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让撒贝宁落泪,从“面瘫”到影帝,倪大红到底经历了什么

晚晚时雨 2024-03-23 20:20:34

央视开年大剧《南来北往》,真是不错。

里面随便一个不起眼的角色,都是内娱的大咖。

特别是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老瞎子,出场仅一分多钟,便以满是细节的“戏精”表演直接秒杀同框演员。

老瞎子坐在火车过道上,伸出的拐杖把乘警绊了个踉跄。

他捧着一根大骨头啃得满嘴油光。

被喊补票装傻充愣,耍赖无果后,他吧唧着嘴,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看你能奈我何?

哪怕是配角,也能演出主角的功力。

“不靠脸”的倪大红,从不被看好的“倪大爷”到“戏精”大爷,他靠的是什么?

01 有一种演技叫眼技有一种“运气”叫命中无“颜”

2021年2月,央视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首次播出即引起热烈反响。

其中#倪大红神级表演打动撒贝宁#的话题,迅速占领了热搜榜首。

节目中,倪大红饰演了九旬老者“伏生”,他拼死保护《尚书》,经历无数波折后终于使这部典籍得以传世。

而主持人撒贝宁则作为“现代读书人”的角色,与“伏生”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撒贝宁后来透露,录制完那场戏后,他感到仿佛全身力量被抽空,疲惫不堪。

倪大红出场的第一个镜头,仅仅是一个眼神,就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当撒贝宁轻声呼唤“先生”时,倪大红抬眼看他,双方视线碰触的一刹那,撒贝宁被对方眼中流露出的坚定与力量所震慑。

他形容自己当时是咬着牙、内心哆哆嗦嗦地接住了他的目光。

从“老态龙钟”的倪大红开口那一刻,“伏生”便穿越千年活了过来。

他缓缓道来与妻子一同保护《尚书》逃离咸阳的艰辛经历。

每一个微妙的眼神、轻轻的叹息、自责的哽咽,以及那些不易察觉的表情和动作,都不断拨动着观众的心绪。

尤其是最后那个充满复杂情感的回眸,未说一字,却似道尽了万语千言。

撒贝宁的眼泪瞬时涌出了眼眶,而观众也纷纷擦拭着不断滑落的泪水。

网友纷纷表示,即使隔着屏幕也能被倪大红的表演深深打动,瞬时鼻子发酸,眼角湿润,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他们赞叹倪大红老师真的是“一眼千年”!

可是,谁又能想到,40年前,倪大红却因为颜值不足“一眼被拒”。

而且连续二次报考中戏、上戏都以失败告终。

倪大红1960年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演艺世家”,父母都是话剧演员。

小时候,他常在话剧院看父母表演,然后再跑到后台混迹,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

久而久之,他便萌生了演员梦。

但开启演艺之路比想象要难,仅有一腔热情远远不够。

上天没有给他一副好颜值,也没有好声线,他艺考第一关就被刷了下来。

不甘心演艺梦就此搁浅的倪大红,寻思着要弥补形象和声音“短板”,磨着父母给他找老师学京剧。

但练了一段时间毫无改善,只得作罢。

连续两次参加艺考均被“婉拒”,倪大红很受伤,却痴心不改。

1982年,当时年纪已经不小的倪大红,决定为自己的演员梦做最后一次努力。

如果再不成功,他就打算放弃,转而学习一门手艺。

还好,这次幸运之神眷顾。

他成功地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与张光北、何政军等人成为了同窗。

然而,倪大红在中戏的日子并不轻松。

由于年龄偏大,加上他“出厂设置”显老,他在排练小品时常常被分配扮演“父亲”、“爷爷”等长辈角色。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被同学亲切称为“倪大爷”的他,因为经常热心帮助同学打水,别班女生竟误以为他真的是烧水房大爷。

当然,倪大红也有过高光时刻。

大二那年,著名导演谢晋来到学校为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选角。

在面试时,倪大红一口气背诵了30多本书的名字,给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获得了一个出演文艺小兵的机会。

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他却为此兴奋得彻夜难眠。

然而,电影上映后,主演唐国强等人都火了,而倪大红的短暂亮相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毕业后,倪大红被分配到国家话剧院。

与他的同学们在影视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不同,他的演艺事业却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

也许,抱歉的颜值导致了他与角色频频擦肩而过。

1991年,已经31岁的倪大红终于获得了出演电视剧的机会,在《我是乡巴佬》中扮演了自己的第一个电视剧角色。

之后,他又在《我爱我家》中客串了一个傻儿子的角色——胡阿大。

尽管戏份不多,台词也很少,但倪大红却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可爱的傻儿子形象。

此后的十年里,倪大红在影视剧中露脸的机会屈指可数。

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更加专注于话剧舞台的表演。

他通过不断地摸爬滚打和磨练演技,在一个个小角色中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才华。

1999年对于倪大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在话剧《生死场》中成功地塑造了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的农民“二里半”的形象。

