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2》:阳光照亮了人们的生活,让少数民族地区遍地开花

青梅侃事 2024-05-23 11:21:47

纪录片《石榴花开》自上线至今,已录播两季,该片从平民化人物、故事化讲述、丰富细节触达,生动记录了我国全而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在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地开花。

纪录片《石榴花开2》契合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运用微观叙事的理念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宏大主题。

采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叙事方式,对我国八个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的不同体现进行生活化场景提取。

本片还采用平民化视角,聚焦于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角角落落的平凡个体,真实客观地记录他们在家乡为了心中梦想不断奋斗的真实故事。

《石榴花开2》的主题表达上创造性地选用微观视角来描述少数民族个体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图景,打破了主题传达与受众接收之间的隔阂。本片从个体的人生微光来透视社会群像生活图景,在镜语层面揭示出人生影像的“微距”建构。

生动细腻的故事化讲述方式将个体日常琐碎生动地呈现出来,从微观角度丰富了个体生活价值观等差异化的表达形式。

不但更好地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还能够快速地将受众代入其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将本片的人文关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通过个体生活的表象来展现出民族精神大国担当的深厚内涵。

一、《石榴花开2》中的微观叙事表达

(一) 宏大主题下小人物的生活图景

纪录片的重要元素包括叙事内容、逻辑顺序和拍摄方向。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个体在社会框架中形成了固有的民族性记忆,这些记忆是由社会集体来负责唤醒的,为了形成民族记忆,需要通过典型的“舍弃小我,完成大我”的民族故事来支撑。

这种思想可以理解为,纪录片需要通过讲述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够代表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典型故事来激发观众的共鸣和记忆,从而传达特定的主题和意义。

因此,纪录片的叙事内容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民族故事,这些故事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和记忆。

逻辑顺序和拍摄方向也应该根据主题和故事内容来确定,以亲切的话语表达和“接地气”的故事化讲述方式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平凡人物与微观视角的选择同当今移动互联、社会化媒体兴盛的新媒体环境息息相关。

纪录片在情节设计与叙事上更加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呈现出受众作为平凡个体参与体验到的普通而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包括与家人相处时的温情与工作中的一丝不苟等场景,受众也能够身临其境地将自己代入其中,产生共享与参与的仪式感,增强了整体片子细节的共鸣程度和感染力。

《石榴花开2》沿袭了第一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宏大主题,以“板块式结构”将不同的具体故事串联起来,以平实的生活化场景为基点,从大千世界中普通而又平凡的个体叙事视角入手,人物立体、情感真实、有血有肉、形象生动,与之前纪录片人物选择有了明显区分。

选取普通个体进行形象塑造,发掘普通人创业脱贫的故事片段,讲述不同民族地区不同民众的不同故事,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大人物、大英雄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还能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地展现少数民族地区风貌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下的伟大变化。

曾经是职业歌手的许群群摇身一变成为了牛信创客,大胆发出了乳牛计划,为家乡鹤峰县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海外学成归来的壮族女孩赖园园毅然决然放弃高薪工作机会,回乡承包了500亩金橘,整日穿梭于乡间地头,成为了农村电商的带头人,让金橘真正成为了“扶贫金果”,村民们都感受到了金橘的“甜味”。

这几位少数民族姑娘的故事看似是一个个普通具体的个体事件,但其实无一不是在以小见大地折射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下,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以及超越了民族和地域共性表达的深刻民族精神国家共同体意识这一宏大主题。

(二)微观视角下个体的细腻化场景

微观叙事视角是相对于宏观叙事视角而言的,指的是将叙事视角对准平凡的个人与群体,从其琐碎的生活细节、丰富的场景变幻、中近景的景别选择来呈现出国家层面甚至更高层面的宏大主题,如大国担当、民族精神、命运共同体等。

纪录片《石榴花开2》以小切口讲述大视野,提取少数民族地区内拥有不同生活经历的普通民众,在家乡小路、老家饭桌、山林小道等生活化的叙事场景中。

展现朋友聚餐谈心、家人饭桌上沟通、田间地头畅谈未来等的真实生活状态与情感表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赋予平淡生活以新意,为纪录片增添了鲜活的感性内容。

如湘西芙蓉镇土家族四处游走劝说乡亲们搞直播的妹子阿芳、广西柳州融安县种金枯的壮族姑娘赖园园、枫林谷护林的满族大哥张春友等。

通过这一个个普通个体生活的故事化、日常化讲述,构建了生动热情、互帮互助的个体形象,描述了一个个个宏大话语权下普通个体吃饭、工作等的真实日常生活场景,彰显了融“小家”于“大家”的家国情怀,深刻揭示了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国家共同体意识的宏大主题。

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大事情、大计划、大思想,必然反映在最小的行动上面,而且反映的极其忠实”。丰富的细节表达是纪录片有灵魂、有血肉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也是差异化个体生活真实生动的表达。

通过对普通个体琐碎日常的真实捕捉来消解影像主题与受众接收之间的壁垒,使得纪录片亲民化,增强整体表达对于受众的共鸣力度与震撼回味,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与反馈机制。因此,在制作纪录片的过程当中,注重细节的呈现与捕捉是十分必要的。

《石榴花开2》就是通过丰富细腻的细节表达直接触达受众内心深处,唤起了民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展现了震撼人心的主题内涵。

