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点赞!樊振东王曼昱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现场衣服亮眼!

乐萱啊娱乐 2025-04-29 16:38:42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春日的暖阳洒在人民大会 堂前的台阶上,一场属于“平凡英雄”的盛会在此拉开帷幕——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1670名劳模与756名先进工作者齐聚一堂。他们中有流水线上拧了三十年螺丝的老师傅,有黄土地里种出“金疙瘩”的庄稼汉,也有服务窗口把微笑熬成习惯的社区工作者。但最扎眼的,当属一身安踏奥运领奖服的樊振东和明黄色队服的王曼昱——这俩人往红毯上一站,活脱脱像两把刚淬过火的“国球利刃”,胸前的国旗徽章在阳光下闪得人挪不开眼。

大会堂前的闪光灯亮成一片星海,樊振东的领奖服后背还沾着训练馆的汗碱味儿,王曼昱的黄色队服袖口磨得起了毛边。有记者打趣,“樊队,今儿咋不穿西装?”他挠挠头憨笑,“这身儿陪我打过东京奥运,沾着福气呢!”王曼昱更直接,指了指胸前的国旗,“您瞅瞅,这抹红比啥礼服都金贵!”

这话可一点儿不虚。樊振东的“福气”是釜山世乒赛决赛时,他顶着高烧狂砍两分,把日本队打得摔拍子;是巴黎奥运会上,他4-0横扫对手后,把球拍往桌上一拍,那声响震得解说员喊破音,“这就是中国力量!”而王曼昱的“金贵”,是亚运会女单决赛最后一球落地时,她跪地捶胸的嘶吼;是澳门世界杯决赛逆风翻盘后,对着观众席比出的那颗“中国心”。有人说,看这俩人打球就像看武侠片——樊振东是“人形坦克”,反手暴抽能把球台砸出坑;王曼昱是“凌波微步”,侧身抢攻快得摄像机都抓不住残影。

可您要真以为他们只会“横扫千军”,那就小瞧了“劳模”二字的分量。樊振东的行李箱里永远塞着本《机械原理》,说是“得研究球拍胶皮和底板的化学反应”;王曼昱的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记着“对手发球旋转系数”和“高原反应应对方案”。就连领奖前夜,他俩还在酒店房间用毛巾当球拍,对着镜子抠动作细节。有网友神评论,“这哪是运动员?分明是科研所下放的‘技术宅’!”

领奖台上,王曼昱的发言更让人破防。她说起小时候在黑龙江零下三十度的雪地里练球,说起省队教练给她买第一双专业球鞋时,鞋盒上还沾着菜市场的鱼腥味。末了她哽咽着说,“这奖章啊,一半归我,一半归那些给我递毛巾、捡球、喊加油的人。”这话一出,台下掌声雷动,连前排坐着的老劳模都偷偷抹眼角——可不是嘛,哪有啥“天才选手”?不过是有人把“天道酬勤”四个字,用血汗写成了童话。

表彰大会散场时,人民大会堂前的白玉兰被春风吹得簌簌作响,像极了赛场上的加油声。樊振东和王曼昱被一群小学生围住,孩子们举着球拍嚷嚷,“大哥哥大姐姐,能教我一招吗?”樊振东蹲下身,用球拍轻点孩子鼻尖,“先学会把眼泪憋回去,再跟我学扣杀。”王曼昱则掏出手机,给孩子们看黑龙江训练基地的冰雕,“看见没?冰天雪地都能开花,你们还有啥理由偷懒?”

这或许就是“劳模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它不是挂在墙上的奖状,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倔劲儿;不是喊破天的口号,而是日复一日的“死磕”。就像樊振东的球拍,磨秃了胶皮就换新的,但那股子“再拼一板”的狠劲儿,永远锋利如初;也像王曼昱的护腕,洗得发白还舍不得扔,因为上面沾着“绝地反击”时的汗。当有人还在纠结“躺平”还是“内卷”时,这俩人早已用行动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劳模”,从来不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人,而是把生活抡成弧圈球,一板子抽向星辰大海的“孤勇者”。

0 阅读:0

乐萱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