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是很多人的喜好。新鲜牛排现烤,多汁、美味。
有人喜欢三分熟,入口即化,有人喜欢五分熟,软嫩可口,有人喜欢七分熟,香嫩中还带着一点嚼劲。
不论几分熟,终究是半生不熟。
牛肉为什么可以这么吃?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类,比如猪肉、鸡肉等,却要完全熟透才能吃?
牛肉粗糙,纤维感丰富,也正因此,日常烹饪牛肉时,都会横纹切肉,通过破坏纤维的方式,让牛肉易于煮烂,便于食用。
如何保证煎出的牛排软嫩?“半熟”是唯一方式。
三分熟或五分熟的牛排,当你切开时,能看到里面流出的红色液体。
有人说这是血,其实不是,它是牛肉中的肌红蛋白。正因为它的存在,牛排吃起来才香嫩多汁。
如果将牛排煎至全熟,这些肌红蛋白将会变得无影无踪,导致牛排发柴、变老,吃起来就会非常难嚼,口感体验上会大打折扣。
所以,牛排要想嫩,必然是半熟,保留其肌红蛋白。
牛作为单一性食草动物,致病菌相对来说也较为单一,并且,牛肉的致病菌只存在于表面,内部肌肉是没有病菌的。
高温煎烤表面即可杀灭细菌,内部即使未完全熟透也较安全。
国外多家食物安全中心曾发布报告称——
一块没有经过破坏的完整牛肉,只会在其表面遭受污染,食用前,只要保存、处理得当,就不会存在细菌问题,可以放心地安全食用。
基于以上食用口感、食品安全等因素,人们在食用牛排时,一般都选择三分熟、五分熟或七分熟。
安全的同时,也更加软嫩可口,美味多汁。
为什么猪肉、鸡肉等常见肉类不能半生不熟地食用,非得全熟才行?主要基于食品安全考虑。
鸡和猪等日常可食动物,都属于杂食性动物,鸡肉猪肉内部含有大量致病菌和寄生虫。
比如,生鸡肉的沙门氏菌污染率很高,又因为组织较为松散,病原体更易侵入内部,不像牛肉的紧实结构能阻隔细菌。
因此,鸡肉需持续加热,在全熟状态下才能杀死病菌消灭污染。
对于猪肉而言,基本上跟鸡肉差不多,也是因为猪肉内部含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
比如绦虫,只有通过全熟的方式,才能杀死病菌和寄生虫。只有这样,才能安全食用。
总的来说,病菌、寄生虫、口感等诸多因素,决定了牛排可以半熟,猪肉、鸡肉必须全熟才能食用。
就像三文鱼一样,深海寄生虫风险低,可生食,但那些淡水鱼类,寄生虫多,只能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