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舆地学(地理学)的发展史上
有一个如星辰般闪耀的名字
隆回罗洪邹氏
他们用七代人的坚守
编织出一部跨越了两百年的家族传奇
他们默默丈量着祖国大地
书写中国地理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壮丽篇章
邹氏舆地世家简介
隆回罗洪邹氏,自邹文苏始,英才辈出,代不乏人,尤以编绘地图名世,有“舆地世家”之誉。邹氏舆地世家自清代乾隆时第一代邹文苏始,至最后一代邹新垓止,祖孙七代,一脉相乘,持续二百余年,涌现了46位有专著的邹氏学者,他们专注于舆地学的研究,著述之丰、成果之巨,为古今所罕见。他们对中国舆地学的创建和发展,对世界地理、地图学的推进和完备,以至对反侵略的胜利和中外边界谈判所做出的贡献,也为中外学者所公认。
家族舆地学问的开端
邹氏家族舆地学问的开端始于清乾隆年间的邹文苏与吴珊夫妇。邹氏夫妇不仅仅以“耕读”为家训,更以创新教育的方式点燃了后代的学术热情。吴珊用“聚灰画图”的生动方式,将枯燥的舆地知识转化为孩子们眼中的山川脉络。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也让后代自幼就埋下了探索地理的种子。
邹汉纪是邹文苏与吴珊夫妇的长子,其著成了《古经舆地图说》,邹汉璜是其次子,其著成了《山经类谱》……这每一部著作中都融合了他们经世致用的智慧。尤其是其子邹汉勋更是助力其家族成为中国舆地学的标杆。
邹汉勋: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
邹汉勋是邹氏夫妇的三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邹汉勋生活的时代,中国传统舆地学正在面临着困境:中国古代传统方法失传,而西方新式地理学尚未进入中国。
但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邹汉勋却凭借其高超的能力,重新定义了地图绘制的规则。不仅让中国地图首次有了科学化的标准,更是让西方学者惊叹。
邹代钧:中国彩色地图的鼻祖
如果说邹汉勋是中国近代舆地学的奠基者,那么第四代的邹代钧则是真正让中国地理学与世界接轨的先行者。邹代钧是邹汉勋之孙,他是家族中第一位跨出国门的学者,它不仅仅研究西方的地理理论,更是发明了“中国舆地尺”。而邹代钧的这一创举也让中国地图的测绘首次具有了国际化的度量标准。
除此之外,邹代钧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地图出版机构亚新舆地学会,后来发展为亚新地学社。他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著成彩色地图,中国地图也从此由黑白走向彩色时代,而邹代钧也被后人尊为“中国彩色地图的鼻祖”。
邹新垓: 烽火中守护家族舆地学
邹新垓是罗洪邹氏舆地学的第七代传人,其继承家学,成为亚新地学社总编辑,在解放之后,任北京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在战火纷飞的时期,邹新垓在颠沛流离中延续着家族使命。而他的一生,恰如邹氏舆地学的缩影:既有学术的纯粹,又有与时代同频的赤子之心。
-END-
罗洪邹氏家族舆地学问的七代传承
远不止于地理成就
在他们的“中国舆地学世家”称号的背后
更隐藏着创新与坚守
家国情怀等更深层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
不仅仅让罗洪邹氏家族
在学术与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屹立
也为每一位邹氏族人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