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肖申克的救赎》

文字中原 2023-05-02 08:19:18

肖申克的救赎是常年雄踞豆瓣排名第一的电影,也是一部让人看后忘不了的电影。

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赎都被深深地震撼。该片讲述了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妻子和情人的被杀案件,蒙冤入狱。在监狱里发挥其特长,为狱警等人理财、办税,为典狱长洗黑钱,为监狱图书馆扩大规模和辅导狱友考取高中文凭等。当安迪知道自己是被冤屈时,想伸张正义,却被典狱长无情地压制,最后逃出监狱的故事。

看过影片之后有以下几点收获:

收获一:坚持的力量。

肖申克利用六英寸长的鹤嘴锄,历时十九年,终于凿通逃跑通道。

当一个人被判无期徒刑时,心态是消极的,因为心中已经没有自由的希望。当一个人渴望自由胸怀希望时,他会想尽一切办法突破牢笼,去实现想法。

安迪每天在监狱熄灯后,开始凿墙挖洞,第二天放风时又巧妙地把凿下来的渣土在操场上撒掉。

如此周而复始十几年,终于等到了逃出去的机会,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忍耐啊?

另一件事是安迪为监狱图书馆申请经费。一周为众议员写一封信,才六年时间就申请到了经费和捐赠的图书。

我们往往会高估一年中自己的成就,却低估自己十年的成就,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为什么许多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呢?因为他没有目标,更没有坚持。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就可能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收获二: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老布鲁克斯没有疯,他只是体制化了,他坐了五十年牢,成了井底之蛙,他念过书,在狱中有地位,出狱就成了废人,双手犯关节炎的囚徒,想向图书馆借书都会被拒绝。

在他眼里,监狱就是整个世界,也是他的全部。

当他出狱后,由于与外界隔绝太久,仿佛是他穿越到当代一样,对生活格格不入。他已经没有融入新生活的信心,也不明白生活的意义,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环境。

在新的陌生的环境里,他无从下手,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人关心他,连他养了好多年的乌鸦也飞走了。

在这个世界上,他没有可以留恋的人或事,他也没有活下去的目标或动力,最终上吊自杀。

悲哀,当一个人对生活对世界不再留恋时,是可悲的!

监狱的围墙毁了他:首先你恨它们,然后你习惯它们,等足够的时间过去之后,你会依赖它们。这就是体制化。

布鲁克斯虽然肉体出狱了,但灵魂永远地留在了肖申克监狱。

收获三:是金子总会发光。

安迪入狱前是银行高管,是社会精英,有身份有地位有知识。入狱后,当他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又发挥其特长,为狱警办理理财、退税等,更是典狱长洗黑钱的免费工具。

但安迪在监狱里不光做这些,还积极扩大图书馆的规模,帮助一些狱友考取高中文凭。

尤其是对后来的汤米,像儿子一般照顾,辅导他考取高中文凭。因为汤米很年轻,有妻子有刚出去的女儿,汤米出狱后是家里的顶梁柱,出狱后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收获四:正义一定会来临!

典狱长和看守长等狱警在监狱里一手遮天,草菅人命,知法犯法,对犯人进行了残忍的压榨。

典狱长更是把监狱和服刑人员作为敛财工具,中饱私囊,让安迪帮助自己洗黑钱,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自由,人们生存的希望。影片中有几处展现自由的镜头:

春天早晨的上午10点,在屋顶上喝着啤酒,沐浴在阳光下,那份惬意与自由令人心动。

安迪通过高音喇叭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时,狱友们被美妙的歌声所陶醉,仿佛置身于公园里……

安迪从污水管道中爬出来,伸展双臂,在风雨交加的晚上拥抱自由,让观众长舒一口气,终于逃出了铁笼。

安迪一人在蔚蓝色的海边擦洗小船时,阳光明媚,海风轻轻吹来,鸟儿飞过,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自由更是使人幸福陶醉。

当一个人没有自由时,我们渴望自由;当我们拥有自由时,又容易迷茫,不知道做些什么。

肖申克的救赎,救赎的什么?不光是肉体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不光是囚犯在监狱里被改造,重新做人,也有狱警们知法犯法而受到的严惩。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