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小娱侃圈
前言“炸场言论”频出的金句女王、格力电器的“掌门师太”董明珠董女士又出新的幺蛾子了!
2025 年 4 月 22 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先一句 “绝不用海归派”,
后一句“海归里有间谍”,彻底掀翻舆论之海,
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才观、就业公平以及企业管理理念的大讨论。

媒体纷纷点名批评董明珠的言论背离常识、存在偏见,而知名媒体人胡锡进也坐不住了,
认为其言论涉及身份歧视,与国家就业政策背道而驰,直接要求董明珠向海归群体公开道歉!
连任董事爆金句:“海归里有间谍!”4月22日,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明珠成功连任董事,为她开启执掌格力的第五个三年任期打好了基础。
然而,连任董事的她春风得意之余似乎有些得意忘形,竟然在会上频繁发表劲爆言论,仿佛有意要制造舆论热点。

原本就因“十亿赌约”而有恩怨的她先是拿之前小米汽车高速撞击后起火致死的事故大做文章,
竟然直接问在场的股东与投资者看到“小米汽车烧死人了” 没有。
不仅如此,甚至还暗戳戳地强调格力在北京的大巴跑了十几年都没发生过火灾,
以此来内涵小米汽车质量不行,毫无尊重逝者的敬畏之心。

接着,在被问及人才相关问题时,董明珠更是语出惊人,竟然直接爆出 “绝不用海归派” 的“逆天级别”的人才论。
当被追问原因时,她竟上升到 “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的高度,引得现场一片嗤笑声,更将话题氛围推至冰点。

她这种毫无依据、危言耸听的言论,一棍子将所有海归人才全部打死,彻底堵死了可能的反驳和讨论空间。
她这接二连三的劲爆发言,不仅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更引起了官媒的强烈不满。

海归群体怀揣着在国外积累的前沿知识,满心憧憬着回国大展身手,却被董明珠如此肆无忌惮地扣上了 “间谍” 的帽子,被公然冒犯与恶意攻击。
这种毫无根据、危言耸听的论调,不仅将海归群体完全置于一个被怀疑、被排斥的尴尬境地,也让整个社会对海归群体的认知蒙上了一层阴霾。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新京报》率先发声,各路官媒终于坐不住了,先后点名狠批董明珠从基本的常识与逻辑层面来讲都站不住脚的不当言论。

作为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创办的官方喉舌,《新京报》毫不留情地指出董明珠的发言背离常识,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是在恶意挑起社会对立情绪,给海归群体肆意扣帽子。

文章还一针见血地强调,若董明珠的言论能反映格力电器对海归群体的真实态度,那无疑是极大的人才浪费。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人才的流动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海归人员也只是众多劳动者中的一类,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海归群体中间谍的比例会高于其他群体。

国家安全部门有着严谨且周密的甄别机制,个别极端案例绝不能被无限放大到整个群体,董明珠如此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实属荒谬至极。
董明珠的这种狭隘与短视,暴露了其在企业管理理念上严重的滞后与僵化,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才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这边《新京报》刚落下笔墨,全网知名的时事评论员胡锡进也迅速加入到批评阵营,他的观点更是直击要害。
胡锡进明确表示,已逾古稀的董明珠说 “绝不用海归派” ,她的言论已经严重违反劳动法,构成典型的身份歧视。

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而董明珠却仅仅因为一个人是海归,就毫无缘由地剥夺了他们进入格力的机会,这种区别对待本质上就是赤裸裸的歧视行为。

此外,胡锡进还强调,董明珠身为一个能参政议政的公众人物,其言论影响力不可小觑,不仅损害了格力的品牌形象,更是对海归群体声誉的极大伤害。
为了维护法律尊严、社会公平以及海归群体的合法权益,他要求董明珠必须公开向海归群体道歉,以平息这场由她无端挑起的风波。

然而,董事会平稳过渡,尽管董明珠一顿“大放厥词”惹得官媒批评,但格力电器最近的股价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这也让不少人觉得,董明珠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现在的海归群体不像几十年前,里边鱼目混珠者大有人在。
出于“疑人不用”的角度,董女士可能是为守护公司机密才做出弃用海外归国人士这一决定,何况她还重用国内培养的保质保量的人才,似乎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的掌舵人,其言论绝非仅仅是个人的观点表达,而是直接代表了格力电器的企业形象与用人态度。
若是按照董明珠的逻辑,格力电器竟成了一个排斥海归、抱残守缺的 “人才孤岛”,这无疑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致命伤害。

要知道,自去年起,至少有17名来自各领域的各色顶尖科学家归国。
假设按董明珠的看法,这些学者的“海归”身份妥妥成为了污点罪证,统统需要被拒之门外。

那华裔科学家王中林就算有“纳米发电机之父”之称也有身为间谍的可能,癌症科学家孙少聪回到中国组建实验室更是没安好心,今年要回来的诸如核物理学家刘畅、光学研究员占涵宇,统统应该弃之不用。

顶尖科学家们离开美国、欧洲等传统发达回到中国,结果却被中国的企业高管以身份判处“任职死刑”,大搞身份歧视,这合理吗?
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社会本应倡导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个真正有抱负、有格局的企业,理应广纳贤才,不拘一格地吸收各类优秀人才,而不是自我设限,将海归这一庞大的人才群体统统拒之门外。

董明珠公然将海归群体与间谍挂钩,这种无端的指责与抹黑极易引发社会群体之间的对立与纷争,不利于营造一个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也与一直倡导的社会价值观背道而驰。
直到如今,董明珠方面仍未有明确表示,这场风波也尚未平息,这场闹剧的发展走向不得不令人深思。
