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网友刘爽发文"开撕"董明珠,称若其不公开向海归道歉,将以"刘氏家族"、"赫舍里氏家族"名义抵制格力产品。矛盾源于董明珠此前在会议中提及"格力不录用海归",担心有二心,言论被指对海归群体存在偏见,引发就业市场讨论。

刘爽的"家族抵制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其援引清朝姓氏以"家族"名义发声的方式被调侃"摆谱式维权"。有观点认为,董明珠的言论虽显绝对,但刘爽"上升家族层面"的激进回应更似闹剧,试图用夸张姿态博关注,反而模糊了"理性讨论职场公平"的核心。
目前格力尚未对此回应,舆论场呈现两极,一边批评董明珠"身份标签化"有失妥当,另一边则认为刘爽扯家族大旗徒增笑柄。这场风波折射出公众人物言论的敏感性与网络维权的情绪化,比起对立式吐槽,或许更需要探讨如何构建包容的职场环境,而非让争议沦为流量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