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有6大理由,中方给足面子,全球紧盯中俄,西方争取中国

听芹谈国际 2024-05-18 10:12:39

普京访华有6大理由,每一个都与中国息息相关。红地毯相迎,女官员接机,中方给足普京面子,双方有多少要事相商?全球紧盯中俄,幻想中国与俄罗斯当场切割?瑞士发出邀请函,西方又想让中国改变立场?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背后存在六大理由

5月16日凌晨四时许,俄罗斯总统普京搭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了他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这是他竞选连任之后首次外访。

对于我们来说,普京将上任后的首次访问放在中国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毕竟,当前中俄两国的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点,但在一些其他国家看来,普京此次访问却别有深意。

早在,俄罗斯大选结果出炉之前,外界就已经在猜测普京的首访对象,因为,普京上任后的首次访问有非常浓重的政治含义,往往代表着俄罗斯未来几年的战略方向。而在西方各国猜测的热门人选之中,除了中国之外,还有一个国家土耳其,很多舆论媒体甚至认为,普京出访土耳其的概率要高于中国,因为他和埃尔多安之间的会晤已经拖延了很久,俄乌冲突的和平进程也需要土耳其这个北约国家来帮助推进。

所以在普京选择访华之后,普京为什么来中国就成了全球舆论媒体的一个热点话题,各方都在猜测中国究竟有何魅力,能让普京放弃在俄乌冲突上的直接利益。

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科尔图诺夫就在5月16日刊出了一篇文章,列举了普京访华的六大理由,它们分别是:

一礼尚往来

二,双边关系,出现重大变化

三,全球发展,问题

四,与西方的摩擦

五,新世界秩序

六,人文因素

其中的礼尚往来,指的是2023年时,中方也将首访放在了俄罗斯。为了回应中国的热情与合作诚意,所以普京同样将上任后的首访放在中国。

而双边关系因素说的是,中俄两国在2023年10月举行双边会晤之后,双边关系又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因为二级制裁风险,今年三月份,中俄双边贸易轻微倒退2%,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同比下降14%,因此,两国领导层有必要见面磋商,探讨当前的双边关系现状,以维持双边贸易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中俄两国自然也会承受来自西方的压力。早在上个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华时就曾经提出过,当前,西方正在对中俄两国进行双重遏制,而中俄两国已经取得共识,要团结起来对西方进行双重反制,普京此次前来中国,很可能也会同中方商讨,两国与西方摩擦之中所存在的合作空间。

而对西方进行反制的最终目的,自然就是打破霸权,建立新的全球秩序,但是,当前新秩序的建立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很多方面都模糊不清,需要中俄双方深入合作。上个月,拉夫罗夫访华时也曾经提出过一个新欧亚安全机制的概念,此次双方很可能会就此进行讨论。

除了这些之外,当前全球也确实处于一个发展的微妙时期,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紧张区域局势不断延宕,带来了新的冲突风险。与此同时,金砖国家等新兴合作平台,也正扩员带来发展机遇,在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中国双方需要加深沟通,来共同把握住发展机遇,推动两国共同进步。

最后,今年还是中俄建交75周年,这是中俄两国进行人文交流的好机会,两国之间的顶层外交,自然也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在这六大要素影响之下,普京访华给俄罗斯带来的利益很显然,超出了任何其他国家,这趟行程能给俄罗斯带来的价值已经不止于俄乌冲突,而是可能关系到俄罗斯未来数十年的长期发展,甚至是后普京时代的国际格局。

甚至在普京的行动之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他在为自己卸任以后的,长期发展方向布局,本次随他一同访华的随行团队成员阵容就非常豪华,不但包含了他14日刚刚任命的新内阁成员,还有一个大型贸易代表团,这表明了普京希望俄罗斯新一届政府尽快完成同中方的对接,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接轨,为俄罗斯的长期发展铺路。

而且在当前俄罗斯比较关注的俄乌和平议题上,中国发挥的作用也未必会比其他国家少,普京本人在访华之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积极评价了中国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称赞中国提出的举措具有务实和建设性,这表明普京非常重视且认可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的和平作用,希望中国继续秉承中立的立场劝和促谈。

总而言之,在新任期内首访中国,对于普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访问能够成功,俄罗斯将会受益良多。

中方高规格接待,给足普京面子

对俄罗斯表现出的诚意与信任,中国方面也给足了面子。在5月16日凌晨,普京专机抵达北京时,现场已经准备了红地毯,并有仪仗队列队欢迎,中国国务委员谌贻琴前往接机。16日上午,中方又专门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普京举行了欢迎仪式,以最高规格欢迎普京的到来。

在随后进行的小范围会谈之中,中方也对普京多年来维护中俄双边关系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强调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值得双方加倍珍惜与呵护。

同时,中方也认可了普京继续维护与发展中俄双边关系的期待,表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中方愿意同俄方做彼此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巩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共同实现各自国家发展振兴,携手维护世界公平正义。