他揣着手,腰背佝偻,步履蹒跚,眼皮耷拉,一出场就让人感受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凭借这个角色,39岁的他一举拿下中国话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

正是在话剧舞台上的稳扎稳打和不断磨练演技的经历,为倪大红后来转战影视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表演经验和才华,也成为了他在影视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底气。

02 大佬眼里的黄金配角小角色藏着老戏骨

能跟张艺谋合作,是每一个演员梦寐以求的事,低调的倪大红,其实早在30年前便与张艺谋结下戏缘。

1994年,倪大红被张艺谋看中,在电影《活着》中出演赌徒“龙二”。

这个角色,可谓是压死福贵的最后那根稻草。

在影片中,“龙二”最终面临刑场枪决的命运,他失去了曾经的嚣张气焰,眼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

虽然戏份并不多,但倪大红形神兼备的表演让张艺谋赞不绝口。

以至多年后,张艺谋执导《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和《悬崖之上》,再次选择倪大红出演重要的配角。

虽然演的都是配角,但无论戏份多少,倪大红从不懈怠。

他坚信,在演艺世界中,没有所谓的“小角色”,只有不够出色的“小演员”。

默默蓄力的倪大红,在2006年遇到了契机。

当时,《乔家大院》剧组正在紧张拍摄中,原定出演“孙茂才”的演员突然辞演。

导演焦头烂额之际,陈建斌想到了在话剧舞台上表现一直非常稳定的倪大红,并将其推荐给了导演。

这一年,倪大红已经46岁,他在演艺圈已经摸爬滚打了近30年。

面对这个内心丰富、性格复杂的角色,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角色的塑造中。

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这个心思缜密、利益熏心的人物演绎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凭借多年的表演经验和扎实的演技功底。

倪大红成功地将一个因贪念而误入歧途的穷书生的心理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并因此荣获当年电视剧风云盛典最佳男配角奖。

正是因为看了倪大红在《乔家大院》中的出色表演。

当时正在为《大明王朝1566》选角的导演张黎,决定邀请倪大红出演剧中权臣严嵩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倪大红47岁,却要挑战饰演一个80多岁的朝廷重臣。

为了逼真地演绎出耄耋老人的状态,他精心琢磨了许多细节,包括缓慢的语速、微颤的手脚以及在朝堂上打瞌睡和容易走神的表情。

同时,作为权倾朝野的阁老,他还要保持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在拍摄现场,倪大红每次化妆都需要三个小时,但他总是耐心地等待,并在化完妆后完全沉浸在角色之中。

有一场戏是严嵩长跪不起的场景,拍摄结束后,他仍然保持跪姿一动不动。

当工作人员不小心碰歪他的帽子时,他仍一言不发,而是以一个80岁老人的缓慢动作将帽子缓缓扶正。

一位年轻演员不理解,他为何在没有拍摄时还保持着跪姿。

倪大红解释:“我想保持在戏中的状态,这样有利于我接下来拍摄下一场戏。”

每一个角色都来之不易,但倪大红也不负期待。

他沉浸在每一个角色里,让角色“活”成了本该有的样子。

此后,倪大红的演艺之路渐渐开挂,佳作不断:

无论是《三国》中深藏不露、诡计多端的司马懿,还是《正阳门下》里人情练达、智慧傲骨的关大爷;

或是《北平无战事》中克制隐忍、意志坚定的地下党谢培东,他都凭借精湛的演技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被称为“戏痴”的倪大红对自己也足够狠:

在拍摄《泥鳅不是鱼》时,为了表现出角色的走路扭捏感,他特意换上小两码的鞋子,几个月下来脚都磨出了血泡;

《满城尽带黄金甲》有一场滚台阶的戏份,他坚持不用替身亲自上阵,结果把自己“滚”进了医院;

而在拍摄《战狼》时,他被身后爆炸飞溅的钢片划破大腿,鲜血直流却仍不动声色地坚持把戏演完。

张艺谋对他赞不绝口:“哪怕是最小的角色,他也能琢磨出味道来。”

吴京则佩服他:“太敬业了!是一位特别让人敬佩的演员。”

角色出彩,但倪大红一直藏在角色的背后。

虽然观众可能无法将每一个角色的名字与倪大红一一对应。

但他所塑造的每一个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已然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心中。

03 想喝手磨咖啡的老小孩,花甲之年迎高光

2019年,电视剧《都挺好》掀起收视狂潮,倪大红在剧中饰演的苏大强一角成为了话题焦点。

苏大强被他刻画得让人又气愤又好笑,他的各种“作精”行为让观众爱恨交加。

在剧中,苏大强作为丈夫显得懦弱无能,面对老婆的欺压和女儿的求救,他大气不敢出;

而做为父亲,他在儿子面前却像个巨婴一样任性耍赖,动不动就是“哀怨”饭太硬,天太冷,孤独寂寞被“嫌弃”。

最经典的一幕是,当苏大强得知自己无法去美国时,竟然坐在地上耍起了无赖。

儿媳好心要给他倒杯水,他却趴在地板上萎靡不振地说:“我想喝手磨咖啡。”

网友们纷纷在弹幕上调侃:“想痛揍苏大强一顿!”但同时又忍不住赞叹:“大红演技太炸裂了!”

