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乱世,每次都影响中国数百年,最后一次却很少有人提起

漫步者吖 2025-04-19 11:33:45

【前言】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看法,事物往前走的总方向是积极向上的,不过这一路上,它会碰到很多弯弯绕绕和难关,得经过挺长一段时间才能顺利发展。

说白了,中华文明能延续几千年到今天,肯定不是一路顺风顺水的。你看,皇位的争夺、王朝的兴衰,哪个不是乱糟糟的,纷争不断。

中国古代有过三次大动荡时期,那时候国家分裂,到处都是打仗的,战火连天,老百姓过得那叫一个苦。那时候,好多政权你争我斗,战争不断,烟雾弥漫,老百姓可真是遭了大罪。

不过话说回来,就像那电视剧《潜伏》里头,情报交易者谢若林讲的:“乱世啊,就是个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乱世之中,总有那些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干出许多让人惊叹的大事,留下了无数让人铭记的功绩和风采。

说起来也是,乱世一出,四处都是难关,将军们在战场上打了几百仗,名字千古流传;广阔的山河大地,数不清的老百姓,却难以抵挡寒冷天气,不幸丢了性命。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大伙都清楚,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头一个当皇帝的人。他把春秋战国那会儿,各个诸侯国乱成一锅粥的局面给收拾了,建起了咱们中国头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

这个成就真的是史无前例。

春秋战国那会儿,是个分裂了快500年的大时代,给后面的人们留下了特别深的历史烙印。

“五霸争春秋”、“七雄闹战国”、“诸子大放异彩”……这些耳熟能详的说法,都在讲述着那个时代的不凡风云。

齐小白、管子、越王勾践、卫鞅、张子房、苏季子、公孙起……这些响当当的人物,全都是社会大变局里的顶尖风云儿。

这事儿的根源,得追溯到周朝那会儿。

大周王朝存在了有八百年,平王把都城往东迁了之后,大周就分成了西周和东周两部分。东周那会儿,“三家分晋”是个大事儿,它把东周又切成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间段。

在秦朝之前,夏、商、周这几个朝代,它们都是奴隶制社会。那时候,权力还没那么集中。特别是周朝,他们用的是分封制,简单说,就是“封地建国”。

在周王室早期势力强盛那会儿,这种制度勉强能让大家和平共处,没啥大矛盾。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有些国家领导人出众,加上手里资源多,慢慢攒够了跟“老大”较劲的底气,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再也憋不住了。

周幽王为了讨美人欢心,干了不少离谱事儿,这下可把诸侯们惹毛了。到了公元前771年,犬戎大军打进了镐京,结果没人来帮忙,西周就这么完蛋了。

经过这一番动荡,东周虽然站了起来,但周王室的权利却渐渐流失了。从那以后,它慢慢变成了个摆设,这个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

没有了束缚,各个大小国家就开始了你争我斗,互相占领地盘,中国历史上最为耀眼、文化和军事都极其繁荣的时期慢慢开始了。

春秋时期那会儿,人们还算头脑清醒,遇到事情闹大,会坐一块儿开会琢磨琢磨。但就算是这样,在那224年的光阴里,还是有52个诸侯国彻底没了踪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公元前453年那会儿,韩、赵、魏三家把晋国给分了,这让一些心里有想法但不敢动的国家壮了胆。局势啊,眼看着就越发收不住了。过了六十来年,田氏取代了齐国,这下可好,各国英雄豪杰都冒了出来,争夺天下的好戏算是热热闹闹开场了。

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各国都忙活着招揽能人异士,动手搞改革变法,力求让自己变得更强,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这不,明里暗里的斗争都冒出来了,明的比拼实力,暗的耍心眼儿,各种戏码轮番上演,真是热闹非凡。

商鞅、李悝、申不害,他们各自搞的变法都挺有招儿,各有各的精彩。苏秦和张仪这些纵横家,把天下当成了他们下棋的盘子,玩转权谋策略。白起、廉颇、李牧这些大将军,则是在战场上呼风唤雨,打得那叫一个热闹……