这番表态直接契合了此次普京访华,之前所提出的一些愿景,我们甚至不用等待后续的中俄联合声明就可以基本确定此次普京的访问能够获得成功,后续中俄两国的,双边合作会更上一个台阶。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外交态度的缩影,中国一贯秉承着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原则,只要有诚意,愿意同中国友好合作,中方自然会给足面子,而若是心怀鬼胎,毫无诚意,那么中方的礼节待遇,自然就会变成没有红毯,只有红线。

中俄的这番双边合作,算是为全球提供了一个积极范本,展现出了新时代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给其他国家同中国进行双边合作提供了参考,同样也向某些心怀不轨的国家发出了警告。

全球紧盯中俄,想看中国做出抉择

不过,某些国家似乎并没有从中俄两国的双边外交之中读懂大国的正确交往方式,而是紧盯着两国外交进程,试图从中找出破绽。

在普京抵达中国之后,BBC就刊出了一篇报道指出,当前中俄之间的紧密关系已经激怒了美国欧盟,普京似乎想要从中国身上获得更多利益,但中国方面,仍旧希望与欧盟维持稳定的双边关系,很可能并不愿意为了俄罗斯而付出惹怒欧盟的代价。

报道中还煞有介事地宣称。当前,中国低迷的经济状况,已经无法承受来自西方贸易伙伴的压力,为了挽救国外市场,中国很可能不会同意俄罗斯的某些策略,西方对中国贸易施压的战略会获得成功。

美媒的另一篇报道中,同样也以此为切入点,声称此次中俄双边会晤的时机非常微妙,上周,中法双边会晤之中,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就是重点议题之一,欧盟方面已经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而中国一直希望尽量平衡于欧洲的关系,这很可能会导致中俄无上限友谊无法继续维持。

法新社的报道中,则提到了美国二级制裁威胁对中俄双边贸易的伤害,认为从美国开始威胁制裁中国银行以来,已经有数家中国银行停止或放缓与俄罗斯客户的交易,这同样会导致中俄的双边伙伴关系受到考验。

只不过,这些论调与事实有着巨大的偏差,中国确实希望同欧盟维持稳定关系,但是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原则,希望双边关系不针对第三者,欧盟一直把俄罗斯作为中欧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已经违反了中国的原则,而在原则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

至于来自西方的贸易施压与制裁风险,非但不可能阻碍中俄双边合作,反而会让中国和俄罗斯愈发团结寻找新的办法来突破西方霸权。

总而言之,用施压就能迫使中国远离俄罗斯,只不过是西方各国的幻想而已,中国不可能会为了一个贸易伙伴而放弃另一个贸易伙伴,当前经济状况更加脆弱的也并非中方,而是欧盟和美国,如果美欧想要维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国乐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如果想要以此为借口来对中俄两国联合遏制,那么等待美欧的就只有中国的反制。

在这里,我们还是奉劝某些国家,不要再试图从中俄双边关系之中寻找破绽,这样最终只会给自身带来伤害,回归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进行正常的双边合作,才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正确道路。

瑞士邀请中国参加和平峰会,西方也在争取中国?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西方一边诋毁中俄双边合作,另一方面却又在争取中国加入俄乌和平进程。

在4月10日瑞士联邦主席阿姆赫德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瑞士联邦委员会决定将于今年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举行乌克兰和平问题高级别会议。

而路透社在当地时间5月15日又获得爆料称,瑞士希望这场会议能够吸引来自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为乌克兰和平问题铺平道路,为此,瑞士已经发出了160多份邀约。

迄今为止,已经有50多个国家确认要派出代表团,前往瑞士参加这场和平峰会,峰会的安排也在全速进行当中。阿姆赫德进一步强调,瑞士方面也希望争取更多的“全球南方”国家,以及中国的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瑞士发出邀请中国的信号之前,身为俄乌冲突参与方的俄罗斯,就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参与这次峰会,并且将这场峰会称之为是一场“怪胎秀”。而在今年三月份,对于此类俄乌和平峰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曾做出过表态,前两天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一直秉持着公正客观的立场,始终坚持以和促谈,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公正讨论的国际和会。

单纯从瑞士方面的这一番表态上看,似乎是想让中国在俄乌冲突当中发挥更大的劝和作用,但从事实的角度上来说,瑞士召开的这场和平峰会,既没有俄罗斯参与,也没有受到俄罗斯方面的认可,完全是乌克兰方面的“独角戏”,即使中方最终点头参加了这场和会,由于缺了俄罗斯这一位主角,与会各方也探讨不出一个任何结果,只会变成单方面的“挺乌大会”,从而失去了和会本身的意义。

而且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也不排除此次瑞士邀请中国参加峰会,暗藏了一些额外的小心思,在阿姆赫德的表态上,极力强调此次峰会有着诸多国家的参与,试图将这场峰会“政治正确化”,如果中国不参与,就是站在了他们认为的“国际正义”的对立面,如果中国参与,那么他们又会大做文章,歪曲中国的“立场”,强迫中国在俄乌冲突当中“站队”。

因此,对于此次的瑞士峰会,中国如果想要延续先前的中立立场,就应该以一个观望的角度来看待。

0 阅读:0

听芹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