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杨议拜师侯宝林的事情基本尘埃落定。侯耀华在4月14日的直播中确认两件事:一是在月底前应杨粉强烈要求举行摆知仪式,在公告杨议拜师成功的同时举行杨议收徒仪式,总体称拜师收徒仪式。二是已经直接称呼杨议为五师弟。同时,对平时看不见、不会说相声、此事跳出来试图靠搅局博流量的相声混子予以痛斥,曰:你算个屁!
对于杨议拜师侯宝林大师,我举双手赞成。第一,杨议确实会说相声,而且会说新相声、创作新相声,其相声中本就流淌着侯氏相声血液。加之其父与侯宝林大师平辈,杨议拜师侯宝林更是名正言顺。第二,拜师已故大师并非没有先例,而且素有引保代之惯例。德云社创始人和班主郭德纲也曾经对着照片拜师麒麟童,并收徒。那些口口声声反对杨议拜师的,没有一个会说相声的,都是名副其实的相声混子,且只会发下三滥之声,以小辈嘲讽甚至谩骂老辈子,曰五行缺德。看到它们的反对视频,情不自禁拍案:这都什么垃圾啊!
纵观反对杨议的人,有不少吐槽、指责杨议直播带货,并戏称其为“布鞋五”。对此,我更认为它们可能吐槽错了,而且错的离谱。我看了不少杨议直播带货的视频和切片,我深感这可能是相声演出形式的重大创新,是杨议在抖音时代开辟的“相声新天桥”。
相声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三个阶段:
一是天桥相声阶段。旧社会相声被列为下九流,大多只能在天桥杂耍之地撂地摊,靠逗笑博得“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
二是电视电台阶段。新中国诞生之后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相声走近大雅之堂,登上电视春晚、进入戏匣子。这一阶段,相声也脱胎换骨,进入以反应时代的新相声阶段,并涌现了侯宝林、马三立、常宝霆、郭启儒、刘宝瑞等一批相声大师。赵振铎、杨振华、杨少华、马季、侯耀华、石富宽、李金斗、苏文茂、高英陪、马志明等一批优秀相声演员。许多演员家喻户晓,相声之热,一时成潮。
三是小品盛行时代。90年代后,随着央视春晚持续火爆,一个比相声更令人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小品脱颖而出。赵本山、赵丽蓉、陈佩斯等迅速成为明星。赵本山因此组建赵家班,以小品形式拍摄乡村电视剧,如乡村爱情系列已经拍到10。许多相声演员也因此转行演小品,如冯巩。侯耀华、杨少华也合作演了几个有趣的小品。加之创作乏力,多少年没有好的相声段子问世,新声由此陷入低潮。
此时此刻,郭德纲和德云社开始火爆,以重振传统相声为旗号,通过打擦边球、余家乐来制造笑声,赢得越来越多的观众和粉丝,把相声拉回了“小剧场”。相声由此成为可以靠买票养活自己的生意。这对相声而言,很难用好与坏来评价。说它好,它是对新相声的反动;说它不好,它确实养活了几百号人,形成云鹤九霄四科。
我为什么说杨议在抖音时代开启了相声新天桥呢?在我看来,杨议通过直播带货,把相声引入了抖音平台,一边说相声、一边带货,为相声开辟了新的演绎、生存方式。现在的杨议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说相声,一是在自己的相声园子为徒弟捧哏。如阳光相声社。二是制作相声小视频。主要与徒弟徒孙合作,一段小视频一个包袱,短而有趣。三就是在直播平台,边带货、边说相声。秀唱功、秀贯口、秀快板、秀砸挂。其粉丝在听相声的同时,以送跑车、飞机及购买所带之货的形式支付“门票”。这让杨议收益不多也不少,足以养活自己和助手。
拜师侯宝林,遭到吐槽给杨议造成不少困扰,但也提升了他的人气,同时也提升了侯耀华的人气。哥俩遥相呼应,各得其所。举行玩拜师收徒摆知仪式后,杨议的人气还会提升。这决定他的直播带货平台将更加火爆,也意味着其相声抖音平台舞台越来越大。
由此我想,同样面临发展困境的京剧能不能也走进直播平台。在直播带货的同时唱京剧优秀段子,重新燃起人们对京剧的爱好和兴趣,同时创办京剧社,线上线下联动,让京剧重新走进千家万户。
由此我不禁要问:既然能够接受相声重新进入小剧场,为什么不能接受相声进入抖音直播平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