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39年前的命案终于破了

闽南网 2024-05-18 08:30:27

命案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位曾参与办案民警的心头

39年前,一起发生在供销社的命案,让地处鄂豫皖交界处的小镇陷入阴霾。

39年来,一枚案发现场的残缺指纹,指引一代代公安民警锲而不舍接力追凶。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麻城市公安局获悉,该局经过缜密侦查、精准研判,成功抓获麻城市白果镇“1985·3·26”命案凶手王彪(化名),一起尘封39年的故意杀人案告破。

犯罪嫌疑人王彪落网。

突发命案

1985年3月26日,清晨的阳光唤醒大别山南麓的白果镇,镇上闹事河供销社却仍大门紧闭。

人们推门进去,只见供销社内一片狼藉,值班员张谦(化名)倒在地上气息全无,鲜血染红地面……

在那个年代,供销社是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柴、米、油、盐等日用品几乎都在那儿买。供销社内发生命案,引发恶劣影响,群众议论纷纷,惶恐不安的阴霾笼罩着这个山里的镇子。

接警后,麻城警方高度重视,立即调集全局所有资源,抽调精干警力,成立“1985·3·26”专案组赶赴现场。

专案组民警紧锣密鼓开展勘查现场、走访群众、案件分析等侦查工作,以求尽快将凶手绳之以法。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外围侦查工作并未取得进展,案件侦办一时陷入僵局。

村民期盼的眼神、案件的恶劣程度让专案组民警倍感压力,他们决定另辟蹊径,将突破口放在案发现场。案件通过逐级上报后,湖北省公安厅、黄冈市公安局专门安排刑侦专家到麻城指导现场勘查、案件分析等工作。省市县三地民警对案发现场反复展开细致入微地勘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现场勘查中,民警在现场一个非常不显眼的位置,成功提取到一个关键物证——一片残缺的指纹,在当时条件下殊为不易。

结合案发现场及调查走访情况,专案组民警经综合研判后推断:这起命案极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进入供销社实施盗窃,被值班人员发现后,便持凶器杀人逃离现场。

这个指纹,正是凶手作案时所留。尽管不完整,仍在办案民警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接力攻坚

20世纪80年代,乡村交通仍十分落后,大别山地区村民出行基本依靠步行。专案组民警通过走访调查,结合案情,推断凶手极有可能就是供销社附近的村民。

明确了侦查方向,麻城警方随即调集警力,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对周边几个村庄开展排查,织起一张庞大的筛查网络,全力搜捕凶手。

然而,因侦破手段局限等诸多因素,几经周折,专案组民警查遍与案件相关线索,却始终没有找到那片残缺指纹的主人。

寒来暑往,岁月变迁,供销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年命案的阴霾也已在村民心头淡去。然而,麻城警方对于“1985·3·26”命案的调查从未停止。

麻城市公安局历任局长一直把“1985·3·26”命案作为“命案攻坚”的首要目标,一棒接着一棒奋力攻坚。

“每次我们梳理未侦破的命案时,都会提及这起案件,看有没有新的线索或进展。”一位曾参与办理该案的民警说。

“1985·3·26”命案,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位曾参与办案民警的心头。每逢重阳佳节重返警营,或者听到侦破陈年旧案时,他们都会反复询问这起命案的后续侦查情况,期盼着有好消息传来。

近年来,随着公安科技的发展,侦查技术迎来革命性发展,许多陈年积案的侦破工作迎来曙光。

今年3月初,“1985·3·26”命案迎来重大突破。

在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厅和黄冈市公安局的全力攻坚下,“1985·3·26”命案专案组充分利用现代刑侦技术,在海量的大数据比对中,发现“1985·3·26”命案现场所提取的指纹与白果镇辖区居民王彪(化名)高度吻合。

这意味着,王彪有重大作案嫌疑!

犯罪嫌疑人王彪指认犯罪现场。

真凶落网

专案民警立即围绕王彪展开工作,通过走访村里老者,民警了解到王彪寡言少语,喜爱喝酒,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经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王彪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因盗窃罪被麻城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1984年刑满释放后,便回到白果镇务农,其间结婚生子。

1990年,王彪和妻子到上海外出打工,其间很少回麻城。2020年,王彪返回白果镇生活,并购买了一辆面包车,靠跑出租谋生。

结合调查所获得的线索,专案民警越发感觉到,王彪极有可能就是39年前的命案凶手。

3月29日上午,经过精心准备,专案组民警将王彪带至公安机关开展询问。面对民警,他始终低着头,沉默不语。

经过一番较量,王彪心理防线被击溃,对39年前杀害张谦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其交代,1985年3月25日晚上,王彪与家人一起吃晚饭,席间喝了酒。待家人睡下后,早有预谋的他带着凶器出了门,准备到闹事河供销社实施盗窃。实施盗窃过程中,王彪不慎将值班人员张谦惊醒,并被张谦一把抓住,无法挣脱的王彪恶从心生,持凶器捅向张谦将其杀害,仓皇逃离现场。

案发第二天,经多方打听,王彪得知东窗事发,心中害怕不已,整日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后见风声逐渐过去,他就和妻子外出打工。

“30多年来,我特别害怕看见警察、警车,每晚睡觉也不能安稳,就怕警方突然找上门。与别人交往,只要被陌生人多看一眼,我就心慌,害怕对方是便衣民警将自己盯上。”王彪说。

逃亡期间,王彪不敢在一个地方长时间滞留,他频繁换工作,做过厨师、保安、医院外勤等。

王彪喜爱喝酒,但跟外人在一起吃饭时滴酒不沾。每次饮酒时,他都将自己锁在房间独饮。依靠酒精的麻痹,暂时缓解内心的罪孽与不安。

30多年过去,王彪已年过花甲,感觉不会有人还记得当年血案,便从外地返回麻城,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王彪现已被麻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当被问及对当年命案的看法,他颤颤巍巍地说:“因为一时的恶念,两个家庭在我手里毁了,我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来源:法治日报

1 阅读: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