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被捕的国民党将军:曾和张国立拍戏,因一句成语暴露身份

喝酸奶的旺仔 2023-11-30 17:49:37

Hi, 我是旺仔,一个喜欢历史的普通小记者。点击右上角关注,和您分享热点话题讨论+历史趣闻。

1986年,张国立等人主演的《草莽英雄》上映,这是一部关于“保路运动”的电影。

在电影拍摄期间,有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因为亲身经历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获得剧组盛邀,担任指导顾问。

郑蕴侠

这位老人,是在大陆最后一位被捕的国民党将军,曾任中统少将的郑蕴侠。

解放后,郑蕴侠躲藏在贵州农村,娶妻并融入了当地生活。

但没想到,8年后,只因他随口说了一句成语,竟暴露了身份。

关于郑蕴侠的报道

投笔从戎

郑蕴侠的出身算是优越,他祖父是清朝官员,父亲曾去日本留学,后来加入了同盟会。母亲也是大家闺秀。

1907年出生的郑蕴侠,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上海法学院。

一次他和同学走在街头,遭到一群醉酒英国士兵的挑衅和殴打。

英军士兵被上海巡警带走后,很快就被释放。巡捕房告诉郑蕴侠,他们享有领事裁判权,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

这件事让郑蕴侠意识到,学习法律对于贫穷弱小的中国来说,并无太多的实际意义。

郑蕴侠投笔从戎,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步兵科的学员,和林彪是同学。

北伐战争开始后,郑蕴侠加入何应钦的第一军,并很快崭露头角,受到了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赏识。这也成了他后来加入中统的契机。

国民党北伐军

抗战立功

1937年底,徐州会战爆发。身为总监部司法长的郑蕴侠亲率一支政工队赶赴前线,投身到保卫藤县的战役中。

藤县是徐州的门户,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郑蕴侠和将士们在藤县坚守数天,成功延缓了日军的行进速度,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徐州会战结束后,郑蕴侠以情报专员的身份远赴缅甸,全面负责中国远征军的情报和通讯工作,取得了不少功绩。

藤县保卫战

制造血案

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渐尖锐。

1946年2月10日,为庆祝政协成功召开,各民主团体在重庆较场口召开会议,呼吁尽快落实政协决议。

得到消息的中统,组织重庆农会常务理事刘野樵、商会秘书周德侯等人参加会议,并挑起争端。

郑蕴侠则指挥中统特务,借机冲入会场,殴打进步人士。

顺带一提的,“铁骨铮铮”的郭沫若先生受到郑蕴侠的“特别关照”,被单独拉到僻静角落,狠揍了一顿。

这就是著名的“较场口事件”,还有类似的“沧白堂事件”,都是郑蕴侠亲自到现场指挥的。

较场口事件

内战全面爆发后,郑蕴侠作为中统一员,活跃在情报战线上,军衔也一路升到了少将。

周恩来总理对其所作所为十分愤怒,曾特意下令说:

郑蕴侠罪大恶极,务必抓此人归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周恩来总理

逃亡生涯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开始部署往台湾撤退。作为少将的郑蕴侠,自然有资格拿到前往台湾的机票。

郑蕴侠带着几个警卫和司机,驱车赶往成都机场,准备在那里搭乘最后一班飞机,前往台湾。

但是他没想到,司机李增荣早就被我方策反。

李增荣接到的命令是杀掉郑蕴侠,但机警的郑蕴侠时刻和几名卫兵寸步不离。李增荣找不到动手机会,便让汽车在半路抛了锚。

国民党败退台湾

去成都机场已不可能,郑蕴侠索性遣散了身边所有人,包括李增荣在内。独自一人开始了逃亡生涯。

郑蕴侠打算去投奔20军的杨森和川康边防军第三师的王元虎,一打听,传言说这俩人都投诚了。

意识到很难逃出大陆之后,他决定找个偏僻的地方躲藏起来。

凭借多年特工生涯练就出的机警和经验,郑蕴侠多次躲过解放军的盘查,一路来到了贵州务川县的一个山村。

郑蕴侠改名换姓,谎称逃难百姓,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还娶了一个性格温和的农家女子。

郑蕴侠(左)

身份暴露

一晃多年过去,土改、清剿匪患、镇压反动派等多个政治运动都被郑蕴侠躲过。

就在他以为自己将做为一名普通农民了却残生的时候,却又意外暴露了。

暴露的原因有些滑稽,就因为他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成语。

1956年开始,全国开始公私合营。郑蕴侠原来靠卖货维持生计,但卖货郎这个古老的职业在公私合营后被取缔了,政府工作人员还指派他到县里参加学习。

郑蕴侠

郑蕴侠自称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穷人,但学习速度飞快,学了十来天就能记账了。在一次和工作人员的谈话中,他还说了一句成语“不翼而飞”。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怀疑,一个文盲竟会这种文绉绉的词?

接到报告的公安部门展开了调查,很快就查清了他的身份。

1958年5月20日,隐藏在大陆的最后一位国民党将军被捕。

郑蕴侠

晚年生活

郑蕴侠最初是被判了死刑,后被赦免,改判有期徒刑15年,最终是坐了17年牢。

1975年12月,68岁的郑蕴侠被释放,回到了贵州务川县。

郑蕴侠出狱后受了不少照顾,先是当了一名老师,后来又成了务川县政协委员。

郑蕴侠

作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郑蕴侠晚年写了不少文学作品,包括一部70多万字的回忆录,很有历史价值。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根据郑蕴侠的口述,专门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迷途》。

在这部纪录片制作期间,郑蕴侠因病去世,享年102岁。

122 阅读:122745
评论列表
  • 2023-12-02 17:47

    102岁,可以的😮

  • x@t 21
    2023-12-03 21:45

    滕县是这么写的,现在叫滕州

  • 王玥波在说评书的时候提了他好几次

    水中落叶 回复:
    哈哈,是的
  • 2023-12-13 10:49

    郭沫若的铁骨铮铮你为啥加上引号?

  • 天马 11
    2023-12-03 15:55

    前些年看过一部电影,剧情好像是以他为原型

    峰雨同舟 回复:
    末路 和纪录片都是一个人演的,其实就是纪录片的简化版加了对白
    天马 回复:
    是部电影
  • 2024-02-13 15:01

    北京古老城墙,就是让郭沫若给拆了,。

  • 2024-01-27 22:06

    不知有没有当事人知道当年郭沫若有没有被暴揍到喊爹叫娘?😁

  • 2024-02-02 19:15

    1907-2009,给他苟到了102岁……

  • 2023-12-05 14:02

    藤椒鱼

  • 2024-02-29 17:34

    这个老东西是漏网之鱼,应该早点发现,早点杀了,这样我们新中国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鸠摩智 回复:
    你这种打嘴炮的更加阻碍了发展
    用户90xxx38 回复:
    黄口小儿
  • 2024-05-04 11:44

    命真大。

喝酸奶的旺仔

简介:回望历史,是为了站得更高。关注当下,是为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