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时代,如何提升食品行业“含绿量”?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2024-05-22 14:13:28

“双碳”背景下,“绿色革命”席卷各行各业。作为百姓生活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的支柱,食品行业一直是碳排放“大户”。其中,冷冻食品及相关产业链又是能耗的主要来源。低碳发展迫在眉睫,食品行业如何加速绿色转型,成为碳减排“先锋”?我们将从行业现状、产销生命周期等角度探索食品绿色转型思路。

食品行业的碳减排现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美食不仅凝结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更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近年来,工业化造就了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据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由食品行业产生。

作为全国首批布局分布式清洁能源领域的服务商,联盛新能源一直以来十分关注食品行业的绿色发展。5月8日,联盛新能源携手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农食低碳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与会嘉宾围绕低碳技术转型、碳足迹管理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

冷冻食品及冷链行业的碳减排是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全球市场对冷冻食品的需求逐年攀升,然而食品冷冻工业却是能耗“巨头”。数据显示,制冷所需能耗占冷冻食品生产企业全年能耗的70%以上。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可心指出:“食品行业必须积极承担减碳这一社会责任,重点是要帮助相关企业降低冷链及生产加工环节的能耗。”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谢晶教授则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冷链,特别是冷库环节引入绿电和蓄能技术,能有效降低冷链行业整体能耗。“

冷冻食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型思路

联盛新能源聚焦冷冻食品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情况,研究并总结了一套绿色转型策略。让我们跟随冷冻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以及销售等产销全流程,一起探索实用的碳减排措施。

【生产加工】:食品冷冻加工过程涉及大量能源消耗,对食品加工制造企业来说,采用绿色电力替代是最经济实惠的减排手段。联盛新能源为上海来伊份工厂建设了屋顶光伏电站,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65万度(约占厂区年用电量的40%)。

联盛新能源-上海来伊份0.68MW分布式光伏项目

【冷冻储藏】:食品冷冻储藏常用的冷库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据统计,中国冷库每年电费消耗就超过800亿元。目前,已有企业开始探索“光伏+冷库”组合,通过屋顶光伏所发绿电供应冷库运行。以占地1.2万平米的冷库为例,在屋顶建设1.2MW光伏电站,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1316吨,节约电费96万元。

(昆山某物流园区冷库 来源:中物联冷链委官微)

【运输配送】:在冷链物流环节,使用新能源车、发展绿色低碳包装等也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氢能车因其零碳排、续航长、加注快等优势,正在成为冷链运输领域的“新宠”。同时,在包装环节使用可降解新材料、建立包装回收体系等,可大力推进冷链物流绿色发展。

氢能物流车

【销售环节】:销售环节主要涉及商场、超市等商业建筑用能。据统计,商业建筑的碳排放强度远高于全国及民用住宅平均水平。在商场运营中,一方面可通过屋顶光伏等绿电的供应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另一方面可采用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实时用能管理、提升能效。

联盛新能源-上海世贸商城0.45MW分布式光伏项目

携手打造“绿色食品”生态链

作为全国首批布局工商业光伏赛道的绿电服务商,联盛新能源已助力十多个行业加速绿色转型。在食品行业,先后为娃哈哈、统一、世贸商城等知名企业量身打造了绿电转型方案,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

近期,联盛新能源还与施耐德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慧能源运营管理、绿色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度合作,并积极探索智能配电、碳资产管理等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未来,联盛新能源将携手施耐德电气,为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食品全产业链定制专属“绿电转型+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引领食品绿色“转身”新风尚。(秦天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