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费暴涨!纷纷调高海运价,“周期之王”归来,中远海控赢麻了

看财经 2024-05-15 16:10:31

海运费价格涨疯了。

4月以来,欧线集运价格就迎来了新一轮的暴涨,单月涨幅62.66%;5月以来,最高报4034.3,刷新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最大涨幅超160%。

来源:同花顺 备注:欧线集运期货主力合约

在此背景下,海运费涨疯了,甚至一周就涨幅500美金,港口缺箱严重,部分航线“一舱难求”。

数据机构Freightos提供的数据,自4月底以来,从亚洲出发的集装箱运价上涨约1000美元/feu(40英尺的集装箱),运往美国西海岸和北欧航线的价格升至4000美元/FEU,运往地中海航线的运价上涨到了5000美元/FEU。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中远海控又赚翻了!

业绩方面,2023年,中远海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55.14%和78.25%。但是,今年一季度,中远海控营业收入482.7亿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67.55亿元,同比下滑5.23%。很显然,已经有止跌企稳迹象。

股价方面,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截至5月15日,中远海控A股年内涨幅48.75%,港股年内涨幅60%,创2021年以来新高。

那么,中远海控还有机会吗?

中远海控的业务非常简单,就是集装箱运输,再加一点港口业务。公司的经营业绩,主要取决于航运价格和运输成本。理论上说,航运价格上涨、装的货越多,就赚的越多。

当然,很多人还是担心,会不会存在周期性扰动?一旦行业陷入低谷,到时候拥有的远洋货轮越多,就亏损越厉害,甚至破产倒闭。

答案是,这种担忧可能性已经很低很低了!

了解中远海控这家公司的知道,2016年是重要分水岭。2016年前,中远海控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并一度摘得A股亏损王的头衔,但是,今时已不同往日。

2016年之前,中远海控的前身即中国远洋,主要以“散货”运输为主;2016年之后,中远海控经过重组后,散货运输业务转变为集装箱运输业务,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运输公司;2018年,又收购了香港“东方海外”,一举成为全球前三集装箱运输巨头。

咱们再看一组数据。

2023年全球前十主要海运公司净利润情况

来源:公司公告,格隆汇

可以看到,在全球主要海运公司里,中远海控的净利润率仅次于赫伯罗特,领先于马士基和达飞集团。也就是说,跟其他海运巨头相比,中远海控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加出色。

注意,这个数据很重要。

这就意味着,在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中远海运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等到周期下行的时候,中远海控经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所以,咱们可以做如下总结:

第一,尽管海运是强周期行业,但是,周期性主要跟全球经济相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不是公司本身;

第二,“散货运输”变成“集装箱运输”,中远海控的主营业务已经发生改变,这块业务需求更加稳定,属于寡头竞争,且市场竞争更加有序,盈利也就更加稳定;

第三,从净利润率可以看出,跟同行公司比,中远海控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第四,抛开异常的2021年和2022年暂且不谈,2023年,中远海控的股利支付率接近50%,往后,这种高分红还会持续下去,公司价值属性会越来越明显;

第五,截至2023年底,中远海控货币资金1823亿元,但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不到2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到50%。也就是说,公司的财务状况也越来越出色;

一句话,中远海控今时不同往日,早已不是2016年前的中远海控。

3 阅读:684
评论列表
  • 2024-05-16 20:26

    百年未遇大变局。刚脱钩时,各种宣传,说是国外离不开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果怎样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