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掉中国,那就扶持一个“中国”?美国看上了中国的这两个邻国

从云观看世界 2025-05-01 12:38:3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特朗普二次上台已有百日,为了反华手段已无所不用其极。

从调整超高额度对华关税,到如今大力扶持印、越两国,美国想要复刻中国“世界工厂”的战略。

如今,印、越两国一个拥有高于中国的庞大人口,另一个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廉价的劳动力。

如果美国不惜成本,他们能否取代昔日中国在世界的贸易位置?中国在屡次受美国打压的情况下,依旧能“逆风而行”,崛起的成功秘密,究竟是什么?

美国妄图复制中国,瞄准印越两国

特朗普在调停俄乌、平息哈以等外交事项上堪称碌碌无为,但就上调对华关税一事而言,已经引发了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中美两国经贸的脱钩,意味着全球的“新冷战”时代即将来临。

在今后的日子里,美国为了继续遏制中国,必将会采用更加激进的外交和军事手段,其中或许包括扶持印度、越南,来制造“第二个中国”。

今年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越加征46%的关税后,越南第一时间对美关税下调至0%,越方与特朗普开展通话谈判,以期用外交形式解决经贸摩擦问题。

尽管如今越南的对美谈判依旧困难重重,但在特朗普的批准下,越南已成为全球第一批有资格同美国开展直接关税谈判的国家。

特朗普对印度的外交态度更加热忱。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印度将成为第一批同美国签署全新经贸协议的国家,甚至优先于日、韩两国。

在美国部署反华战略的大背景下,美国对越南、印度的偏袒甚至扶持,可见一斑。

但美国为何如此青睐印越两国?

在特朗普政府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在21世纪迅速崛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庞大且廉价的人口劳动力。

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让中国的出口商品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造成了中美贸易中,中国长期处在贸易顺差的局面。

因此,特朗普一方面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以抵消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时希望扶持一个和中国相似的“世界工厂”,以作为美国制造业完全回流前的过渡。

拥有过亿人口的印度和越南,自然成为他有意扶持的对象。

此外,印越还同中国有过地缘问题,一旦印越全面崛起,两国同中国的领土纠纷问题必将重燃,这也是美国对中国的一种战略掣肘。

特朗普身为“政治商人”的如意算盘,打得格外响亮,但情况会如他预料的那般发展吗?

印度和越南,能否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印度目前已超越中国的14.6亿人口,越南人口刚刚破亿。

但两国的人口平均工资相对较低,印度普通工薪阶层在2024年的人口平均工资为1.5万-3万卢比,折合人民币约1290元/月-2590元/月 。

越南工薪阶层在2024年的平均工资为770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为2220元。

从人口数量、劳动力成本的维度来看,印度和越南确实是代替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理想对象。

但现实情况要更复杂,特朗普仅算“经济账”是行不通的。

就拿越南来说,尽管越南的劳动力成本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但越南的地区发展差异,甚至比印度还要严重。

例如,越南的首都河内还有南部的对外开放城市胡志明市,工薪阶层的平均月薪为3000-3100元,部分白领的月薪可达到4500元,大致和中国的水平相当。

越南公布的官方数据,更证明了越南的情况,近年的劳动力成本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越南人平均工资的年增长速度高达8.6%。

纵使美国愿意在越南加大产业转移的投入力度,美企恐怕也会失望地发现:长则四五年,越南的人力使用成本就和中国相差无几。

在美国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产业供应链的完整性同样是美国必须考虑的因素。

残酷的现实是,无论是印度还是越南,两个国家如今都做不到复刻中国的产业模式。

印度号称“万国牌”的产业链,迄今为止仍是被各国网民调侃的对象,它的半导体和电子产品行业,近乎完全依赖从中、韩两国进口。

就连号称“工业社会命脉”的石油产业,印度迄今为止都未能完全掌握相关技术,需要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和炼油服务。

而越南受制于狭小的国土面积,其产业的完整性甚至还不如印度。

据越南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越南整体的制造业规模最乐观的估计,有1.5万亿美元。

500强企业等头部企业的缺乏,更让越南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

因此,全球经济专家预测,如果美国开始扶持越南和印度,至少要投资上千亿美元,消耗10-15年的时间。

这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无疑是“得不偿失”的,也不符合特朗普的执政作风。

从特朗普撤销美国国际开发署一事,就能证明他在对外长期投资方面的吝啬态度。

或许,他偏执于在关税问题上做文章,却从未认真考虑过人口数量带来的廉价劳动力优势,真的是促成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吗?

中国崛起的秘密

如果特朗普将战略眼光放长远一些就会发现:中国的崛起,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美国知名战略学家亨廷顿曾断言: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即便是在21世纪强势崛起之前,中国都具备影响全球走向的力量。

从中华上千五千年历史来看,西方所谓的“中国崛起”,似乎对中国自身而言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在庞大人口、家国同构和实用主义思维的支撑下,历经五千年风雨洗礼的中国几乎从未衰落过。

纵使是中国经历过诸如鸦片战争等文明发展期的“低谷”,也能够在战乱和衰败中迅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凭借文明自身庞大的体量走向复兴。

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仅是促成中国崛起的因素之一。

比人口优势更加重要的是,中国自迈向21世纪以来拥抱全球化的积极态度,并且能够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对西方盛行的新自由主义进行批判反思,最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这样的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恐怕是如今深陷民粹主义泥沼的特朗普政府,无法理解的。

而当一个人,一个国家对他一无所知的庞大大物发起一次又一次,如同螳臂当车般的挑衅和冲锋时,留给历史的恐怕只有叹息和笑柄。

参考文献:

联合早报:国际特稿:挑战中国地位 印度越南竞夺成为世界工厂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人口破亿,越南离“世界工厂”还有多远?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美国财政:印度将成为与美国签署首批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

金融界:2025-04-30:印度暗示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有提早实现共赢的机会

0 阅读:0

从云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