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白蛇传》与电影《白蛇:缘起》中的人物形象对比

陆凯看历史 2023-08-04 07:46:00

文/匹夫

编辑/匹夫

白季子与小白

川剧《白蛇传》的主角白季子,是一位美丽的女性形象,有着貌似婵娟的容貌,且性格坚韧,但更多的是她内心深处的仁爱美。与白季子那种完美无缺的女人设相比,《白蛇:缘起》中的小白无论是对阿宣的地位,还是对她自己的情感,都存在着缺陷。

《白蛇传》自“船舟借伞”一幕开头,讲的是白蛇与许仙的缘分,在小青与艄公的牵线搭桥下,白蛇结识了许仙,彼此相爱。

剧中,白蛇和许仙从船上下来,彼此凝望,情意绵绵,感情深厚。到了“撤符吊打”的那一幕,更是将“蛇妖”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贤妻精通岐黄之术人敬仰。”而在电影中,白蛇是个很厉害的医生,她知道城东王伯伯生病了,便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将她那颗仁慈的心演绎的淋漓尽致。

“端阳生变”的那一幕里,许仙相信了王道陵的话,将雄黄酒送了回去,小青说出“不走就等死不成”之后,蛇妖还是留了下来。在许仙的一杯又一杯的雄黄面前,她百般推辞不过,最后,她一咬牙,哼了一声:“你妻陪你饮一樽。”为了消除丈夫的怀疑,她喝了一杯,但不想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导致许仙惊吓至死,她“魂惊魄骇痛断肠”。

当小青说出“导致许仙惊吓至死”的时候,那条白蛇替许仙辩解道:“此乃蛤蟆之过,并非你家姑爹之过。”为了解救许仙,她独自一人上了仙山,在群仙围攻下,拼死偷走了仙药,挽救了丈夫的性命。

“水漫金山”这一幕,更能体现出白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知法海有通天彻地之能,却依然怀着身孕前往金山寺,拼死相助许仙。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对她的魔性有了改观,白蛇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善良、忠贞的正义的形象,而这样的形象也恰恰是男权社会中男人所要求的典型女性形象。

影片《白蛇:缘起》讲的是唐朝后期,当时皇帝下令在民间大肆抓蛇,百姓们都聚集起来,想要减少税收,于是群起而攻之;无奈之下,蛇族派出小白暗杀国师,结果小白暗杀国师不成,摔下山崖,失忆,幸得阿宣出手相救。

《白蛇:缘起》中的白蛇,与《白蛇传》中的“白蛇”,因其“蛇人”和“刺客”的关系,使小白的“妖”属性更加明显。即便是在失去记忆的那段时间里,她也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善良和美好,初醒之时,更是对那些村民充满了警惕,总是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进攻的架势。

对于阿宣的爱恋,比起许仙来,并没有那么浓烈,她更看重的是自身以及蛇族的生死存亡。她很清楚自己的职责,也很清楚,当她找回了记忆,她就会和阿宣决裂,继续她没有做完的事情。从《白蛇传》的“白继紫”到《白蛇:缘起》的“小白”,这些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在不同情境下对于“女人”的理解。

白季子心地善良,温柔,忠诚,能够为爱情和家庭牺牲自己,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他人,可以说是“生是为了官人,死也是为了官人”。角色符合中国古代的男子主义所追求的“女子”,也是一种男子主义视野下的“理想”“女子”。在男权文化的滞后影响下,这些女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男权意识的支配,并以男人为中心而存在,缺少了对自己的主体性认识。

《白蛇:缘起》中,小白的性格也不是很完善,她是一个杀伐决断、冷酷无情、戒备森严、却又很有主见、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现代女性已经摆脱了过去的“依附”地位,她们正逐步从作为“辅助”的地位中摆脱出来,走向独立的职业生涯。

小白这个角色,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新女性的一个代表,她与那些典型的、标准的、完美的女人不同;她有着自己的个性,也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情感是他们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把爱情和老公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小白”和“白季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自身的自觉和自身的价值得以彰显。

许仙与阿宣

《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蛇:缘起》中的阿宣都是喜欢上了一条蛇妖,两个人的性格都很好,但跟许仙的胆小相比,阿宣却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救下了小白,救下了整个村子。与《白蛇传》中的“女强人”形象截然相反,在这部影片中,“阿宣”成为了爱情中主动、强势的一方,与许仙形成了鲜明对比。

《白蛇传》中的“许仙”作为一个在封建专制观念与力量的影响下最终被唤醒的典型角色,其性格特征是复杂的,同时也是一个优点与缺点并存的角色。在“佛殿谪贬”一幕中,从许仙的自言自语“我佛慈悲,念她千年修炼,就放她一条生路吧”中,我们可以看到许仙为人刚正不阿,和蔼可亲。

“船舟借伞”一书中,许仙将小青和白季子送到船上去躲雨,显示出他的仁慈性格。只遗憾的是,这部电影中的“许仙”充满了冲突,而“撤符吊打”这一幕,却让许仙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在王道陵的几句话下,他就收下了那张符箓,用来考验自己的妻子,这就是他对自己妻子的懦弱和不相信的表现。从外表来看,他很傻,但事实上,他的心灵已经被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所支配,所以他对封建主义的正统力量和传统观念唯命是从。

