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学生最擅长的是什么?他们提及的可能并非自己的专业,而是玩手机。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年轻人,无论是大学生、小学生还是老年人,大家都难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工作时也常常摸鱼。
于是,大家就会思考有没有一份工作能让大学生如玩手机般轻松。然而用人单位可不是慈善家,他们自然是要让大学生在岗位上发挥一定作用的,不然招你来干嘛?难道是养闲人吗?可是世界就是如此奇妙,有些工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只要坐着就能挣钱一样,美哉。

年轻人们似乎常常被老一辈人批评好吃懒做。比如,有一位父亲在工地扛大包,每小时可能只赚几十块钱,回到家却发现孩子在天气并不热的情况下开了一整天空调,点了30块钱的外卖,一直在玩手机。
明明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却不考虑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挥霍着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这时有人说,如果有像玩手机一样简单的工作,大学生肯定会抢着去干,但现实中并非如此。

有位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了一种职业,真的就是坐在那里玩手机,一个月能有四五千的工资。原来这份工作是所谓的电梯驾驶员,据说这个岗位需要考取一个电梯驾驶资格证,其实也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只是要求持证上岗。
他们的工作就是有人来了问几楼,就按相应楼层。在那里搬个凳子坐一天,没人的时候自己想玩手机或做其他事都可以,只要不擅自离岗就行。看到这里,大学生们羡慕不已,为何这份工作没有提前告知学生们呢?

不过也有大学生表示,即便有这份工作,自己可能也不愿意去做,不到一周就会觉得无聊,两周便开始抑郁,三周就会腰酸背痛,膝盖也会疼。还有一份工作与之类似,那就是地铁驾驶员。
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从事这份工作,谁知干了不到一年,大家纷纷嚷着要辞职,地铁行业的辞职率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高。据说有一个在北上广工作的大学生,一个月能挣上万块,但他仍觉得无法忍受这份工作,原因是精神压力过大,已经开始抑郁,整个人状态不佳,即便赚再多的钱似乎也无济于事。

如今的大学生,似乎对轻松的或复杂的工作都不太愿意做,归根结底是他们还没吃过真正的苦头。正如网友所说,他们因有高学历,能做的工作大多是在办公室完成的,所以他们根本不了解生活在底层的人每天挣的是多么辛苦的钱。
只觉得哪怕月入 4500 元,只要工作无聊就会抑郁。那么,天天在网上喊 996 的那些人难道都是虚构的吗?另一方面,有些工作可能并不适合大学生长期从事。比如,有个重庆的毕业生说,他们写字楼的货梯工作人员每次都不一样,而且都很年轻,应该是外包的临时工。

如果真想月入稳定,大学生还是应该去做一些有正经编制或签合同的工作,这样发展和进步的机会也会更多,最好不要轻易浪费自己的青春。如果有一天所学专业确实找不到好工作,那么一份看似艰苦或可能导致抑郁的工作,或许会有无数大学生愿意去尝试面试。
比如有编制的殡仪馆工作,就有不少大学生愿意去做。这说明条件还不够诱人,而大学生们也应该挖掘自己的潜能,走出舒适圈,去挑战各种环境,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想知道,为什么非要让人擅长吃苦?为什么宣扬吃苦是美德?你们那些有钱人怎么不去吃苦?还有助于你们提高你们的地位呢。
可别再上大学了!把学费拿来投资!也比上完下来拿四千强[笑着哭][笑着哭]
形象气质佳,日结四五千的工作都有
这些所为无聊工作让我来做我觉得不会抑郁,反而觉得非常开心,只要没有过大的压力就行
这种工作干个把月就让人滚蛋了
开火车才来火嘞,开高铁舒坦[呲牙笑]
时间长头晕
曾经是见到过专人开电梯,那是大型综合体里的电梯,主要是为顾客安全着想,现在还有这种岗位?
这种工作,我看到的都是在医院手术专用梯帮忙控制电梯的。人家可敬业了,早上7点半到岗就开始喷酒精消毒电梯间了,头发挽得一丝不苟,就算是大夏天也穿着长袖衬衫,西装裤,冬天再冷也是这一身,最多脖子加个丝巾。根本没得坐,上班都是站着的。
你可以4+4拿个医学博士,加油💪
这工作都4500 实发嘛?那比三甲硕士医生待遇高一点呢
以前见过,特别是夏天打瞌睡的时候,他们那个无语。
坐在那里玩手机不香吗
还要人吗?3000我都干
时间长就废了[抠鼻]
不见天日,不可以
又不是30年前了,现在除了医院很少见哪个电梯还要人开
去公立医院看中医去吧。人换了,角色都在,只不过换人了。时间转一转,事情的结果基本不变。
人祸!坏透了!!
它们呆在里面会不会胡思乱想跟监狱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