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第四代坦克,只造了20辆就停产!俄罗斯犯了什么错?

汽车动态评测 2025-04-26 15:17:00

最近咱们再聊各国坦克的设计时,认为苏联的坦克设计能力是世界第一的,那么作为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坦克,以及“全球首款第四代坦克”,T-14“阿玛塔”的设计水平怎么样?今天咱们就详细聊一聊。

首先说结论:T-14虽然很先进,但它并不适合当下甚至未来的俄罗斯,所以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它是一款设计失败的坦克。

有人可能会说了:T-14采用了革命化的无人炮塔,这样的设计还不先进?其实,无人炮塔设计并不是俄罗斯首创,德国人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不过用的是黄鼠狼步兵战车的底盘。美国在80年代也用M1坦克的底盘研究了一下,项目名为M1 TTB,不仅外形跟T-14非常像,内部结构比如并列三乘员和立式旋转自动装弹机也都和T-14一摸一样。

苏俄对于无人炮塔坦克的研究,也始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俄罗斯将其进一步完善,也就是T-95项目。不过T-95采用的152mm滑膛炮等技术过于超前,技术难度较大,所以在2010年下马,不过诸多技术最终都应用到了T-14上。

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抄袭谁,只能说在目标相同的情况下,设计方案大概率会相似,这很正常,比如图-160和B1很像,图-144和协和式也几乎一个模子等等。具体到坦克的设计来说,炮塔是坦克最容易中弹的部分,想要提高坦克防护力,最好就是把乘员全部集中在低矮的车体中,然后采用体积较小的无人炮塔,想到这个方案不难,难的是工程阶段,把这个布局完善到成熟可用。

美国M1 TTB最终下马,就是因为没有解决无人炮塔的诸多难点:

一是自动装弹技术。无人炮塔需要高度集成的自动装弹技术,确保炮弹能够可靠、高效地从弹仓送入炮膛。尽管一些坦克已经配备了自动装弹机,但无人炮塔的布局更为紧凑,这增加了技术实现的难度。

二是系统集成问题。无人炮塔需要集成各种感知设备、武器系统和通信设备,这要求高度的技术集成能力。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这些设备,并确保它们的高效运行,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

三是人机交互的问题。虽然无人炮塔减少了人员风险,但在紧急情况下,人员仍需介入操作。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界面,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接管控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四是‌系统可靠性问题。无人炮塔系统需要高度可靠,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任何系统故障都可能导致坦克无法正常作战,因此系统的冗余设计和错误处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由于80年代技术水平的限制,尤其是电子工业不够发达,无人炮塔坦克的战斗效能,实际上要比有人炮塔低很多,因此美国最终没有采用这种布局。哪怕到了21世纪初,无人炮塔技术依然不成熟,所以T-95坦克最终下马,约旦的“猎鹰”无人炮塔坦克也只是在展会上昙花一现,没有最终服役。

那么到了T-14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很显然,并没有。

T-14是2009年立项的,2013年第一辆原型车就下线了,2015年在红场阅兵公开亮相,2023年还在俄乌战场上接受了实战测试。然而16年过去了,这款坦克依旧没有量产。问题出在哪?

其实应该问:哪儿没出问题……

T-14除了主炮、自动装弹机、车体、装甲、行走装置这些俄罗斯的“传统强项”已经搞定,其他子系统要么还没成熟,要么完全依赖进口。比如T-14的发动机,由于采用全新的X构型,结构十分紧凑,但问题就是散热性不佳,导致可靠性较低,2015年参加阅兵时,曾当众抛锚,不得不被拖车拖走;T-14的自动变速箱,来源非常可疑,因为苏俄坦克从来没有装备过自动变速箱,很可能是从西方进口的;T-14的火控计算机的芯片、高性能热像仪、主动防御系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组件,也都是从欧美进口,因为俄罗斯自己根本造不出来……

总之,T-14是在俄欧关系良好时期立项的,能够实现高性能,是建立在西方先进的零部件基础上,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这些零部件遭到断供,俄罗斯依靠库存的进口零部件组装了20多辆T-14后,就再也无法生产了。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是彻底断送了T-14量产的希望。

