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大集团曾经是房地产界的“带头大哥”,风光无限,可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竟然会在2021年轰然倒塌,债务危机像洪水一样冲垮了无数人的期待。早在这一切爆发之前,就有三位重量级人物——曹德旺、任泽平、王文银——凭着自己的眼光和经验,看穿了恒大那光鲜外表下的“庞氏骗局”。他们不是瞎猜,而是真有真凭实据,可惜啊,他们的警告就像风吹过耳边,没能让监管部门及时拉紧缰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三位大佬的故事,看看他们咋看出恒大问题的,又为啥没能改变结局,最后再看看这场危机后,他们各自咋样了。

曹德旺这名字,商界里谁不知道?1946年,他出生在上海,家里本来挺有钱,他爸是永安百货的股东。可惜1949年全家回福建时,船翻了,家产全没了,小曹德旺从富二代变成了穷小子。9岁上学,早上得先上山捡柴,课堂上困得睁不开眼。14岁那年,他在操场上被教导主任当众骂了一顿,第二天就辍学了。从那以后,他开始挑担子干活,卖水果、拉板车、修自行车,啥苦都吃过。
1976年,曹德旺进了福清一家小玻璃厂当采购员,算是踩进了玻璃这行。他眼尖,看出汽车玻璃这块有搞头。1985年,他果断掏钱入股这家厂子,占了一半股份,开始搞国产汽车玻璃。1987年,他拉了11个股东,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0年,美国那边削减高能耗产业,他瞅准机会,硬是抢下美国维修市场10%的份额。1993年,福耀在上交所上市,还成了中国第一家搞独立董事的公司。2001到2005年,他带着福耀打赢了美国反倾销官司,成了第一个告赢美国商务部的中国老板。
曹德旺做生意,讲究品质和成本。他砸钱搞研发,确保产品能跟奔驰、宝马这些大牌搭上线。现在,福耀占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70%,全球排第二。他的办公室简单得很,满墙都是书,挂着“敬天爱人”四个字,挺能看出他做事的原则。除了赚钱,他还热心慈善,2021年捐了100亿搞了个河仁慈善基金会,还建了个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他这辈子,从放牛娃到全球玻璃大王,全靠自己摸爬滚打,也练就了一双看风险的火眼金睛。后来他说恒大借钱太多,早晚出事,真不是随便说说。

任泽平,1979年生的山东人,算是经济学界的“大V”。他考上青岛大学学数学,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拿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又在清华做了博士后。2007年,他进国信证券当宏观分析师,预测准得让人服气。2009年,他去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写报告逻辑清楚,还老拿国际案例说事,大家都叫他“任大炮”。
2014年,他跳槽到国泰君安当首席宏观分析师,2016年又去了方正证券。2017年底,恒大给了他1500万年薪,请他当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他去了恒大深圳总部,参与战略制定。可干了不到三年,2020年10月,他就走了。走的时候,他收拾好桌子上的文件,没啥声响就离开了。后来他说,他在恒大提了不少建议,但没人听,再加上觉得国家要严管房地产,就决定回学术圈。
离开恒大后,他2021年去了东吴证券当特邀首席经济学家,但2022年又因为政策原因离职了。现在,他靠微信公众号写文章,搞知识付费。他这职业路,啥都干过,但始终盯着宏观经济不放。在恒大那几年,他早就看出公司债务有问题,果断抽身,也算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王文银,1968年出生在安徽潜山,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小时候就立志要当“大人物”,还让他妈把课本留着。1989年,他考进南京大学,1993年毕业后被分到上海一家石化企业,但他嫌太平淡,辞职跑到深圳。刚到深圳,他兜里没钱,睡过水泥管,但硬是靠高中毕业证找了份苦力活。他进了一家港资企业当仓库管理员,一周就把几千种物料编码背下来,把主管都惊呆了。
王文银爬得快,一年升了七级,当上总经理助理。1995年,他自己搞了个携威实业公司,做电源线生意。1999年,他创立正威国际集团,主攻铜贸易和采矿。2003年非典,铜价大起大落,他趁机买下江西、云南好几座矿山,成了“世界铜王”。现在,正威控制着2400万到3000万吨铜矿,业务遍布20多个国家。2008年,他在日内瓦、美国、新加坡开了海外总部,把生意做得更大。
他跟阿里巴巴、苹果这些大厂都有合作,资源攒了不少。可跟恒大的合作,却成了他的心病。从2015年起,他投了好几个恒大项目,但恒大老拖欠钱,搞得他忍无可忍。2020年,他在正威总部说,恒大太不靠谱,合作到此为止。他这人,从穷小子到全球铜业大佬,眼光毒得很,早就觉得恒大不地道。

