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张学良的保镖,后成香港首富,赌王何鸿燊见了他都要喊叔

胥言看历史 2025-03-04 18:32:51

张学良从军生涯中,换过不少警卫保镖,按理来说这个职位上的人身份都不是很高,但偏偏有一个例外。张学良这个特殊的保镖与张学良不算是上级下级,更像是朋友兄弟。

他不仅给张学良做过保镖,后来还跟着张学良率领的军队打仗,做过团长和营长,但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擅长军事的人,竟然是香港首富的儿子。

保镖名叫何世礼,而他的父亲,正是那个年代香港打拼下万千家业的富豪何东。何世礼从军伍退下之后,回到香港继承家业,仍然能保持着香港首富的位置。而按照辈分来算,他算是现在所说,十分出名的“赌王”何鸿燊的叔叔。

钟情军事

何世礼的父亲何东曾被英国授予爵士爵位,并加入英国国籍,这对当年居住在还是英占区的香港的人来说是极为荣耀的事。但何世礼从小就受到母亲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并在国籍归属上多次与父亲争吵。

父子二人对于何世礼的国籍归属之争止于何世礼的一纸状告。何世礼被父亲劝他加入英国国籍的话语激怒,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一气之下将父亲告到了上海的法院。

这一纸状告在当时的中国简直难以置信,更何况是香港首富之子状告香港首富,这一案子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何世礼最终达成了自己保持中国国籍的目的,何东也看出来了他的决心,不再与他在国籍问题上进行讨论。

何世礼是个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信佛,曾经拜南京的佛教法师为师并前往南京诵经拜佛,何世礼担心母亲,就跟着一同前去。当时的江苏总督知道他们的身份,特地前来示好。特别是在听说了何世礼有意投身军事,便邀请何世礼前往南京的军校进修。

何世礼自然同意,但不久,江苏发生战争,军校难以为继,何世礼只好回到香港。何东正想与儿子缓和关系,就为何世礼支了一招,让何世礼凭借他英国爵士的身份前往英国的军事学院进修。

何世礼欣然前往,并在军校中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希望像当时的前辈们一样,在外学习知识后,报效祖国,解决祖国的动乱。在英国的军事学院毕业后,何世礼又去了法国的军事学校,在那里进一步学习,进修炮兵技术。

学成归来,投身战争

何世礼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从外国进修回国后,就开始寻找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父亲何东也用自己的人脉为何世礼找了不少门路,但都是远离战争的地方,何世礼一一拒绝。

后来,何世礼了解到东北的张学良正急需战争人才,与那里的日寇作战,而且正是战争前线,于是主动前去张学良处。张雪来女国见到一个如此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十分惊喜,直接让何世礼做自己的参谋,随身带着。

何世礼与张学良见面的时候,就曾详细地为张学良点明过沈阳当时的局势。他认为日军几年内一定会大肆进军东北,并以东北为跳板,掀起整个中国的战火。

“虽然国际上对于日本的侵略多次叫停,但国际组织是对日本政府喊话;实际上,是否进行战争的决定权一直在日本军方手里,所以国际上的劝阻不会生效,日本军方一旦察觉到有机会,就一定会大肆进犯。”

张学良对何世礼这番话深感赞同,连忙问何世礼是否有应对的办法。何世礼当即向张学良提供了几条建议,一是要张学良修筑军港,并逐步将关外的军队迁移到关内,以免受到日本进攻时损失过多;二是让张学良请求南京方面的支援,一旦日军进攻,可以以雷霆之势将日军阻挡在关外,断绝日军入关的可能。

这几条建议说到张学良的心坎上了,他本就有心向中央求援,如今听闻何世礼如此见解,立马将何世礼引为知己。做什么都要把何世礼带到身边,时不时就要问问何世礼的意见。

但何世礼做了没多久参谋,就觉得这个工作距离战场还是太远了,于是要求张学良把他下派到前线。张学良感受到他的心意,让何世礼作为沈阳的炮兵连长参与作战。这样一来,何世礼参与前线的愿望也终于得到满足。

但这个愿望,满足得不是很全面。

九一八事变当晚,日军袭击沈阳军营,而军营却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战略早早地把枪械收库,大炮卸闩。那一晚,何世礼空有一身炮法却没有炮给他用,白白地将营地交给了日军。

此后,张学良的部队连连后退,不抵抗战略的影响下,日军步步压进。何世礼所在的部队很快就退到了关内北京的郊外。面对日军的进攻,这次的守军没有再次退缩,何世礼带着炮兵们轰轰烈烈地参与进战争之中。

张学良一直关注着何世礼,见何世礼如此表现,更是夸赞连连。不久后,张学良得到了一个外国进修的机会,当即保送何世礼前去美国进一步学习炮兵知识,希望何世礼学成归来为自己收复东北做准备。

但还未学习完课程的何世礼在一次请假回家探望的时候,得知了张学良谋划了西安事变。于是连忙想要去问问张学良,但还没到南京,何世礼就被免除军职,并被军统局软禁在天津。

此后何世礼受国民党高层的邀请,辗转到广东任职,在职期间何世礼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备受称赞,但何世礼依旧向往着军伍生活。终于,蒋介石在七七事变后同意两党合作统一抗日,何世礼便一直等待着南京传来他官复原职的调令。

久等不来的调令让何世礼倍感苦闷,一直也没有张学良的消息更是让他彷徨。终于,皖南军队邀请他前去带领炮兵团,他急切地参与到作战之中。何世礼在抗日战争中多次改进炮兵的作战方法,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救友不成,远离政治

解放战争后,何世礼随着国民党连连后退,最终退到了台湾。在台湾,他常常向蒋介石旁敲侧击地询问张学良的释放问题,但蒋介石始终对张学良的事闭口不谈。就在何世礼明白了蒋介石不会放过张学良的时候,香港传来了父亲何东去世,要何世礼继承家业的消息。

何世礼便向蒋介石请辞,并最终回到了香港,接受父亲留下的家业,远离了国民党内的政治斗争。在他的管理下,何家的收复地位越发稳固,比之在父亲手中还要辉煌。尽管厌倦了政治斗争,但何世礼还是接受了国民党多次委任,想要为张学良的释放寻找可能。

最后,张学良终于在蒋经国死后脱离了囚禁生活,并与爱人远赴美国。何世礼也终于有机会与多年未见的上司、兄弟见面。

结语

何世礼很小就以中国人、炎黄子孙自居,并始终不认同国民党的“两个中国”,在美国与张学良聊天时,也常常劝张学良为了两岸统一发声。

他学习军事,投身战争,只是为了那一颗爱国心能够得到施展,为了国家可以归于平静,远离战争的硝烟。

何世礼从小的一颗爱国心,造就了他一生的报国之行。这个表里如一的军事家、商业家,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