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部队转业后把老屋送给我爸,大伯孤身一人时,我当即做出决定

小金情感故事会 2024-03-06 20:45:16

我叫陈松,我的老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里,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我父亲有兄弟三个,父亲排行老二,我有一个大伯,还有一个三叔,还有两个姑姑。

父亲这兄弟姊妹5个都读过书,但是只有大伯是高中毕业生,听说当年以5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

当时爷爷奶奶家里经济情况不好,他只好去了生产队挣工分,养家糊口。

因为大伯是高中毕业生,村支书让他当了大队会计。

在我们这里,男青年到了成年以后,家里就得开始盖房子了,等着娶媳妇。

我们这里是山区,大伯非常勤劳,他天天从山上推石头,留着盖房子用的。

大伯还去附近一个砖瓦窑里打工,他不要工钱,干了半年活挣了一堆红瓦。

大伯毕竟是读过书的人,他有眼光,他找来了村里盖房子有经验的邻居,大家凑在一起,拿着铅笔在纸上精心设计了一番。

大伯盖了五间大瓦房,并且还圈起了一个大院子,在村里是首屈一指的好房子。

那个年代里,红瓦房还是比较稀罕的。

邻居们开玩笑说,大伯就等着娶媳妇进洞房了,大伯笑笑说不急,才多大呀?

在那个年代里,参军是好多农村青年的梦想,大伯长得1米8多的个子,身材笔挺,当公社武装部里发了征兵通知后,大伯非常激动,一路小跑去报上了名。

大伯的身体健健康康,结结实实的,而且当时大伯还是高中水平,再加上他当大队会计,比一般的农村青年见识多一些,领兵的首长非常喜欢他。

大伯去了南方的一个舰艇部队,当上了海军。

由于大伯在部队上工作非常出色,他提拔当了干部。

伯母是当地军队医院的护士,他们家庭幸福。

大伯在外当兵那些年,没少帮衬家里,刚开始的时候他津贴很少,但是依然节省下来,攒个30 或者50的就寄回家里。

大伯提了干工资高了,对家里的帮助更大了,兄弟姊妹家里不管谁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写信告诉了大伯,大伯从来没有让家里人失望。

有一年夏天雨水大,我家房子漏雨了,父亲爬上屋顶修房子的时候,掉下来摔着了腿。

但是我们家没钱去住院,只让村里的赤脚医生给开了点药,父亲痛得龇牙咧嘴坚持着。

当时写信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就给大伯拍了一封加急的电报。

大伯很快就给我们寄回来500块钱,那时候的500块钱,可是一笔大钱呢,有了这笔钱,父亲顺利地住上了医院,把腿治好了。

那年,二姑家的表弟考上了大学,但是由于二姑家好几个读书的孩子,家里的生活紧张,拿不出学费。

正好大伯回来探亲,他二话不说 ,就把表弟的学费给凑齐了。

虽然伯母是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人,但是她心地善良,非常理解当时农村生活不容易。

伯母经常把家里穿不着的衣服寄回来,还不忘了给买上件新的,每家一包衣服,包裹里面还给我们加上一些糖果、点心之类的。

村里人都非常羡慕我们有个好大伯、好伯母。

爷爷奶奶活着的时候,大伯不管工作多忙,每年都要回来最少两趟看望老人,每次回来,大伯就把他们家的房子彻底打扫一遍。

爷爷76岁去世了,三年后奶奶也走了。

我记得奶奶去世的时候,大伯特别难过,他哭成了泪人。

他对我父亲说:“咱爹走了,咱娘也走了。以后我再回来的时候,在老屋里再也听不到爹娘的声音了。”

我父亲连忙说:哥,虽然爹娘没了,但是咱依然是亲兄弟,以后只要有空你就常回来看看,这里是老家,这里是你的根,何况你家的房子都还在那里呢。”

大伯点点头说:“爹娘没了,我回来的时候劲头可能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但是这片热土一直牵动我的心,以后有空还回来的。”

“至于我那套老房子,我也住不着,放在那里可惜了,二弟,你家的房子地势比较低洼,一到夏天屋里潮湿,你们就搬到我的房子住吧!”