“端阳惊变”则是许仙人物的又一次升华,他在王道陵与他的夫人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信任王道陵,而不是在封建主义的力量与思想束缚下,最终放弃了与“蛇妖”的恋爱。他的感情可以用真诚来形容,但在封建主义面前,却是不堪一击。纵然夫人再三推辞,说有孕在身,不能喝酒,但为了消除怀疑,他还是强行让夫人喝酒,丝毫不顾及肚子里的孩子。

“许仙迷魂”这首歌里,许仙的性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说:“贤妻情义重如山,千辛万苦救许仙。”可是,当他遇见法海的时候,他再次相信了法海,在此,他还描述了许仙的傻气,他不能反抗封建力量,再次给自己和他的老婆造成了灾难。

在“水漫金山”里,许仙看见白蛇的举动,最终被触动,奋不顾身地冲破枷锁,冲进了自己的老婆身边。在此,许仙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和苏醒,她冲破了封建主义束缚,而许仙的人格魅力也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飞跃。

在《白蛇:缘起》中,阿宣就是一个典型的男人,与川剧中的许仙完全不一样,他的性格很有魅力。

电影一开头,阿宣和捕蛇村的其他居民都不一样,当他们嘲笑他采集的药材不能抵偿税收时,阿宣却说:“抵不了税,救人也好啊。”这是一种仁慈。他在山里搭建了一个帐篷,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做了一些玩具,把昏迷的小白救了出来。

这一切,都证明了他和许仙一样,都是心地善良。在对待小白的情感上,他展现出了许仙从未展现出来的勇气与信心,始终不曾后退半步。

小白恢复本体后,阿宣便一直守在小白旁边,直到小白苏醒过来。而那句“妖又怎么样,人间多的是两只脚的恶人”,则是阿宣对人类和妖怪的态度,表现出他对于人族和妖怪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带着一种莫名的感染力。阿宣对小白的感情,至纯至烈,甚至不惜化身为妖,也要陪着小白。在小白失去控制的时候,他以最弱小的身份挺身而出,竭尽所能的守护着小白。

结果阿宣因为一段情,在阵中拯救被困的小白,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形神俱灭,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放开小白。阿宣重情重义,胆识过人,为人和善,为爱可以不顾一切,可以舍弃性命,这个近乎完美的角色,和许仙,有着天壤之别。

小青的人物形象

《白蛇传》中,小青本就是个男人,后来跟随白季子下凡,便改成了女人,不过像“扯符吊打”、“水漫金山”等等场面,小青仍旧是个男人,而在《白蛇:缘起》中,小青从头到尾,都是个妖娆的女人。

两个版本的“小青”,对“白蛇”和“阿宣”的看法,也是完全不同的。《白蛇传》里,小青因白蛇爱桂枝罗汉而深受触动,于是撮合二人,当许仙受蒙蔽前往金山寺时,她和白蛇奋不顾身地去营救。而《白蛇:缘起》中的小白,从一开始就与阿宣有很深的成见,从那一声“他可是捉蛇的”来看,二人本就是针锋相对;后来阿宣与白蛇相恋,青蛇更是处处从中作梗,直至后来,阿宣为自己牺牲,将自己的魂魄都毁掉,这才让青蛇对阿宣另眼相看。

川剧《白蛇传》里小青男女形象的互相转化,是“扮相”中的“戏面”,也就是“两性转换”,而“两性”之间的转换,也就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的转换。小青的男性化形象主要表现在武打镜头中,比如“收青下凡”、“扯符吊打”、“水漫金山”等镜头中,表现了他英勇、正义、不卑不亢的个性特点。她的女扮男装,主要是在“船舟借伞”、“端阳生变”等场景中,展现了她温婉可人的气质,也展现了她在男尊女卑下的奴仆身份。

而《白蛇:缘起》里的小青,虽然是一个真实的女人,但是她对于小白的感情却更为复杂;从小青与小白的交谈以及身体上的交流来看,小青对于小白,是一种特别的感情,映射较为包容的文化环境,都为本片的表现创造了良好环境。

在《白蛇传》和《白蛇:缘起》中,小青所扮演的女性角色转变,恰恰反映了我国女性在追求两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过程。

结语

笔者从《白蛇传》和《白蛇:缘起》两部作品中的角色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环境差异,使得创作主体和受众对于相同角色有着各自理解。《白蛇:缘起》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上,是从《白蛇传》中吸取的精华,而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又有一定创新。

《白蛇:缘起》是根据原著中的经典剧情,对其进行了重新创作,创造出了一个与《白蛇传》完全不同的角色,让这个角色变得更加有深度。

“白蛇传”的讲述方式因时间变化而变化,而对传统情节的发掘和创作,亦能唤醒人们对它的历史回忆和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戏曲的传承,电影的陈词滥调,都是对白蛇传说的一种诠释。

参考文献:

【1】王译彬《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身体表征一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

【2】谈永珍《对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论的伦理审视》

0 阅读:11

陆凯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