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事: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4号墩主塔封顶

桥梁杂志 2024-05-23 16:55:47

01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4号墩主塔封顶

5月22日10时,随着钢塔起吊、主塔封顶命令的下达,4号墩主塔第39节钢塔吊装对接到位,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4号墩主塔封顶。至此,大桥三座主塔全部实现封顶,即将全面进入钢梁悬臂架设阶段。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位于既有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公路桥)上游约2.3公里处,含主汊航道桥、副汊航道桥、两岸和江心洲引桥,桥梁全长达9.8公里。其中主汊航道桥采用主跨(2×1120)米三塔钢桁梁斜拉结构,总长3248米,为世界首座双主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同时也是世界最长联钢桁梁斜拉桥。

本次封顶的4号墩主塔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中主塔,塔高345米,相当于115层楼高。4号墩钢塔采用分块大节段整体吊装和现场栓焊连接方案,共分39个吊装节段,单节钢塔最大重量为482.7吨。此次封顶的节段高7.5米,重98.5吨。为确保钢塔吊装高效、安全、优质,施工单位研制应用了15000吨米智能化超大型塔式起重机。

巢马城际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6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北接合杭高铁,东联宁安高铁,是马鞍山与安徽省会合肥的直接联通线。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在皖江两岸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进一步拉近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完善区域高铁网络布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铁大桥局)

02

河南兰原高速黄河大桥主塔转入上塔柱施工阶段

5月22日,河南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其关键性工程——跨黄河大桥的88号主塔第19节段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大桥主塔正式转入上塔柱施工阶段,主塔施工向着最高160.5米冲刺。

据了解,河南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项目黄河大桥全长9104米,主桥采用主跨140+360+360+140米的钢混组合梁三塔斜拉桥设计。塔柱设计融合中原文化元素,呈现出鼎形(H型)结构,不仅高大挺拔、刚劲有力,更体现了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精神。主桥中塔高达160.5米,两座边塔均为154.3米,主塔由上、中、下三个塔柱区段组成。

“此次施工的88号主塔上塔柱高51.2米,中塔柱高72.2米,下塔柱高30.9米,共分26个节段进行浇筑。”项目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已完成至第19节段,即上塔柱的首个节段,标志着主塔距离河面高度已突破百米大关。”

面对塔柱高度增加带来的施工挑战,项目团队联合科研单位开展专项技术攻关,创新性研发了倾斜桥塔施工可调主动横撑,基于监测数据横撑主动调节支撑力,抵消塔柱的水平内倾位移和内倾力。这一项创新技术极大地增强了塔柱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适应性强、升级难度低、调节方便等优点,为兰原高速黄河大桥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确保主塔施工以每月3个节段的高效速度顺利推进。

为实现对桥塔内倾风险进行整体评估与预警,并给主动横撑提供智能校正的关键数据,项目团队采用自动型全站仪、无人机三维测点扫描测量等先进技术,对桥塔空间形态及应力状态进行精细化监测与控制。同时利用监测数据,搭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桥塔结构性能的云状态可视化,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据悉,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项目是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全长30.263公里,起于兰考北接日兰高速,向西经兰考县,跨越黄河至封丘县,止于大广高速,顺接封丘至原阳高速。项目建成后,将在黄河北岸形成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通道,对促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构建郑州大都市圈高速环线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大河报网)

03

北沿江高铁扬州段仪征特大桥跨胥浦河连续梁顺利合龙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北沿江(沪渝蓉)高铁扬州段仪征特大桥跨胥浦河连续梁顺利合龙,这也是北沿江高铁仪征境内首联合龙的悬臂连续梁,为后续桥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北沿江(沪渝蓉)仪征特大桥跨胥浦河连续梁位于仪征市境内,采用(38+64+40)米连续梁跨越胥浦河,桥梁全长143.5米,共分35个块段。其中,0号块段长9米,合龙段长2米,采用悬灌法施工。因浇筑难度大、施工时间长、安全风险高,是项目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之一。

“这个连续梁属于T构结构,像是一个跷跷板,必须保持两侧平衡。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在连续梁两侧施加预压,让整个梁体保持平衡状态。”现场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顺利合龙,项目部积极贯彻项目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工程施工实行全周期管理,综合进度、安全、质量等管控要点分析评估,进行灵活调整。葛鹏表示,施工过程中,对支架搭设及预压、挂篮安装、挂篮行走、挂篮拆除等安全风险较高的关键施工步骤,给予了重点监管、严格把控,确保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同时,为落实生态环保要求,尤其是做好胥浦河水质保护工作,项目部按照“环保优先,绿色施工”的原则,采用“挂篮施工+兜底防护”全封闭施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给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据了解,北沿江(沪渝蓉)高铁扬州段正线全长88.7公里,全线各标段都在全速推进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线路基工程完成30%,桥梁工程完成40.9%,各项工序施工加快推进。这条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更加方便市民出行,也将推动扬州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三角”和宁镇扬一体化“小三角”。(来源:央广网)

04

广珠段改扩建项目海隆大桥小榄水道桥主墩南岸桩基浇筑全部完成

近日,广珠段改扩建项目再迎重要节点——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桩基孔内,广珠段改扩建项目海隆大桥小榄水道桥南岸主墩13根桩基全部顺利浇筑完成,为后续小榄水道桥南岸主墩承台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隆大桥小榄水道桥是广珠改扩建项目关键性控制工程之一,采用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结构体系,主桥全长525米,大桥南北两岸主墩共有桩基26根,南岸主墩由13根桩长设计为68.5米、直径3米的钻孔灌注桩组成群桩基础,平均入岩深度达34米,使得主塔能在河床岩层中扎根。

海隆大桥小榄水道桥南岸主墩桩基的顺利浇筑完成取得关键性建设进展,为广珠段改扩建汛期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接下来,项目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夯实安全环保施工基础,加快转入主墩承台施工阶段,力争早日建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广珠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发展轴带核心区“A”字形发展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湾区交通珠江西岸中轴线的任务,是联系广、中、珠、澳的极为重要的高速运输通道,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需要。

广珠段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有力加强广州、中山、珠海三地交通联系,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赋能提速,对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南方日报)

05

渝昆高铁云贵段首座长大瓦斯隧道李家村隧道顺利贯通

近日,位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渝昆高铁李家村隧道安全贯通。这条全长3.7公里的隧道是渝昆高铁云南境内贯通的首条超过3.5公里隧道。至此,渝昆高铁云南境内63座隧道已贯通14座,10个桥隧重点控制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李家村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因隧道地处云贵高原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为傍山浅埋隧道,全隧为Ⅳ、Ⅴ级围岩,最小埋深仅13米,洞身通过多处断层破碎带,存在低瓦斯溢出、顺层坍塌、滑坡等多重不良地质影响。为此,施工团队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工法、独创“三二一”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控制工法等多项技术措施,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作为云南省内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渝昆高铁将连接滇、贵、川、渝等省市,成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全线建成通车后,预计从重庆到昆明行车时长将由原先的5小时缩短至2小时,极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云南日报)

0 阅读:11

桥梁杂志

简介:促进科技发展,传承桥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