所以说,T-14的设计,在战略层面就是失败的——没有考虑俄罗斯自身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环境,盲目追求高指标,过度依赖进口零部件。相比之下,苏联在设计T-34时,完全立足于本国的科技水平和工人素质,不追求极致性能和先进工艺,使得即便在德军大举压境、工厂紧急搬迁的情况下,依旧迅速恢复了大批量产。

而这种盲目攀高的恶果,很快就在俄乌冲突中暴露无遗:不仅新锐的T-14没能参战,连成熟的T-90M、T-72B3、T-80BVM,也因为采用了西方的电子设备,导致不得不重新设计,换用性能落后的国产设备后,才重新供应部队。由此可见,俄罗斯高层的战略眼光,相比二战时期是大大退步了。

12 阅读:4531
评论列表
  • 2025-04-28 21:52

    缺钱[得瑟]

  • 2025-04-29 06:53

    排三四圈也简单。各种炮弹无非是3或4的倍数[doge]那一排就是3-4发,比如多功能破甲弹装12发,钢珠霰弹3-4发[doge]穿甲弹24发,再装3-4发爆破燃烧弹或者碎甲弹

  • 2025-04-29 06:32

    炮塔两侧加主动防御设备和一些附加设备

  • 2025-04-29 06:24

    1B概念?

  • 2025-04-29 07:03

    碎甲弹也可以装填白磷和钢珠破片套,叫多功能碎甲弹,可以反装甲反建筑物反步兵也可以当发烟弹燃烧弹

  • 2025-04-29 06:37

    炮塔侧后面防御能挡个30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就行[微笑]正面投影几乎没有[滑稽笑]然后包一个间隔装甲+爆反[doge]

  • 2025-04-29 06:54

    爆破燃烧弹装白磷和高爆炸药以及预制破片

  • 2025-04-29 06:31

    参照布雷德利步战车那种用装甲炮塔座圈的模式把整个弹舱包裹起来

  • 2025-04-29 06:50

    至于装弹机问题,由于西方主战坦克都是整装弹,[doge]咋们可以把炮塔竖着放,类似BMP-3那种,只是bmp-3那个100炮是排了一圈,120滑的自动装弹机可以排3-4圈,泄压阀向上开就好[滑稽笑]大不了炮塔炸飞。而且主炮和下面弹药仓是有装甲隔离,避免炮塔被击中,内部的金属碎片在弹药仓溅射引发殉爆[doge]然后把灭火抑爆系统安排到位

  • 2025-04-29 07:12

    主要是改变设计模式,车体的防护其实类似战列舰的船体。只提供基本防护能力,有需要可以在车体额外添加附加装甲。然后在乘员舱,炮塔座圈,动力舱使用乔巴姆这样的厚装甲防护

  • 2025-04-28 09:12

    二战如果没有美国援助,T34也只能停产。

    用户13xxx06 回复: 宿命
    T34的发动机22年就搞出来了。苏联缺乏冶铝能力但产能也不是0。是跟德国开战后才归零的,冶铝厂都被德国占了。但是41年6月开始,源源不断的美铝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开战前的苏联。明白了吗?
    宿命 回复:
    T34是40年服役的。M4是42年服役的,美国41年底才开始援助苏联,你告诉我美英是怎么做到穿越时空去给苏联援助更先进的坦克的
  • 2025-04-29 06:28

    [滑稽笑]给阿美一个外贸型主战坦克的自动装弹机设计制造技术

  • 2025-04-29 17:10

    证据不足

  • 2025-04-29 07:55

    只要我们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笑着哭]

  • 2025-04-29 06:26

    猎鹰那个就不错[滑稽笑]改转盘装弹。

  • 2025-04-29 14:44

    设计理念老化,跟不上无人机时代的变化了。

  • 2025-04-28 19:37

    按道理X构型风冷应该散热极佳,用的水冷吗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X型结构紧凑,压缩了体积空间,自然气缸也就凑在了一起,自然散热也就相对困难

汽车动态评测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