那时候,大家伙儿压根儿没想过,自个儿豁出老命干的那些事儿,其实都在合力促成一个大变化,就是奴隶制被封建社会替代的那个重要历史关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春秋战国乱世过后,秦朝没蹦跶几年就垮了。平民刘邦打进咸阳,又在垓下打败项羽,建起了汉朝,这一统治就是四百年。这期间,有文景时期的安稳富足,汉武帝时的国力强盛,孝宣帝的中兴气象,还有光武帝再次振兴汉朝,这些一块儿奠定了汉文化的基础和特色。

然而,汉朝那边外戚抢权、宦官捣乱的老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到了汉桓帝和汉灵帝那两任皇帝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像个隐藏的大炸弹,终于轰地一下全炸开了。

“十常侍搞乱朝纲”,大将军何进惨遭毒手,接着董卓带兵进了京城,他推举陈留王刘协坐上皇位,这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从那时候起,献帝就踏上了长达几十年的被人摆布的皇帝之路。

汉朝实质上已经不复存在,中国迎来了第二个大乱斗的时代,就是咱们说的三国、两晋还有南北朝,也统称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路英雄争霸,最后形成了孙权、曹操、刘备三家分天下的局面。说到三国,最让人感慨和着迷的就是,那三个为了心中梦想不断奋斗的阵营,结果谁也没能笑到最后。反倒是默默积蓄力量的司马家族,后来居上,一统了天下。

不过晋朝的统一真的挺勉强的,看看它在中国历史上那不怎么起眼的位置就知道了。晋朝刚站稳脚跟没多少年,就因为那个傻皇帝晋惠帝上台,整个国家就开始动荡不安了。

西晋那时候,“八王之乱”闹得凶,“五胡”又乱华,一下子把这国家折腾得不行,病得不轻。那些少数民族的骑兵太猛,中原的皇上和大臣们没办法,只好离开老家,往南边跑,这就是说的“南渡”。

公元317年那会儿,东晋横空出世,但地盘也就仅限于长江以南那块儿。而长江以北呢,乱得很,一堆国家冒出来,被叫做“五胡十六国”。

过了阵子,东晋没抓住淝水之战赢来的好机会,内部一点点地散了架,最后被刘宋给取代了。打那以后,长江就成了南北的分界线,两边各自为营,互相盯着,中国就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从三国那会儿开始,一直到隋朝重新把天下统一起来,这三百六十多年里,咱们中国南边北边加起来,换了有三十多个朝廷。所以说,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就是中国历史上朝廷换得最勤快的时期。

【五代十国(907—976)】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就像以前春秋战国乱了一阵子后,秦朝站出来一统天下,但没想到就两代皇帝就没了。现在看看,魏晋南北朝乱完,隋朝接了班,统一天下,结果也是两代就没落了。

隋炀帝不珍惜老爸给他打下的好基础,非得自己搞点事情找乐子,结果把自己给作没了。然后,汉朝之后,中国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王朝,人们都叫它唐朝。

从“贞观盛世”步入“开元繁华”,那段时间,咱们中国的封建王朝真是风光无限。国家大门敞开,自信满满,各国都跑来结交,国内也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到处都能听到欢声笑语,歌舞不断。

不过,好景不长,这是从古到今都不变的规律。玄宗皇帝到了晚年,引发的那场“安史之乱”,就说明唐朝已经走上了从兴盛到衰败的道路。

公元907年的时候,唐哀帝把皇位让给了梁王朱晃,这样一来,唐朝就没了,后梁开始崭露头角。这事儿标志着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正式踏入了五代十国那个乱糟糟的时代。

五代十国为啥没前两个乱世那么响当当,首要原因就是它里面的大英雄少得可怜。要说谁最出名,可能就是那个被人叫做“儿皇帝”的石敬瑭了。这家伙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人,结果这事儿成了大宋之后上百年的心头大患。

再者,到了五代十国那会儿,北边的少数民族发展得可比中原的王朝快多了。就拿契丹族来说,他们建起了辽朝,党项族也开始搞起了西夏,这些都是实例。

最后一个因素,五代十国跟之前的两次大乱世比起来,最大的差别在于它时间太短,也就差不多一个世纪,所以没能搞出什么大的、能改变时代的社会变动。

反倒是那些力量薄弱的中原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频繁换朝,严重拖慢了社会前进的步伐,让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都停了下来。

0 阅读: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