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沁河边逛了一下午,提前过起“退休生活”。

观深一度 2018-12-05 17:26:08

虽然邯郸是座北方的城市,但是依旧有数条河流穿过邯郸而过,其中沁河算的是邯郸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

滏阳河进入邯郸市区,从亚太广场分为两支,其中一支就是沁河。

沁河上横穿数条街道,其中最常见的有七座大小桥梁,有著名景点学步桥,有早市专业户曙光路沁河桥,有曾经是狗市的滏西桥。

最早的时候滏西桥上是有狗市的

沁河弯弯曲曲的穿过邯郸的市中心,那么住在沁河边始终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顺着沁河溜达了一下午,提前感受了一把退休生活。

沁河上最出名的桥应该就是学步桥了,因为“邯郸学步”的成语而名声在外,但是如果你问学步桥旁边做生意的大姐,学步桥是个景点吗?大姐肯定会笑着告诉你“那不就是个桥嘛”。

在邯郸人眼中,学步桥就是一条不能过汽车,只能骑车子、走路通行的老桥。

在小编的记忆里,小时候上下学路过的学步桥石雕还是各种造型的石猴子,后来整修后都变成了石狮子,就更没有觉得他是古迹的想法。

不远处的陵西桥曾经也是有名的夜市

不过,学步桥的周围倒是曾经拥有很繁华的夜市和小吃,最火爆的时候陵西桥一直到中华侨都是摆摊卖货的小贩,不过现在学步桥的夜市已经缩水了大半,而且也迁到人民路沁河西岸。

留在学步桥附近的只有一些拥有店面的小店,傍晚的时候偶尔还能发现一些流动摊贩在摆摊卖小吃。学步桥向南走是一条小吃街,各种常见的盖饭、米线、土豆粉,是路过的下班族和周边住户经常来填饱肚子的小吃街。

而北侧的一流小店则主要针对下学路过的学生党们,动漫周边、臭豆腐、麻辣烫、炸串,都是能吸引学生党掏钱的小店。

味道类似小时候吃的鸡腿面包的炸面包

学步桥溜达着向东走,就是中华大街上的中华桥,中华桥因为紧挨着中华桥小学,同样有很多招待小学生的小店,其中名声最大的就是中华桥小学门口烤面筋小串的爷爷了。

很多人跑去拍抖音

一毛一串的各种面筋小串,最早老爷爷用小炭炉烤,烤出来的味道有股浓浓的熏烤的香味。

烤串的老爷爷曾经在周边的永安、汉光、二十五中、学步桥小学几所学校门口都摆过摊子,最后稳定在了中华侨小学的门口,因此一批90后放学后的零食记忆里都有烤面筋老爷爷的存在。

可惜这次路过中华桥,没有见到老爷爷,不知道是没有出摊还是什么原因,希望照顾了我们童年放学后快乐时光的老爷爷身体健康。

除了烤面筋的老爷爷外,临近中华侨可以遇到很多路边的台球台子,在当年打台球=小流氓的年代,许多学生党们的青春叛逆,就是在沁河岸边的台球桌开始的。

随着现在手游的普及,岸边的这些室外台球厅也逐渐显得落寞。

曙光路沁河桥是现在沁河上几座桥里,唯一一座还保留有早市的地方。

曙光路早市是留给早起者的热闹,八点一过曙光路的早市就会如融雪一般迅速消散,仿佛前一刻的繁华热闹都是假象。曙光路早市非常丰富,蔬菜水果、衣服家纺、干货零嘴,各种有关生活的东西都能在这里找到。

除了早上的早市,沁河桥旁边还盘踞着自强市场这么一个隐藏着许多美食的地方,砂锅米线、盖饭刀削面、炸菜角、炸糖糕许多好吃的就藏在自强市场门口的沿河小路上。

而自强市场则是周边住户们日常生活最常去的地方,热闹在这里是常态。

从曙光路的沁河桥一路向东闲逛,有种提前退休的感觉。一路上的河边小花园里,都成为了大爷大妈社交和消遣的地方,这个河边就是退休老人们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光明桥旁边一排专做老人生意的剃头摊,一把椅子,一把剃刀就能做生意,很像民国剃头手艺人,很多摊主都是退了休的理发师,手艺都有,三四块钱就能理一次头,不为挣钱就是不想自己闲着。

河边花园里的健身器材则是让爱运动的大爷大妈们练出了新花样,用来下棋的棋桌则摇身一变成为棋牌室,打牌对于大爷大妈的重要性不亚于按时吃药。

沁河边的日常生活最能代表邯郸人的生活,学生下学的热闹、下班族在菜市场里精挑细选专注、小商小贩的吆喝、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的祥和,这些都是在邯郸生活的样子。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