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之雨:揭露集束炸弹在冲突中的毁灭性后果"

一条棕色秋裤 2023-12-02 15:15:54

集束炸弹是一种包含多个子弹药(通常称为子母弹)的武器。它在空中释放大量的小型爆炸武器,覆盖广阔区域,设计用于对面积目标(如空军基地、装备集结区、防空系统、装甲车辆和步兵部队)进行打击。

集束炸弹被禁用的主要原因包括:

1. 广泛的危害:集束炸弹是面积毁灭性武器,它们无法精确打击,可能对大片区域内的平民造成随机伤害和死亡。

2. 剩余危害:众多子弹药中常有部分未能在投放时引爆,变成事实上的地雷。未爆弹药对返回家园的平民、尤其是儿童构成长期威胁,因为他们可能未能识别这些武器以及它们的危险性。

3. 人道考量:集束炸弹的使用往往导致无法接受的平民伤亡和受伤。在冲突后期,未爆弹药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人道援助和重建工作。

4. 国际法与公约:许多国家通过签署《禁止使用集束弹药公约》(也称作奥斯陆公约),承诺不使用、不研制、不生产、不储存和不转移集束炸弹,并销毁现有库存。

集束炸弹的禁用是限制武器系统造成的不必要痛苦和非战斗人员死亡的进一步尝试。虽然很多国家已经签署了奥斯陆公约,但有些核心军事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因此集束炸弹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仍有储备。

集束炸弹在现代多次冲突中被使用,下面列出了五个使用集束弹的例子,以及它们所造成的伤害。

1. 越南战争(1964-1973):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广泛使用了集束弹,不仅对越南民众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而且留下了许多未爆炸的子弹药。这些武器持续对当地社区构成威胁,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至今仍有清除未爆弹药的工作在持续进行。

2. 阿富汗(1979-1989)和苏联-阿富汗战争期间:苏联使用集束炸弹,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并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未爆炸的子弹药,给阿富汗留下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3. 波黑战争(1992-1995):在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的冲突中,集束炸弹被用于对付地面部队和设施,结果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及大量未爆炸的子弹药。

4. 科索沃战争(1999):北约(NATO)在空袭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期间使用了集束炸弹。尽管目标是军事设施,但这些武器在居民区造成了平民伤亡,并在战后遗留下大量未爆弹药,阻碍了战后重建和民众的正常生活。

5. 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色列在对黎巴嫩的冲突中使用了大量集束炸弹,这导致战争结束后仍有大量未爆炸的子母弹散布在民用区域,给黎巴嫩造成了长期的人道和社会经济问题。

由此可见,集束炸弹的使用通常会导致立即和长期的严重后果,伤害无数无辜平民,并给战后地区的清理和重建带来巨大挑战。针对集束炸弹造成的广泛危害,国际社会通过《禁止使用集束弹药公约》对其使用进行了限制。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因此集束炸弹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

0 阅读:39

一条棕色秋裤

简介:事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