例如在片子第一集《武陵“亲们”故事多》中阿芳为了带动家乡芙蓉镇旅游再三去劝说小八加入直播的场景细节,到小八在禁渔前夕的第一次试播尝试再到小八与酉水河畔山崖上猕猴的温情告别等种种细节,展现了老百姓对于时代发展中的新挑战、新模式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到后来逐渐适应接纳并共同开创美好新生活的这一珍贵过程。

创办“一店一车间”的土家姑娘谭艳林招工时与87岁阿婆的温情问答,还有与土家大哥“报个名你就百花丛中了”的幽默调侃、新店开业时一个个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笑脸:孩子们在古镇嬉戏玩乐的画面。

第二集《祁连山下的歌声》中裕固族汉子常小平登雪山的画面、牧民杜成峰为女儿写信的场景,这一个个细节为片子增添了幽默、温情的成分,不但引得大家哄笑一堂,还触达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共鸣,并从另一个角度映衬了国人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民族精神。

第三集(壮乡歌海里的画卷》中赖园园与小伙伴坐在田间地头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对于未来开心智慧金桔农场的畅想这一细节,彰显了我国新一代年轻人为了梦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脚踏实地、激情奋斗的实干精神与责任担当。

第四集《筑梦在白山黑水》中赫图阿拉村小路上小猫慵懒打瞌睡的画面、79岁桑静波院内浇花等画面细节,不但彰显了我国民众当下富足美好新生活的乡村图景,还表达了欢声笑语、奋发向上精神面貌。

二、《石榴花开2》中视听元素的微观体现

(一)碎片化的画面语言

“碎片化”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理论之中,碎片化已经成为万事万物既微小又不可缺少的标签。在画面语言表达层次上,可以暂且理解为人们的生活被切割成不同的碎片化场景与内容,通过一个个碎片化的图景来构建出普通个体丰富的日常生活场景。

同时,在短视频领域,碎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种新媒介形态下的美学技术可能性。

虽然看似打破了叙事场面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直线性,但是却为片子增添了独特的故事性和生活化气息,更加拉近了本片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从宏观上展现了国家全面乡村振兴政策下民众的美好生活图景。

例如第一集中芙蓉镇木牌标志的特写镜头、美食与蘑菇的大特写镜头、再到阿芳在芙蓉镇边走边直播的跟拍镜头,突然又跳转到街边小孩玩要的场面,再到小镇厨师大哥做饭的特写镜头,阿芳和朋友聚餐沟通策划直播节的镜头。

第二集中裕固族汉子们爬雪山的中景镜头、帐篷前喝奶茶聊天中的特写镜头再到牧场与老乡放羊的画面镜头,而后又穿插进草场踢足球的镜头……

这一个个碎片化的画面语言使得像土家妹子阿芳、裕固族汉子常小平等千千万万个少数民族个体形象丰满了起来,营造了浓厚的正能量氛围,映衬了我国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表达,也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果敢热情的民族精神。

(二) 平民化的有声语言

纪录片呈现的是艺术化加工处理后的真实人物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真实的事件、声音、内容,因此具有强烈现场感和真实感的同期声就成为了纪录片真实性表达的常用选择。而在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当中,极具独特魅力的方言无疑又在真实性基础上增添了影片话语表达上的感染力和丰富性。

每集选取某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三个乡村创业扶贫的普通民众,并将少数民族方言和民族特色歌声等进行实时同期收录,配以生动的解说词。

不光体现了纪录片的“真”,拉近了我国各民族地区“石榴籽”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得本片更加真实生动、亲切自然,而且以小见大地向受众展示了一个个生动丰满的少数民族个体形象,向世界勾勒了一幅幅少数民族的风情画卷以及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壮丽图景。

例如第一集中阿芳和同事夜晚聚餐的方言收录,许群群开场的山歌与乡亲的方言交谈等实时收录:第二集中裕固族汉子常小平对乡亲的方言劝说,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玛尔健对于家乡民歌《家园》的生动演唱。

第七集中彝族民族村民间艺人对彝族歌曲的热情教授等,不但使得地区人文情怀和民俗风情的表达更为浓郁直观,也增强了个体形象的丰满和纪录片的艺术性及感染力,为我们传递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内涵、“天人合一”的生态哲理观和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结语

纪录片《石榴花开2》沿袭第一季运用微观叙事理论的策略与方式,通过点线结合的并列式空间结构的呈现,聚焦小人物,在多个地域、不同风情、不同故事的分散表达中埋藏着一根清晰明了的中华民族相亲相爱、多元一体格局内涵的逻辑线素。

通过普通人物的故事缩影展现了我国广袤大地上不同民族个体为祖国建设、民族形象所作出的贡献。《石榴花开2》通过平民化的个体视角、故事化的叙事表达、日常化的场景选择以及细致的视听表达,将“个体”与“社会”、“小家”与“国家”相融。

将宏大的主题情怀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融入到少数民族平凡个体充满活力与烟火气的日常生活轨迹中,与年轻观众达成了新的触点,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情。

《石榴花开2》为了顺应新时代年轻受众的接收习惯和审美需求,以碎片化的画面语言、全新的纪录片语境、丰富的细节呈现、独特新颖的题材选择,无疑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0 阅读:2

青梅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