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四月,春寒未退,狗市里此起彼伏的犬吠声像一首热闹的市井交响乐。4月26日这天,一条三个月大的柯基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从笼子到怀抱不过三小时,就经历了从“小祖宗”到“破抹布”的魔幻现实主义大戏。当交易现场的“钱货两清”撞上买主突如其来的“七天无理由”执念,这场闹剧不禁让人发问,当契约精神遇上人性底线,究竟是规则该为情绪让路,还是人该为兽性买单?

那天狗市正午的阳光毒得很,商贩大姐的遮阳伞都挡不住满头的汗珠子。她给柯基幼犬捋顺毛的功夫,花衬衫男子已经掏出手机查了八遍“柯基品相鉴定指南”。交易时,男子又是翻眼皮又是捏爪子,活像选妃的太监,最后甩出八张红票子时那叫一个豪气,“这狗我定下了!”可谁承想,这“定海神针”似的承诺,在三小时后就碎成了满地玻璃碴子。

回家路上,男子越瞅这狗越不顺眼——毛色不够黄?耳朵不够立?还是说这小家伙没按他脑补的剧本“一见他就摇尾巴”?总之,当商贩大姐的摊位再次映入眼帘时,男子已经化身“退换货战神”,单手拎着狗脖子就冲了过去。大姐举着疫苗本的手都在抖,“刚做完驱虫!血统证书都给你了!”可男子梗着脖子嚷嚷,“这狗不合我眼缘,退货!”

围观群众越聚越多,活像看西洋景。男子单手掐着小狗前腿的架势,活像拎着只待宰的烤鸭。小狗的爪子在空中乱抓,喉咙里挤出幼兽特有的呜咽,听得围观的白衣姑娘直抹眼泪。黑衣大哥举着手机边拍边骂,“这年头,人不如狗值钱!”可男子早被“维权”的执念冲昏了头,突然发力将小狗抡圆了胳膊往地上砸——那声响,比菜市场杀猪还瘆人。

白衣姑娘尖叫着扑上去时,小狗已经像团破棉絮似的瘫在血泊里。它抽搐的四肢还保持着奔跑的姿势,仿佛下一秒就要窜进主人怀里撒娇。商贩大姐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反复念叨着“造孽啊”,而男子却梗着脖子喊,“不就是条狗吗?至于吗!”这话像颗炸弹,把围观群众的怒火全炸了出来。有位戴草帽的大爷气得直跺脚,“你妈生你时咋不让你爹退货呢!”

说到底,狗命也是命,这道理三岁孩童都懂,可有些成年人偏要装睡。下次再遇到“不满意就摔”的戏码,不妨想想,若这世间万物都能像网购商品般随意退换,那父母能不能把不争气的孩子“七天无理由”塞回娘胎?伴侣能不能因性格不合“极速退款”?说到底,文明社会的温度,就藏在对待弱者的态度里。毕竟,当我们为一条狗的尊严据理力争时,守护的何尝不是自己内心那点未泯的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