可是父亲却说:“大哥,我怎么好意思去你那里住呢?你当初盖这个房子的时候费了多少力我一清二楚。我亲眼看到你一块一块地从山上搬石头,放到独轮车上推回来,你的手都磨破了。我可不能不劳而获。”

大伯说:“二弟呀,咱俩谁和谁呀,这些年我不在家里,爹娘多亏了你照顾,我愿意把这套房子送给你住。”

大伯说的没错,那些年基本上是大伯出钱,我父亲出力,我三叔和我两个姑姑,有时也去爷爷奶奶家看看,但是远远不如我父亲孝顺。

爷爷去世前几年,父亲直接搬去了老家里住,白天黑夜都在那里,一口一个爹娘喊着。

爷爷已经瘫痪在床,父亲就自制了一把木头椅子,下面安上了4个轮子,推着爷爷去街上溜达。

全村里人都夸父亲孝顺,大伯回来的时候,老少爷们都朝大伯说:“你爹可真有福了,这些年你供着花钱,你二弟又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你们的家风好啊!”

所以,大伯说他佩服父亲的孝心,愿意把房子送给我们家。

当时大伯已经转业了,在南方一个城市工作,我父亲觉得大伯很可能不回来住了。

大伯家的房子位置好,就在村头上,紧靠着一条大路,不远处就是一条小河,后面是一座大山。

父亲感激地说:“大哥,可真得好好谢谢你了,我做梦都想住上大房子,可是这几年手里紧巴,也没有能力盖房子。”

“我们住进去归住进去,但是房子还是你的,以后你老了想回来的时候,我再搬回我家的小房子住就行。”

大伯摇摇头说:“二弟,房子说给你就给你了,我们不要了,我会经常回来看看,我回来的时候咱们再住在一起就行了。”

就这样,我们家搬进了大伯的房子里。

父亲和母亲终于住上了宽敞大屋,母亲高兴地说:“没想到这辈子咱能住进这样的房子,沾了你大伯的光啊!”

1992年的时候,我考上了中专,上的是农校,毕业以后分配到了我们县的农业局工作。

我弟弟妹妹也先后都考上了大学,弟弟去了国企,妹妹成了一名医生。

我们家的日子可以说是苦尽甘来。

有一年寒假里我去了大伯家,伯母拿出了一件奶油色的毛衣,她说:“侄子呀,我买了毛线给你织了一件毛衣,你在外面上学得穿的体体面面的呀。”

我接过这件毛衣,当时喉咙就哽咽了,没想到伯母竟然这么心疼我。

我早就想穿这样一件毛衣了,那件毛衣是鸡心领的,正好能把里面的衬衣领子露出来,我们宿舍里几个同学都有这样的毛衣,只有我没有。

这件毛衣虽然到现在已经过时了,但是我一直叠在柜子里,这是当年伯母对我的一片恩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我们的村子里由于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我们这里开发成了一片景区。

县里投资 ,对我们西部山区进行了整体的规划。

我们村子里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小花园,鲜花怒放,道路整洁。

前几年的时候,县里统一规划,我们这里又修了一条柏油马路,一直通往景区。

大伯家的房子在村头,出门就是一个小广场,想去县城走几步就是公交车停靠点,非常方便。

那几年大伯一直没有回来,他们家也不容易,大伯和伯母的身体都不好,伯母还得过一次癌症,幸好是早期,做了手术基本上没有问题。

大伯是高血压得过一次脑出血,出院之后,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

堂哥是独生子女,他工作忙碌,照顾父母根本忙不过来,就给大伯和伯母雇了一个保姆。

他们那里保姆的工资不低,尤其是照顾两个老人,听说伯母一个人的退休金还不够保姆的工资呢。

三叔很眼馋我们家住的这套房子,父亲说:“三弟呀,你放心,虽然当年大哥说把这套房子给我,但是在我的心里,我只是住住而已,我从来没有打算要,房子依然是大哥的。”

那一次,我陪着父亲坐车去了大伯家,当时保姆正推着大伯在楼下晒太阳。

大伯看到我们以后,激动得老泪纵横,他说:“二弟,大侄子,你们来看我了呀,这些日子我做梦都想回老家看看,可是现在身体这种情况,恐怕这辈子我是回不去了。”

大伯竟然呜呜地哭起来了。

父亲眼泪也呱嗒呱嗒地掉下来,我的眼睛也湿了。

我们推着大伯回到了楼上,吃完饭以后,父亲拿出了一张银行卡,对大伯说:“大哥,我一直住着你那套房子,我过意不去想给你6万块钱,把钱给你带来了。”

但是大伯摇摇头说:“二弟啊,我活到这个年纪了,早已经把钱看淡了,你们能来看看我就不错了,这些年我家里吃的花生、大枣、核桃都是你们从家里给我寄来的,看到你们寄来的东西,我就像回了一趟老家一样,想起了咱小时候共同生活的情景,想起了爹娘活着时候的样子。”

“做人要言而有信,说话算话,房子已经给了你,我一分钱都不会要,我虽然身体不好,可是还有退休金,你在村里,你没有养老金,这钱就留给你养老的吧!”

