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遇小满:一首诗写尽相思意,爱人别太满,睡觉别太晚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20 20:18:19

01.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小满”。

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盈沛,因此民间有谚语:小满小满,江河渐满。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为何有小满却没有大满呢?

古人信奉“中庸之道”,不偏不易,中正平和,故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并且,“小满”也是一种温厚的处世哲学,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节有度,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其实爱一个人也是如此。

今年“小满”节气和“520”是同一天,很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谁都不是一座孤岛,都需要有另一个人的陪伴,渴望着被温暖。

但爱并不是一味地付出,张爱玲遇见胡兰成,卑微到尘埃里,还希望能在绝境中开出一朵小花。

殊不知,情深不寿。

一个人若爱到失去了自我,那么这样的爱即便拥有了,又能如何?

好的爱情,必定棋逢对手,互有付出,不用一个仰望着另一个,连灵魂都呈匍匐的状态。

因此今天我们读一首陆游的诗。

02.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 《春游》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已经84岁,距离人生结束还有一年多时间。

而此时唐婉已经过世整整53年。

我从没尝试着想过,用53年去思念一个人,会是怎样一种感觉。

因为,这是想想都会痛的事情。

诗中的“放翁”指陆游自己,他当初取此“号”之意,就是狂放达观,用此来抵抗主和派。

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能收复中原失地,陆游不惜与全天下为敌,却独独放不下前妻唐婉。

内心的狂热与柔澜凝结成了一首首诗词。

75岁的时候,陆游复游沈园,望着一池春水写下了: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79岁的时候,陆游在梦中又来到了沈园,往事翩翩,因此写下了: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奇怪,陆游痛惜唐婉,可让唐婉如此悲痛之人,恰恰就是他自己。

这份爱百转千回,他没懂得珍惜,她没学会放弃,念念不忘终究还是成了相见不如怀念。

03.

有些遇见,是今生来世;

有些遇见,是在劫难逃。

那一年陆游30岁,因遭到秦桧排挤而致科举落榜,归来后于沈园买醉,借酒浇愁。

恰巧,这一天唐婉也和现任丈夫赵士程前来游园,昔日恋人再次相见,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

出于礼教,唐婉在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后,步入亭内敬了陆游一杯水酒,彼此拂袖而饮,各有各的波澜。

纵有千言万语,也不过是春风化雨后,掠过内心的一抹微凉。

有些爱,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望着唐婉远去的背影,往事如沧海桑田,再次涌上心头,因此陆游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了那首绝唱千古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次年,秦桧死了,陆游被召回京,正式步入仕途,为梦想扬帆起航。

是春,唐婉再游沈园,偶然间发现了陆游所题之词,忍不住潸然泪下,原来不能忘就是不能忘。所以,唐婉忍着悲痛,也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了另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同一年秋,唐婉因思成疾,郁郁而逝,终年27岁。

一曲诀别的钗头凤,一支定情的凤头钗,成了陆游和唐婉人生幕布上,最后的蒙太奇。

光影交错,不说再见却再也不见。

04.

那一年唐婉17岁,嫁给了20岁的陆游,本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奈何天妒良缘,婚后一年,陆游的母亲就逼陆游写下了休书。

陆游不忍,将唐婉藏至别院,不久后被陆母发现,又逼他娶了王氏,为这段感情彻底画上了句点。

陆母为何不喜唐婉,理由有些好笑,因为唐婉和陆游感情太好,陆母觉得这样会影响儿子的前途,怕他沉溺于感情中不思进取。

实际上,就是陆母的占有欲太强,不肯承认儿子已经成家独立的事实,舍不得爱被分享。可爱本应该就是用来分享的。

所以你看,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难题。

糟就糟在陆游既不敢违背母意,又给了唐婉恋恋不舍的假象。如果真爱是成全,看着对方过得好自己就好,那何尝不是一种圆满,至少曾爱过。

遗憾的是,关于这一点,陆游要许多许多年后才能明白: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终究你是要离去的,不如祝福你,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爱人别太满,睡觉别太晚,如果注定不能拥有,就要学会体面的告别,彼此恩怨已了,余生互不打扰。

这就是“小满”给我们的启发,这就是这些唐音宋律教会我们的道理,适逢“节日”,祝节日快乐!

3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