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绿色防控技术

选酒司南 2024-01-12 10:29:08

葡萄栽培具有成形容易、结果早、见效快的优点。近年来,由于葡萄种植比较效益高,葡萄面积发展迅猛,已成为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果品,现将葡萄园绿色防控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应用。

基本原则

葡萄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勤检查、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从葡萄的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酸腐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绿盲蝽、斑衣蜡蝉、二斑叶蝉、金龟子、透翅蛾、吸果夜蛾等。

葡萄霜霉病叶片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害组织,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穗、病叶,带出果园集中深埋;加强夏季栽培管理,避免树冠郁蔽。

物理防治

主要方法有:果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悬挂粘虫板和树干涂白诱杀害虫;搭建防虫、防鸟网、树上挂废弃的碟片等措施预防鸟害;采取果实套袋,既可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又可避免鸟危害果实。

葡萄园悬挂粘虫板,诱杀葡萄白粉虱

生物防治

使用BT、白僵菌等真菌及其制剂防治葡萄透翅蛾。

选择抗病品种

在葡萄建园时,宜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早熟品种宜选择寒香蜜、夏黑、红巴拉多;中熟品种宜选择巨玫瑰、巨峰、户太8号;晚熟品种宜选择摩尔多瓦、魏可、阳光玫瑰。

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使用无公害植物源、生物源、矿物源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杀虫剂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万灵、吡虫啉等;杀菌剂可用福星、必备、扑海因、瑞毒霉、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喷施化学药剂要抓住以下5个关键时期。

萌芽前(绒球期)选择晴天上午,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0.3%洗衣粉(防治红蜘蛛效果好)全园喷施,进行树干和地面消毒,以铲除病菌,要求喷施均匀周到。

开花前花前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用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800倍液,防治葡萄灰霉病、葡萄黑痘病、穗轴褐枯病、葡萄炭疽病、绿盲蝽。或喷施1次福星2000~2500倍液加辛硫磷800倍液,以铲除残留树体上的病菌和斑衣蜡蝉的初孵幼虫。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施佳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喷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病害。同时,开花前和幼果期用药可分别加氨基酸、高效钙等叶面肥,可促进果实着色、提早成熟。

坐果后至套袋前也是病虫害发生的关键点,套袋前3~4天全园喷1遍杀菌剂,重点喷施果穗。若前期虫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加入杀虫剂。一般情况下,喷布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30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并用50%抑霉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液浸蘸果穗,待药液风干后进行套袋。

套袋后至成熟期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1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施百克乳油1500倍液等防治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防治葡萄霜霉病需要保护剂(如科博、大生、喷克等)和治疗剂(如烯酰吗啉、安克锰锌、喹啉铜等)配合使用,单一用药防效不佳。进入雨季后每隔15天喷布1次铜制剂,如200倍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0%王铜悬浮剂800倍液等。

采果后葡萄采收后主要任务是保叶和杀灭病源和虫源。病虫害防治重点有霜霉病、褐斑病、黑痘病、虎天牛和透翅蛾及一些根部病害(烂根、线虫等)。若8月份雨水较多,导致霜霉病严重发生,可在采收后立即使用1~2次内吸性杀菌剂,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如金科克(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凯润)等,1∶0.7∶200倍波尔多液,30%铜一(王铜)500倍液、30%万保露(代森锰锌悬浮剂)600倍液,每隔15天左右喷1次,直至落叶。落叶后,及时将枯枝落叶和杂草清理出园,以减少越冬病菌。

葡萄园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

防灾减灾

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尤其是葡萄生长期正处于夏季气候剧烈变化期,要积极预防阴雨、大风、冰雹、干热风等灾害对新梢、叶片和幼果造成的危害。

冻害、抽条

冻害是指葡萄休眠期遭受低温的伤害而使组织受伤或死亡,主要表现为组织变色;抽条为葡萄越冬后枝蔓失水干枯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枝条干缩褐变。一般多发生在幼龄葡萄上,成龄葡萄也有发生,原因是越冬准备不足的葡萄易受冻、旱影响,抽条多与冻害同时发生。

防御措施:一是要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促使枝条组织充实,增强越冬性;二是水肥管理本着“前促后控中间足”的原则,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灌足封冻水;三是夏季修剪要精细,葡萄生长后期剪梢要及时,防止秋季副梢大量生长而使组织不充实。

倒春寒(晚霜冻害)

春季,正是葡萄树萌芽生长的时候,如遇倒春寒,对已开始萌动的葡萄树体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晚霜频繁发生的地区,可通过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早覆膜、灌水、绑蔓、设置挡风网、熏烟以及花前喷防冻液等方法预防灾害。

冰雹、大风和鸟害

冰雹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可导致葡萄植株枝断叶碎、花序果穗脱落、树体衰弱及白腐病、霜霉病的发生,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以后几年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为了预防鸟害,各地的葡萄园基本上都架设了防鸟网,对雹灾频发的地区,可以直接用防雹网替代防鸟网,既可以预防雹灾又可以预防鸟害。架设防雹网或网眼细小的防鸟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雹害问题。但在架设防雹网时,应让网面与葡萄生长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空间,至少30厘米以上。冰雹往往与大风伴随,所以架设防雹网的架材和雹网一定要坚固,防止大风将雹网吹倒。灾后及时修剪被冰雹打烂的叶片、果穗、枝条,喷布杀菌剂进行补救。

阴雨天气

葡萄生长季节遭遇阴雨天气,高温高湿,病原最易传播,常常造成葡萄裂果腐烂,叶片感病落叶。预防措施有:及时排水,防止果园行间积水;随时清园,将园中感病的病叶、病枝、病果清除出园,深埋或焚烧。同时,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在剪除病枝、病果时,要经常清洗剪刀,并予以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多雨季节会造成肥力流失,使树势削弱,降低抗性。根外追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结合喷药进行,特别需要的,要单独喷施;对易裂果的葡萄品种,可搭建避雨棚,实行避雨栽培。阻隔雨水对叶片、果穗的冲刷,大大降低发病率;雨水通过避雨棚流入葡萄行间,使根系周围的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可有效减轻葡萄成熟期生理裂果发生;还可延迟采收,提升葡萄价格和效益。

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效果对比

高温日烧

夏季极端高温是关中地区近几年的灾害之一,高温酷热可引起植株局部组织器官损伤,特别是新梢和未成熟的果穗日烧现象普遍发生。在田间管理中,高温时要加强水分管理,进行灌水、叶面喷水降温,防止果园干旱;对易发生日灼的品种,在夏季修剪时,果穗上留8~10片叶,合理的副梢留叶量,避免果实暴露在强光之下;进行果穗套袋,减少强光对果实的灼伤,透气性不良的果袋可剪去袋下方的一角,促进通气;植株阳面果穗要用叶片、草帘遮盖或套袋,避免阳光直射;果园行间生草,降低地面蒸腾速率,降低果实周围微环境的温度,减少气灼病的发生;喷布碧护、脱落酸、阿司匹林等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性。用6000倍碧护或0.05%的阿司匹林粉溶液,喷洒葡萄叶片,起到保鲜、抗旱、抗热、抗灾、抗寒的作用。

建议:农业投资风险系数高,管理技术在天灾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基于此,对于灾害频发的地区,首先要参加农业保险,这样发生自然灾害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其次搭建防雹网、防鸟网、避雨棚等,虽然投资较大,但可以一次搭建多年使用多年收益。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