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被认可,过程太不容易,让书本理论具象化了

轮回历史 2025-04-28 09:51:49

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现在我们重温下:

一、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则是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日趋灭亡的东西。

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三、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须经历艰难曲折的斗争。

这些理论非常抽象,我们很难理解,但仔细观察历史,我们会发现,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就是新事物,它在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就是正确的理论,但这种思想一开始也并不为人理解,发展过程经历艰难曲折。

今天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为什么这么正确的思想,大家不理解,甚至不相信?那么因为我们是后来者,一切从事后成功的角度来看,能够导致成功的方法自然是正确的理论。但历史非常复杂,在自身力量还弱小的年代,能够拨开迷雾看到规律的人,是极少的。

建党之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军事思想在当时却不被人理解。在“八七会议”上,毛主席提出我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种军事思想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也就没有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资本,只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但当时反对阻力很大,如毛主席所说:“他们(当时临时中央)就大为恼火,说枪杆子里面怎么能出政权呢?于是把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撤了。”

当大家经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大批党员被杀害后,大家终于觉得“枪杆子”重要了,可毛主席的打仗方法又难以为官兵接受。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在战略上要求先不打大城市,专挑实力弱的敌人打,被说成是“狭隘的经验论”,是右倾机会主义;此外,毛主席的“诱敌深入”运动战方针,被说成会打烂了我们的“坛坛罐罐”。

当大家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长征中湘江血战红军战士伤亡达4万人后,大家终于意识到毛主席打仗方法是十分正确的。通过遵义会议,毛主席的打仗方法得到认可。毛主席重新复出,意气风发地想打一仗,证明自己的正确。可这次居然运气不在我军这边,谁曾知道毛主席复出后的首战:土城战役,失利了,毛主席的威望有所影响,大家又都质疑毛主席到底行不行啊?

可以说,毛泽东军事思想被认可实在太难了,但毛主席凭实力找到了最佳策略,克服困难,在土城失利以后,指挥红军“回兵黔北”,通过遵义战役歼敌20个团。驱散了土城战役失利的阴影,毛泽东在军内的威信迅速“回升”。

自此,毛主席指挥打仗越来越得心应手,通过一个又一个胜仗,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全党全军的认可,这也是书本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具象化,新事物经历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战胜了旧事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