恒大的“庞氏骗局”,说白了就是借新债还旧债,靠高杠杆撑场面,最后资金链一断,全砸了。曹德旺、任泽平、王文银仨人,早就看出这模式不靠谱,可惜他们的声音没掀起啥大浪,监管也没当回事。
曹德旺是凭经验看出来的。2021年12月,他在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上说:“一家注册资本才39亿的公司,咋能借到2万亿的债?”他觉得这事太离谱,把问题归到“中国式金融”上,说银行风控就是个摆设。那时候,恒大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飙到132.6%,比同行高出一大截。曹德旺自己做生意,最怕欠债,他老盯着福耀的账本,确保财务稳当。早在2017年,他就说过房地产杠杆太高,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恒大这种玩法明显在他警戒线里。他看问题,靠的是几十年商场的直觉。
任泽平则是从恒大内部发现苗头的。他2017年底进恒大,负责研究和战略,看财务数据时就觉得不对劲。恒大钱花得太散,汽车、健康这些新业务烧钱多,却没赚回来。他2019年在内部提过建议,让公司别瞎搞多元化,专注主业,可没人搭理他。2020年10月,他拍拍屁股走了。走后,他在《财新》采访里说:“房地产得有核心竞争力,跨界不是随便玩的。”这话就是在点恒大的毛病。那会儿,恒大光在新能源汽车上就砸了500多亿,可一点利润都没见着。他学经济学出身,又在恒大待过,债务风险他看得门儿清。
王文银是跟恒大交手后醒悟的。2015年起,他投了好几个恒大项目,先是花100亿买了正威国际控股49%的股份,后来又拿130亿买了剩下51%,2018年还用300亿买了恒大健康10.32%的股权。可这些钱投进去,恒大老是拖着不兑现。他2018年找恒大要账,发现对方老找借口。到2020年12月,他在《财新》采访里直接放话:“恒大不靠谱,我不跟他们玩了。”他做生意最看重诚信,恒大这表现让他彻底翻脸。他看恒大的眼光,来自商业场上的教训。
这仨人喊得挺响,可监管咋就没动静呢?曹德旺2021年说话时,恒大问题已经冒头,监管可能觉得收拾不下了。任泽平离职后批评恒大,但毕竟是“前员工”,声音没啥分量,加上2020年国家已经开始收紧房地产政策,监管忙着管大局,没盯着恒大一家。王文银的抱怨,被当成生意纠纷,没人往系统风险上想。恒大体量太大,跟地方经济绑得死死的,监管也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恒大债务藏得深,公关又厉害,问题愣是被捂到2021年9月财富暴雷才炸开,那会儿再管已经晚了。

恒大这颗雷,2020年就有点响了。借壳上市没成,资金链开始紧绷,11月商票第一次逾期。2021年5月,好多项目因为没钱停工,6月公司承认商票还不上,9月恒大财富爆雷,市场彻底慌了。恒大总部外头,投资人喊着要钱,公司乱成一锅粥。到2021年底,恒大欠了1.97万亿,还有一堆藏起来的债。2022年,项目烂尾搞得业主集体停贷,上下游都被拖垮。2023年9月28日,警察进了恒大深圳总部,把许家印带走,说他涉嫌违法犯罪,恒大股票直接停牌。这场危机,不光砸了恒大,还把房地产的底给晃了。
曹德旺的话应验了。2021年12月,他在福耀总部跟记者说:“我早说过,借这么多钱哪能不出事。”福耀没掺和房地产,账面稳得很,危机没波及他。2023年,他还忙着搞慈善,跑去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工地看进度。他的企业照样给全球大厂供货,市值稳在600亿左右。曹德旺这稳扎稳打的路子,在乱局里显得更靠谱。
任泽平危机后更活跃了。2021年,他在论坛上分析房地产的教训,2022年靠公众号发报告,喊着要加强金融监管,挺多人点赞。虽然有人问他为啥在恒大没早点喊,他没多解释。他的看法还是有分量,学术圈的地位更稳了。离开恒大,他算是找对了新路。
王文银忙着跟恒大打官司。2022年,他在深圳法院外说:“生意得讲诚信。”正威因为恒大亏了点,但靠着多元化没啥大碍。2023年,他在“天下徽商”会上讲全球化战略,铜矿生意还是稳稳当当,集团估值还在世界500强里。他这眼光和手腕,危机里也站住了脚。
恒大这事,教训太大了。仨大佬看得多准,可没挡住崩盘,监管慢半拍,恒大自己又把自己玩死了。以后咋防这种事?经济得发展,风险也得管好,这平衡咋找,值得好好想想。
恒大倒了,留下个大坑。曹德旺、任泽平、王文银的眼光真不是盖的,可惜没救得了大局。他们的故事告诉咱们,做生意得踏实,眼光得长远。你觉得以后咋加强监管,不让这种事再来一遍?欢迎留言聊聊,一块儿想想金融安全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