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院弘美画廊
笔意长安——唐永平书法作品展
艺术总监/Art Director
金冈/Kim Jeffrey
策展人/Curator
王育强/Wang Yuqiang
张安强/Zhang Anqiang
开幕时间/Opening Time 2025年4月26日(周六)
展览时间/Exhibition Time 2025年4月26日—2025年5月18日
展览地点/Address
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50号弘美画廊 Hongmei Gallery, No. 50, Hanguang South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主办单位/Hoet angarication
西安美术学院弘美画廊 Organizer/Hongmei Gallery,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学术支持/Academic Support
陕西书学院 Shaanxi Calligraphy Institute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 Curatorial Committee of Shaanxi Artists Association
媒体支持/Media support
弘美艺术中心 Hongmei Art Center
雅昌艺术网 Ya chang Art Network
艺术头条 Art Headlines
艺术家/Artist
唐永平/Tang Yongping
唐永平,陕西乾县人,1970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第五届国学班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书学院副院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美术(书法创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
书法作品获奖入展: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提名奖;
第四届、五届、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
第三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第九届、十届、十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展;
盛世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书法大展;
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
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书法大展;
“散之风神”首届中国书法学术提名双年展;
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
第四届全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展;
首届、二届、三届全国草书展;
首届全国册页书法展;
首届、二届全国书法小品展;
第二届全国楷书展;
第二届全国大字书法展;
第十一届、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等30多次重大展览。
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
多次在《中国书法》、《书法》、《汉字文化》、《书画世界》、《中国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书法》杂志中青年创作档案、《中国书法翰墨天下》书苑撷英专题介绍;书法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及全国多家博物馆收藏或刻石;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唐永平书法》;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韵乾陵--唐永平乾陵诗词书法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祭侄文稿字字析》。
笔 意 长 安
文/金冈
长安,这片被岁月反复雕琢的土地,十三朝更迭的风云在此汇聚,古老的城墙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青砖黛瓦间镌刻着历史的雄浑风骨。陕西书学院唐永平以笔为剑,墨为锋,书写着属于“长安”的书法传奇,其作品所蕴含的笔意,宛如长安古城一般,既有传统的根基,又有独特的韵味。
唐永平的书法艺术,深植于传统经典的根系。他以“二王”体系为圭臬,恰似溯流而上的寻道者,在书法长河中探寻本源。遥想当年兰亭雅集,王羲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曲水流觞间挥就《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风,为行书树立了法度与神韵兼备的千古典范;王献之承父衣钵,创“一笔书”之妙,如张怀瓘《书断》所赞“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唐永平取法“二王”,恰似执篙破浪,其行草书婉转如溪涧清泉,笔势从容似魏晋名士的雅集清谈,章法布局暗合《兰亭序》中“之”字百变的机巧,在笔墨氤氲间续写着千年书圣的遗韵。
在对传统的吸纳中,唐永平更展现出“熔古铸今”的非凡智慧。他将颜真卿的雄浑与米芾的洒脱熔于一炉:颜真卿《颜勤礼碑》中“点如坠石,画如夏云”,字里行间皆是铮铮风骨,苏轼赞其“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而米芾《蜀素帖》八面出锋,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唐永平笔下,既有颜体的苍劲厚重,似秦岭巍峨;又有米字的酣畅淋漓,如渭水奔涌。他将两种风格巧妙调和,让雄浑与灵动共生,在提按转折间演绎出古今长安的艺术交响。
“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理念,是唐永平艺术追求的灵魂。这与苏轼“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书学思想一脉相承。苏轼贬谪黄州时挥就《寒食帖》,在困顿中随性而书,却成就“天下第三行书”的传奇,字里行间尽是真情倾泻。唐永平亦是如此,他主张以率性为笔,以情感为墨,笔下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枯润,皆如四季更迭般自然天成,巧妙契合蔡邕《笔论》中“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的境界,让书法成为心灵的自由表达。
作为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唐永平连续四届摘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佳绩,已然成为书界标杆。“路子正、有传统”的赞誉,印证了他对书法法度的坚守——在创新浪潮中,他既不随波逐流陷入“怪诞化”的误区,亦不固步自封。其作品兼具展厅艺术的视觉张力与文人书法的雅致风骨,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既传承着长安的雄浑底蕴,又彰显着时代的审美意趣,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唐永平书法作品展以“笔意长安”为题,不仅是对这古城长安的致敬,更是以笔墨为舟,在传统与现代的洪流中开辟新境。他的书法艺术,既是个人艺术理想的映照,亦是对长安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当观者驻足于他的作品前,仿佛能听见雁塔晨钟的回响,看见一位长安书者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用笔墨续写着中国书法的璀璨篇章。
部分展览作品
《梁武帝语》70x90cm 纸本书法
《苏轼与秦少游书》69x138cm 纸本书法
《秦观词》70x85cm 纸本书法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69x138cm 纸本书法
《送梓州李使君》34x70cm 纸本书法
《庐山诗》35x69cm 纸本书法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37x42cm 纸本书法
《关山月》34x70cm 纸本书法
《花影 竹梢》22x96cm 书法对联
《望岳》33x64cm 纸本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