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为何一说“拨火”,就惹得武松勃然大怒?长大后才猛然醒悟

金宝讲故事 2024-03-30 06:48:36

施耐庵的《水浒传》之所以经久不衰,和书中人物角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比梁山108好汉在施耐庵的勾勒之下有血有肉、跃然纸上,给读者朋友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而围绕在108好汉身边的配角同样被施耐庵塑造得精彩绝伦,好比武松的嫂嫂潘金莲,施耐庵留给她的笔墨不多,却将她的不忠与阴毒展现得淋漓尽致。

的确,潘金莲在《水浒传》里成了“不忠”的代言人,她先诱惑武松未果,后又和西门庆有染,最终毒杀了夫君武大郎。

不过,潘金莲在诱惑武松的时候有一个“拨火”的说辞,这又该如何解读?

一、潘金莲

潘金莲无疑是一个妩媚动人的绝色尤物,可这么一位大美人却嫁给了一个侏儒武大郎。尽管武大郎勤勤恳恳、起早贪黑的卖烧饼,但潘金莲的内心仍是寂寞空虚,只能孤芳自赏。

另一边的西门庆则是一个富有的风流公子,他游手好闲、沾花惹草,无意之中与潘金莲四目相对,二人登时心有灵犀一点通。

后来在王婆的撮合之下,潘金莲很快就和西门大官人打成一片。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关系很快就被发现,潘金莲一不做二不休之下索性用一碗“毒鸡汤”将大郎送上了天。

然而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潘金莲却躲不过武松的细心摸排,最终在人证、物证之下对所犯之事供认不讳,命丧于武松的刀下。

施耐庵笔下的潘金莲这个人物角色此后被广泛描绘和讨论,成为了探讨道德、伦理和人性的重要话题。潘金莲的一系列举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道德沦丧等,具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然而,在潘金莲和西门庆有染之前,潘金莲早就看上了叔叔武松,可潘金莲不但没有成功俘获武松的心,反而说了一句话让武松勃然大怒。

二、勃然大怒的武松

武松人高马大、身强体壮,又有一种不怒自威、顶天立地的气势。潘金莲仰慕英雄豪杰,知道武松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如此好汉,自然让潘金莲怦然心动。

无奈潘金莲早早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在一番感叹老天不公之后,潘金莲仍抖擞精神,试图用自己的美色引起武松的注意,如果武松愿意,就和叔叔暗度陈仓、瞒天过海。

一日,潘金莲趁武大郎不在家,她精心布置了一桌酒菜,专心致志地等武松归来。潘金莲的时间差掐得非常准,武大郎刚外出不久,武松就回来了。

潘金莲知道武松喜爱喝酒,于是连哄带骗地让武松喝了不少酒。书中是这么写的,那妇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哪里按捺得住,只管把闲话来说。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家只把头来低了,却不来兜揽他。那妇人起身去烫酒,武松自在房里拿起火箸簇火。那妇人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武松已自有五分不快意,也不应他。那妇人见他不应,劈手便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

武松再也忍受不住了,只见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

注意看,潘金莲起初用手捏了捏武松肩膀上的肌肉,此等操作表达的意图很明显了,可武松仍只有五分不快。直到潘金莲拿了火箸,对着武松说了一句“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便惹得武松雷霆震怒、当场发作。

初读《水浒传》的时候还是懵懂少年,自然不懂潘金莲这一句话有何深意,直到长大之后成家立业、历经了诸多爱恨纠葛方能体会潘金莲的言外之意。

三、长大后才猛然醒悟

原来潘金莲虽然对武松动手动脚,但武松仍顾及武大郎的面子,没有与潘金莲扯破脸皮。然而潘金莲的那一句“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却有两层意思。

“拨火”就是“撩拨”之意,而“火盆常热”则象征“欲火”。潘金莲的这一句话无疑是说,我来撩拨撩拨叔叔,好让叔叔的欲火如火盆一样常热才好。

武松虽是个粗汉子,但也心思甚密,他岂听不出来潘金莲的言外之意?不过潘金莲看走了眼,她哪里知道武松是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真汉子,一来武松绝不暗中做如此有悖人伦之事,二来武松也听不惯潘金莲口中所说的这些污言秽语。

这就能解释潘金莲这一句话为何一说出口,就惹得武松雷霆震怒。不得不佩服作者施耐庵的才高八斗,他的《水浒传》竟有此等暗喻,难怪《水浒传》能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