而在剧终时,苏大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和女儿苏明玉走在熟悉的弄堂里,他眼神呆滞,一手紧紧牵着女儿的手,另一手则握着被撕碎的练习题。

虽然他已记不清身边的人是谁,但仍然记得女儿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喃喃自语的苏大强,又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倪大红凭借在《都挺好》中的精湛演技再次征服了观众和评委们的心,成功摘得了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倪大红终于火了,但与此同时,他的“面瘫式表演”也引发了一些观众的热议。

但倪大红对此并不排斥,反而认为这是观众对他演技的一种肯定。

在他看来,真正的表演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地做出一些动作或表情。

他认为,在镜头前不应该有过多的抽搐和扭动,而应该通过细微的眼神和表情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尽管倪大红在镜头前看似面无表情。

但他的表演却与那些毫无演技的年轻演员,所呈现的“面瘫演技”截然不同。

他能够通过微小的动作和表情,准确地刻画出角色的性格和人物关系,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他所塑造的角色深深吸引。

陈建斌曾私下表示自己是倪大红的忠实粉丝。

并称赞他的表演:“像八大山人的画一样,简单、质朴却又充满了怪异的美感。”

这种怪异的美感,正是倪大红将生活陌生化后,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在与不同风格的导演合作过程中,倪大红不断学习和锤炼自己的演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他对待每一个角色都非常用心,甚至可以说是在用生命去演绎每一个角色。

他坦言,“走心真的非常累,但我真的特别喜欢表演,也没有忘记初衷。”

然而,面对媒体的采访和邀约。

倪大红却显得有些紧张和局促不安,他更善于用表演来表达自己,而不是用言语。

经常是才说了几句话,他就眼巴巴地向主持人求助:“还是你来接着说吧。”

因此,在《都挺好》爆火后,他选择了远离喧嚣,重新回到话剧舞台上去沉淀自己。

在话剧排练现场,倪大红依然话不多,总是默默地听着导演讲台词和细节处理。

但是,每当他上台表演时,总能够让导演和观众感到惊艳。

他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总能够完美地契合导演想要的表达效果。

在最热闹时远离喧嚣,这是倪大红让自己保持冷静和清醒的方式。

04“活到老、躁到老”的60后,请叫我红红

“年轻”这个词,在倪大红的人生中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由于颜值“超前”,他的青春少了青涩,直接超车道进入了成熟阶段。

在演艺生涯里,他饰演的角色年龄大多数是中年起步,这似乎与他的外貌相契合。

然而,在2023年的电影《我爱你》中,他挑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充满活力、不服老的“摇滚老头”。

在剧中,他玩着游戏,喝着小酒,甩着鞭子,选择在生命尽头勇敢追求爱情。

这个角色,让观众看到了倪大红不同的一面。

也让人们意识到,年龄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心态和活力的唯一因素。

生活中的倪大红,在熟悉他的人眼里,其实是个思想新潮的老小孩。

倪大红爆火后,许多人纷纷称赞他的名字“大红”寓意太好了,他却显得有些羞涩,表示更希望大家亲切地称呼他“红红”。

在剧组里,年轻的演员们起初都尊敬地称他为“老师”,但倪大红却坚持让他们改口。

几经提醒之后,大家也逐渐习惯了这个新昵称,甚至在微信上的备注都自发地改成了“红红”。

倪大红爱好广泛,喜欢打手游、看碟片、喜欢听周杰伦和鹿晗的歌曲,还喜欢收集球鞋和帽子。

他甚至还因为潮流穿搭上过热搜。

倪大红乐于接受新事物,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

网上各种以“苏大强”为原型的卡通形象和表情包曾风靡一时。

还有网友调侃,如果把倪大红的眼袋P掉,他简直就像吴彦祖一样帅气。

陈坤也在微博上分享了苏大强的表情包,并开玩笑说要为倪大红老师征集一个影迷会的口号。

对于年轻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调侃,倪大红也是乐得呵呵一笑。

这种保持开放、对未知充满好奇的心态不仅让他在生活中充满活力,也让他在演艺事业上不断突破自我。

40多年的演艺生涯,倪大红从剧场到电影再到电视荧幕,成功地塑造了数十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昔日怀揣表演梦想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是一位头顶稀疏、眼袋明显的老戏骨。

对于表演艺术,他始终血热心诚,他坦言,希望自己能够对得起演员这个职业。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我这一生都在准备着,观察、阅读、沉淀自己。”

64岁的倪大红,依然在演艺道路上努力攀登。

—本文完—

文|安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1

晚晚时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