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通,越补越堵!痰湿重,则肝郁!1个中成药,祛一身痰和湿

张张科普 2025-04-26 14:12:1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一入春就浑身沉重,胸闷气短,睡不醒也吃不香?家里老人总说“你这是湿气重,要补补阳气”,于是你喝黄芪水、吃鹿茸粉,结果越补越难受——头更晕了、肚子更胀了,连脾气都大了!

别急,今天我就来跟你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阳气不通,越补越堵;痰湿重,则肝郁!这不是我信口开河,而是我多年行医中看过太多的“补出来的病”!

咱们说到底,这一身的毛病,还真不是“缺补”,而是“痰湿”在作怪!

我有个老病人,姓赵,江苏人,60出头,典型的南方体质。长年吃得清淡,但身体却总是沉甸甸的,一动就出汗,晚上睡觉还打呼噜。他媳妇说他“像个水罐子,满身油腻腻的”。

他一开始听信老邻居的偏方,用各种补阳之品,结果越补越虚,连情绪都上来了——烦躁、易怒、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还头胀胀的。

这就是“阳气不通,湿气不化,痰湿内阻,肝气郁结”的典型表现。

那什么是“阳气不通”?

在中医看来,阳气就像人体的“锅炉”,推动气血运行,温煦五脏六腑。阳气一旦被痰湿阻住,就像锅炉被水浇灭,火不起来了,怎么补都烧不热。

这时候你再吃人参、鹿茸、附子,等于把干柴往湿锅里塞,非但烧不起来,还可能闷出火灾——这火就是“内火”,表现为口苦、心烦、便秘、失眠、肝郁气结。

痰湿是怎么来的?

这跟我们所在的地理气候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南方人吃得湿、住得湿,爱喝汤水,湿气入里,脾胃受困,湿气难排。北方人虽干燥,但若贪凉、久坐、久卧、缺乏运动,也会使津液滞留,形成痰湿。

长期情绪抑郁、压力大,也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形成痰湿内生。

一句话:痰湿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多年生活习惯的积累!

痰湿重了,肝为什么会郁?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气机。如果痰湿壅阻,肝气运行受阻,就像高速公路被堵车,司机自然火气上来。这就表现为:胸闷、易怒、乳房胀痛、食欲差、月经不调、甚至抑郁焦虑。

这在中医叫“肝郁痰阻”,临床上非常常见,尤其在女性和中年男性中更为突出。

那怎么办?光补可不行,得疏通、得利湿、得化痰!

咱们中医讲究“因人、因地、因时”而调理。对于这种痰湿重、肝气郁的体质,我常常推荐一个经典中成药——半夏厚朴汤的现代中成药制剂:

【中成药推荐:半夏厚朴颗粒】

这个药方,出自《金匮要略》,已有千年历史,主治就是“梅核气”,也就是喉咙有异物感、咽不下又吐不出,实际上就是肝郁痰阻的表现。

现代中药制剂——半夏厚朴颗粒,我在临床中用过无数次,效果稳、见效快: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厚朴:行气宽中、祛湿除满

茯苓:健脾渗湿、安神

生姜:温中散寒、调和诸药

紫苏叶:理气解郁、化痰止咳

这五味药组合在一起,既祛痰湿,又疏肝气,既健脾开胃,又安神宁心,堪称调理阳气不通、痰湿内阻的“王炸组合”!

我有个浙江温州的病人,家族经营海鲜店,湿气重得不得了。长期熬夜、情绪抑郁,胸口闷得难受,老感觉喉咙里卡着个东西,医院里查了半天,啥都查不出。他说:“医生,我是不是心里有鬼?”

我笑着说:“你不是心里有鬼,是肝里有气、体内有痰。”用了一段时间半夏厚朴颗粒,配合健脾利湿的饮食和适度运动,三个月后人都精神多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我到底该怎么预防痰湿?怎么疏通阳气?

放心,我这就用我的老中医经验,给你列个“祛痰湿、通阳气”的实用清单:

早睡早起,别赖床。阳气升发靠早晨,睡到中午阳气都堵回去了。

少吃油腻寒凉食物。生冷奶茶、火锅啤酒、冰镇西瓜,都是湿气的“帮凶”。

饭后散步。哪怕遛遛狗、走个小圈,也好过饭后一屁股坐沙发。

情绪管理。肝为将军之官,最怕“窝火”。心情好,湿气也会少。

按时喝茶水。像“陈皮普洱”“茯苓薏米茶”这类化湿利气的茶,常喝有益。

适度运动。出点汗,阳气自然流通,湿气也能随汗而出。

咱们中医讲:“通则不痛,阳通则身轻气爽;不通则病,痰湿郁则百病生。”别一味地补,补错了方向,只会越补越堵。找对路子,疏通气机、祛痰化湿,阳气自来,百病不侵!

你有没有总感觉胸闷疲倦、睡不踏实?是不是越补越不舒服?你想不想试试中医调理让身体轻松起来?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痰湿”故事吧!

参考文献

[1]朱建军.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22, 28(3): 85-87.

[2]张文卓, 李晓红. 痰湿体质与慢性病关系探析[J]. 江苏中医药, 2023, 55(1): 42-45.

[3]吕明德. 中医体质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 22(9): 33-35.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