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结婚20多年了。妻子是个工作狂,天天忙着投资赚钱。其实我家不缺钱,我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不错,我爸妈给我们留了两间门面房,每个月都有租金,妻子早年跟别人合伙投资项目,每年也能分到不少钱。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开销并不算很大,真的是衣食无忧。
可即便如此,妻子也停不下忙碌的脚步。她天天不着家,今天找人谈合作,明天去考察项目,后天又招人开店,每天忙到很晚才回家。
在家里,她的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我跟她说句话都说不上。她忙得有结果也行,可经常被骗。别人鼓动她一起买一辆大货车跑运输,赚到的钱对半分,她投资了。
结果折腾了两年,司机每月拿着高工资,我们贴着油钱,还支应着各种开销,最后却入不敷出,还扛了一部分债务。后来,她又去投资一个饮品加盟店,说是一年可以赚十多万元,结果不但钱没赚到,而且连店面都转不出去。她不肯消停,又去投资一个游乐场,依然生意惨淡。
我说:"你能不能消消停停过日子,别瞎折腾?"她不但不听,反而嘲讽我:"难道我们就这样坐吃山空?不趁着年轻出去折腾折腾……"我反驳她:"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了?不挺好吗?你折腾归折腾,但也得考虑一下我们这个家啊!"这样的争吵,经常在我俩之间爆发。
我和妻子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所在的两个村子隔着一条河,河上有座桥,孩子们经常去桥下摸鱼、乘凉,所以我俩打小就熟识。上学后,我们又在同一所学校。她有一双迷人的大眼睛,笑声爽朗,我对她很有好感。后来她考上了高中,却因为家里困难,被迫辍学。
每到周末或者放假,我会去那座桥附近转悠,期望能看到她。她好像明白我的心思,也时不时到那座桥附近转。我们在一起相谈甚欢。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她便到我所在的城市打工,等着我。我大学毕业后,就和她结了婚。
我们结婚头几年,我觉得她勤快麻利,既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又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孩子稍大些后,她能腾开手了,就开始大展身手,做服装生意、开玩具店,搞各种投资。
那时我们家底薄,她这么拼,我能理解。孩子放学回来,我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家务活我承担得越来越多。可渐渐地我发现,她折腾得有些疯狂了,放下这件事就拾起那件事,不管家里,不顾家人的感受。
比如过中秋节,我买了月饼和一些零食,跟妻子约好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过个团圆节,她答应得好好的,到了晚上却说回不来,要陪一个客户吃饭。我很恼火,她却觉得我不理解她,说她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女儿过生日,她也缺席。女儿说,家里缺人气,太冷了。
我和女儿有同样的感受。我没有吃过妻子做的早餐,晚上也没有跟她一起早早躺在床上聊过天,即便过年放假,她也在看书充电,了解某方面的投资知识。
我们虽然是夫妻,但我们的心好像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我们吵归吵,但从来没考虑过离婚,我觉得她还是一个不错的女人,只是太拼了,拼得不让自己有片刻安逸,也忽略了家人的感受。
她说,自己在父母面前没有地位,她想要证明自己,但我觉得,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犯得着到现在还计较吗?
妻子在家排行老大,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作为老大,她总是被支使着干着干那,家里有点儿好吃的,也得让给弟弟妹妹。
后来她去打工,挣的钱除了给自己留一点儿生活费,其余的都交给父母。
说实话,我很心疼妻子。我们结婚没几年,我家的经济状况已经不错了,可妻子依然对自己要求严苛,就像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转个不停。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眼里只有钱,没有家人。
真兮情感解答:
"每一个负向情绪和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远(化名)在婚姻中的无奈和心酸,源于他自己是一个重视家庭高于物质的人,所以当家里"衣食无忧"之后,他希望妻子能如刚结婚时那样,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家里。
远的妻子早年因为家里穷,高中辍学,早早进入社会打工。远虽然同样是农村出身,却顺利上了大学,有了不错的工作,他没有意识到,妻子经历了他所没有经历过的磨难。
就是这段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对生活认知的不同。妻子认为只有不断拼搏,努力挣钱,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生活,不会再因为没钱而受苦。此外,妻子的原生家庭也给她造成了很大影响。作为家中老大,她被要求干这干那,家里有好吃的,也都是给弟弟妹妹。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妻子内心缺乏爱,缺少家人的关心和认可,所以她才一直有着为提高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拼搏的内在需求。在她看来,她的人生价值对家人而言,也就是体现在这里。
心理咨询师建议,远首先要看到妻子并不是一个不顾家的人,她为家庭付出很多。在家庭能让她腾开手之后,她也需要去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实现人生价值。
只有远认识到妻子的内在需求,不再埋怨妻子只顾忙着赚钱,在理解妻子的基础上,向她讲明自己的需求,在各自需求的基础上"各退一步"。
妻子也需要爱和关心,需要身边人的认可,当丈夫和孩子给予她足够的爱和信任,她内心对物质的追求,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会慢慢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