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网报道,自2025年以来,美俄关系在波折中寻求着某种微妙的平衡。从2月18日在沙特利雅得的会谈,到2月27日于土耳其的会面,再到3月24日重回沙特利雅得以及 4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长达6小时的闭门会谈,美俄双方在外交使团工作等基础问题上艰难地推进着对话。伊斯坦布尔会谈虽聚焦于使团银行稳定和人员运作等 “技术性” 议题,看似是对双边外交体系几近瘫痪状态的被动修补,但背后实则反映出美俄在极度恶化关系下的无奈之举。美国国务院会后对俄 “禁止雇佣当地员工” 的担忧,以及俄罗斯通过塔斯社对美方 “外交霸权” 的指责,都表明双方深层矛盾依旧尖锐,真正的政治裂痕远未修复。
特朗普(资料图)
在美俄关系微妙变化的同时,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持续发酵。特朗普政府挑起的 “关税战”,使得中美贸易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美方多次上调对华关税,税率累加至 145%,中方也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加征 125% 的关税。这一贸易摩擦不仅对两国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石油出口面临严峻挑战,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石油约 1500 万吨,而到了 2025 年前几个月,美国石油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仅维持在 1% 左右,有分析人士甚至预测美国对华石油出口可能降为零。
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于 4 月 12 日明确表示,俄方准备好向中国供应尽可能多的石油,中国可根据自身需求购买。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有着深厚的双边关系基础。回顾 2024 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 2448.195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俄罗斯也稳固地保持着向中国供应石油最多国家的地位。进入 2025 年,尽管 1 - 2 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1547 万吨,同比下降 12.6%,但这一数据波动并未改变双方在能源领域紧密合作的大趋势。
特朗普(资料图)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季托夫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会促使中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中国在能源进口等方面寻求更多元化的合作伙伴是必然选择。俄罗斯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与中国在地理上的毗邻优势,使其成为中国能源合作的理想伙伴。而对于俄罗斯而言,加强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能够稳定其能源出口市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与西方关系紧张而面临的经济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曾发表观点认为,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注定失败。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场关税战确实未能达到美国预期的目标。一方面,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因关税问题面临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等困境;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通过拓展内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关税战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努力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高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普京(资料图)
在这场中美俄三方交织的大国博弈中,局势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等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美俄关系上维持一种既对抗又接触的微妙平衡。中国则在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加强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合作。俄罗斯在美俄对抗以及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寻求自身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