令,让他带着独立师去给主力打掩护。就在执行这个任务时,独立师打完了阻击战,结果队伍被冲散了。师长王光泽被抓后,表现得非常英勇,最后牺牲了。段苏权呢,他是师政委,因为受了伤,就跟队伍走散了。

跟组织断了联系后,段苏权等身体稍微恢复了点,就在当地一个叫李木福的好心人帮助下,悄悄回到了老家尧水。虽然老家那边的反动派也知道段苏权以前当过红军,但他们瞧见段苏权回来时跟个流浪汉似的,落魄得很,所以就只是偷偷盯着他,没对他下手。

老爸瞧见段苏权终于回到了老家,心里头那个乐呵啊。他就琢磨着,别让娃再出去闯那风浪了,干脆就找人帮忙给段苏权张罗了个媳妇儿。段苏权瞅着这安排也挺好,至少给自己以后找组织队伍打了个生活的底子。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前途就在那组织里头,得回到自己人的队伍里,这才瞧得见希望。

后来的日子里,段苏权已经有了三个娃,但他可没安心在家围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转。他一门心思想着找红军的消息。到了1937年9月,段苏权总算是明白了,原来的红军就是现在的咱们自己的军队,还听说老家附近的太原就有咱军队的办事处。于是,他瞅准机会,悄悄上了一辆运兵车,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最后一个人来到了太原。

好在,任弼时那会儿正好在太原征兵处,一瞅见段苏权,惊讶得不行,立马拽住他连珠炮似地问了一堆问题,这才搞明白段苏权这两年都经历了啥。任弼时松了口气说,组织以为你们独立师都没了,还给你们开了追悼会呢,真没想到你这师政委竟然还活着!

之后,段苏权跟着任弼时回到了延安。他通过了组织的考核,然后就去延安大学进修了。毕业后,他被调到了晋察冀边区,在抗战中不断磨练成长。等抗战一结束,段苏权就当上了东北野战军八纵的司令员,跟着林帅在东北战场上大显身手。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段苏权最风光的时候。

在毛主席精心策划的“关门打狗”战略下,林帅果断指挥,辽沈战役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段苏权领着八纵部队,勇往直前,他们承担了攻打锦州的重任,并且在辽西会战中立下大功,成功歼灭了国民党军一万多人,真是功不可没。

之后,在朝鲜战场上,段苏权挑起了东北空军司令的大梁,他还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套训练咱们国家空军飞行员的方案,给新中国的空军发展出了把力。但段苏权这人天生直性子,有啥说啥,一听说自己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心里头别提多不痛快了。

他觉得吧,以前手下那些人都混到中将了,自己还是个少将,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说实话,段苏权能拿到少将军衔,跟他之前失踪了三年这事儿,多少是有点关系的。

授勋大典眼看就要开始,段苏权心里明白已没有退路,于是他干脆在大家面前摘下自己的少将肩章,发誓以后再也不碰军装。这个倔强的决定,段苏权一直坚持到了生命的尽头。就连快不行的时候,他还叮嘱家里人,下葬的时候绝对不能让他穿上军装。

【小结】

说实话,段苏权在评定军衔时做出的冲动决定,真的挺不是时候。后来,组织找段苏权聊了聊,赞扬了他在战争年代立下的功劳,并且让他去当军政大学的校长,之后又转任军事院校的政治委员。

段苏权老先生生前拿过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还有朝鲜颁发的国旗勋章。到了1993年9月,78岁的他因为生病,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结束了他那段与众不同的革命经历。

0 阅读:31

曾哥说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