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英雄:奇袭白虎团杨育才是副排长,师副参谋长梁辰原型是谁呢

第一滴露珠 2024-01-24 17:23:50

《侦察英雄》第26集中,梁辰化妆成美军顾问,操着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准备向黑豹师一团团部发起攻击了。

这段剧情,不用说,原型就是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的故事。

白虎团是南朝鲜伪首都师一团。也就是说,《侦察英雄》中的黑豹师,原型就是伪首都师,黑豹师一团就是白虎团。

战史上,带队奇袭白虎团的是侦察连副排长杨育才。

1953年7月13日晚,志愿军夏季反击作战金城战役打响了,杨育才率侦察班12名战士,以化装奇袭手段,歼灭南朝鲜军“精锐师团”-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

这次战斗,侦察班仅用了十几分钟,就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虏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战斗中,只有伪首都师副师长、白虎团团长等几个人逃跑。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也被侦察班缴获。

这次战斗,侦察班仅轻伤一人。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杨育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务。

和《侦察英雄》中的梁辰一样,杨育才也担任过师副参谋长,可这都是后来的事了。《侦察英雄》中,带队攻击黑豹师一团团部的梁辰,已经是师副参谋长了,这和奇袭白虎团故事原型不一样。

梁辰的原型到底是谁呢?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师副参谋长,级别应该是正团或副师。梁辰原来是师侦察科科长,级别应该是副团,晋升师副参谋长后级别就是正团了。

那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队侦察或袭击敌人的团级、副师级指挥员有谁呢?

志愿军13兵团38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38军113师侦察科科长周文礼:

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

11月24日,志愿军13兵团第38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挑选了两个侦察连、两个工兵排共321名战士,包括英语和朝鲜语翻译,接受了一项艰巨任务,就是深入敌后炸毁武陵桥,切断敌人的溃逃之路。

这就是老电影《奇袭》的故事原型。

11月26日上午7点50分,比预定时间提前10分钟,特遣队完成炸桥任务。炸完桥后,特遣队遇到了敌人从南面开来的5辆运送弹药的汽车。

张魁印立刻组织特遣队员占据有利地形,将5辆弹药车全部击毁。之后又转过头来攻击溃逃的敌军,把毫无准备的敌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志愿军13兵团第39军116师参谋长薛剑强:

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第二次战役最后阶段,随着美韩军节节败退,志司命令39、40、42军各一个主力师兵分三路向平壤开进。中路军是39军116师,由副师长张峰带领。

116师从顺川、平院里沿公路南下直逼平壤。12月6日上午,116师346团进入平壤。

下一步是突破临津江,116师作为39军先头部队,是突破临津江的一把尖刀。战前116师参谋长薛剑强带领侦察队抓了12个俘虏,把三八线70公里纵深摸得一清二楚。

在发起进攻前一天晚上,副师长张峰带领346团和347团7500多人,埋伏到了距敌300米到800米的前沿。

1950年12月31日16点40分,张峰率领战士们,仅10几分钟就突破了临津江。

志愿军13兵团42军125师副师长茹夫一、副政委王淮湘:

志愿军13兵团42军于1950年10月16日紧急进入了朝鲜战场,主要负责在东线阻击美军第10军。

42军入朝后,彭德怀司令员决定派125师副师长茹夫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淮湘带电台一部,率两个加强营,深入敌区,到平壤以南去与人民军取得联系。

茹夫一他们与人民军联系上以后,就在敌后就地打游击。

1953年4月,茹夫一接到命令,到越南担任军事顾问,他先后担任过游击支队支队长、独立团团长等职,在越南继续打游击。

志愿军13兵团第40军120师侦察科郑科长:

1951年4月21日,第五次战役发起前一天,志愿军13兵团第40军120师侦察连接受了任务,要求组织一支小分队深入敌阵地纵深抓俘虏,供首长了解敌情。

师侦察科郑科长带领侦察连2排副排长庄吉元、3排副排长王再福,5名老兵班长,组成一支8人小分队,沿北山沟壑穿插到明子岘南朝鲜军后方。

下午2时55分,小分队潜入到了明子岘山,这里是南朝鲜军前线部队的后方营地。

依据有利地形,郑科长指挥小分队,仅用20分钟,就毙敌22人,重伤敌8人,俘虏敌9名。

所以说,《侦察英雄》中的梁辰,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体,他是志愿军侦察英雄群像和事迹的化身。

和梁辰一样,《侦察英雄》中牺牲和活着的侦察连英雄们,也是志愿军侦察兵英雄群像的化身。

除了杨育才和上面的侦察英雄们,志愿军中还有无数侦察英雄,他们中有:

38军114师侦察队队长张兰亭:

1951年1月,张兰亭带领侦察排,深入虎穴,捣毁美军第19联队指挥机关,保证后续部队取得战役胜利。

1951年夏,首长交给张兰亭抓舌头任务,限5小时完成。接受任务后,张兰亭埋伏在一条常有美军军车驶过的公路边,仅用1个半小时,便抓获1名美军司机,带回1车弹药。

9兵团第26军第77师侦察营第2连连长陈德忠:

1951年3月16日上午,仁仓里北侧,陈德忠率部伏击敌人,取得歼敌16名、俘敌1名的胜利。4月10日夜,带领侦察兵涉过汉滩江,穿插到敌纵深15公里处西头川,歼敌30多名,击毁敌30多辆坦克和3辆吉普车。

1951年6月12日,陈德忠不幸牺牲,时年27岁。《侦察英雄》中牺牲的侦察科陈副科长,原型中就应该有陈德忠英雄。

26军第77师231团侦察排长刘庆亮:

刘庆亮心思细致、精通英语、胆大敢战,是志愿军中著名的侦察英雄。除了精通英语外,刘庆亮身材高大,鼻子也大,他穿上美军军服,非常像美国士兵。

刘庆亮的事迹很神奇,他曾经带领一个侦察班,在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一次击毁敌人4辆坦克,3辆装甲车,还从装甲车里抓到了一个舌头。

除了上面的,还有更神奇的,刘庆亮曾经用牙齿咬断过敌前沿雷区的钢丝机关拉线。

有观众说,《侦察英雄》是一部神剧,看了上面这些侦察英雄的事迹,你还能说《侦察英雄》是神剧吗?

0 阅读: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