大伯的话,一下子把父亲的眼泪都给说出来了。

父亲说:“大哥,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的脾气你也知道,我从小就犟,是你的就是你的,要不我住不踏实,你得留下。”

但是大伯和伯母说什么都不要。

大伯说:“我是退伍老兵,说话就是掉个石头砸个窝,得讲信用。房子已经和我无关,你要是坚持给钱,就等于你不认这个大哥。”

既然大伯说的这么坚决,父亲只好把银行卡又装起来了。

返程的高铁上,父亲一直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他说:“儿子呀,我想好了,虽然你大伯不要这些钱,但是以后咱们也得想办法把钱花到你大伯身上。”

“我和你母亲虽然没有退休金,可是你们都很孝顺,这些年我们多多少少也攒了几万块钱,在村里花销少,不愁养老,这些钱你大伯不要我心里过意不去。”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给大伯家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

去年春天,伯母心脏病复发,突然去世了,我们老家的人赶紧去奔丧。

我们帮忙安葬了伯母以后,大伯一直呆呆地坐在轮椅上,一句话也不说。

第二天,三叔他们都走了,我和父亲留了下来,我们想好好陪陪大伯。

父亲和大伯聊了很久,父亲问起大伯以后的养老打算。

大伯说:“二弟呀,以后我的日子越来越难了,以前老伴活着的时候,我们相依为命,儿子忙于工作,我也不想过多拖累他,我和老伴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觉得日子很有奔头。”

“现在老伴走了,只留下了我一个人,而且工作那么忙,你说我一个人待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呀!”

我想了想,给大伯提了一个建议:“大伯,你想回老家养老吗?你要是想回老家的话,我们这次就带你走,咱们一起回老家,你和我爸妈住在一起,你们相互照顾,相互帮衬着,一起度过晚年。”

大伯一听,他竟然哭了。

他哭着说:“侄子,你说的是真的吗?我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处处需要人照顾,回到老家以后会拖累你们的!”

我说:“大伯呀,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些年咱们整个大家庭没少受你的帮助,尤其是我们家,你处处照顾我们,你回老家,住进你亲手盖的房子里,多好啊!”

“伯母走了,你一个人在家里我们也不放心,只要你不嫌弃,能习惯农村生活的话,咱们收拾一下,现在我就订高铁票,咱们一起回老家。”

就这样,我订上了我们一行三人回程的高铁票。

去高铁站送我们的时候,堂哥紧紧握着我的手,他的眼圈都红了。

堂哥哽咽着说:“兄弟,以后我爸就靠你们了,我只要有空就会回去看他的,我工作实在忙,我爸一个人在家的话会很孤单,我也是没有办法呀,我曾经和他商量要不去养老院,但是我爸说什么也不肯去。”

我背着大伯上了高铁,坐在高铁上,大伯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和父亲说这说那。

我已经提前给母亲打了电话,让她给大伯收拾一个房间。

母亲把朝阳的房间留给大伯,铺上了新的被褥。

大伯一进村就说:“哎呀,这些年咱们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不亚如城里呀!”

如今大伯在我们一家幸福地生活着,我父母身体都很好,尤其是母亲,特别会做饭,手脚勤快。

大伯体谅母亲太累了,曾经想在村里雇一个保姆,我妈不同意,她说:“大哥,咱不去花那个钱,把这些保姆费花在你身上多好啊,再家里多一个外人,我还觉得碍手碍脚,不方便呢!”

每天早晨,母亲会给大伯冲上鸡蛋茶,放上几滴香油,半勺蜂蜜,让大伯喝了润润肺。

吃完饭以后,父亲就推着大伯去了村子里,找人聊天。

大伯逢人就说,还是在老家好,乡里乡亲的,他觉得呼吸都是顺畅的,是香甜的。

亲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体谅,和和睦睦的真好!

12 阅读:2142
评论列表

小金情感故事会

简介:每日更新情感故事 演绎人间冷暖,感恩有您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